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 > 内容正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论多面相
来源:原载《野草》第3卷第5期,1942年2月15日出版   2019-12-22 10:10:51

  中国人大概都知道,“笑里藏刀”这句用语,意思是说:这笑是含有毒质的,不可相信。在《幼学琼林》里,选举出李林甫为例,那就更明白了。

  在《聊斋》里面,作者写了许多狐狸或鬼变成女人的故事,他们装成“二八姝丽”,妖妖冶冶,很像摩登女性,结果竟使一些人被“妖”死。其中最令人心寒的一篇是:《画皮》。这是一个“齿巉巉如锯”的“狞鬼”披上了一件画着女形的“人皮”去惑人,结果是一个书生被迷上了,但后来竟被书生发觉真实;然而在没有动手诛妖之前,他已被该“二八姝丽”裂肚掬心致死。这就说明“笑”完了或被揭穿了,藏着的“刀”便会拔出来,而现出的便是像狞鬼一样“翠色”的面目,而这,也便是真面目。所以这样的“笑”的凶险所在,便在它的快要完了,或者是将要显出真实的时候,其原因就在于它已被发觉或不可免被发觉,而在发觉之后,便是它的末路,所以这时候最凶狞,也最应防避,但书生没有认识这点,因此竟遭了毒手。

  这样的两面相,在人世间很多。例如汪精卫便翻现了好几“面”:清末民初是一面,大革命时是一面,大革命后又是一面,叛国出走后又是一面,但真正说来也只是两面,革命与反革命到了叛国出走,这是他的“笑”的最后,因此也是他最凶狞的时候,但至此他也就完了,所以出现的都是临死前的无耻的绝命挣扎。

  在抗战途程中,脸上挂着“笑”,背后藏着“刀”走路的人,也不很少,所以有些披着“抗战”外衣的人,到他快要“笑”完的时候,他的屠刀便要拔出来,而跟着翻现的必然是“翠色”的面孔对这些狰狞之辈应该如何抗拒呢?

  《聊斋》里已有教训,我想不必多说了。

  二月十八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