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民间抗战研究 > 研究机构 > 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 > 内容正文

四川志愿者为“死”字旗立碑
来源: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 王剑峰   2020-12-26 14:05:03

  1937年“七七泸沟桥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

  四川省安县曲山场(现为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爱国青年王建堂(字家林,1912—1992),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抗日队伍,取名“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

  是年初冬,社会各界在“大安游艺场”(现安昌人民公园内),为杀敌队举行隆重的出征誓师大会。部队即将出发时,王建堂收到父亲王定志(字者诚,1887—1957)寄来的一面用白布做的“死”字旗。白布正中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右边是“我不愿您在我近前尽孝,只愿您在民族分上尽忠”;左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建堂从军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集团军(川军)四十四军中,先后担任排长、连长、副官、司令部参谋、副营长等职,并多次担任敢死队长。他随部队转战在湖北、湖南等地,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大洪山保卫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等大小战役数十次,负伤四次,多次立功受勋(其中二次被最高长官部授予甲级勋章)。

  一九三九年,四川省军管区赠送“父义子忠”金匾褒奖王氏父子。

  在整个八年全面抗战中,“死”字旗始终激励着巴蜀儿女和川军同仇敌忾,不灭倭寇誓不回川,无数川军将士在“死“字旗的激励下,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而青史留名!

  为了永远铭记这一光辉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2020年12月22日,在四川南充市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程显权会长的带领下、办公室陈咏欣主任、着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嫡孙、原民革四川省民革副主任张庆成先生、南充市抗战历史研究会顾问谭方德先生、抗战川军后人王剑峰先生一行由成都驱车近200公里,前往北川县老县城曲山镇后的景家山为“死“字旗勒石刻碑以为纪念。

  纪念碑是两座,成矩形矗立在曲山镇景家山观光大道旁。碑高2.6米,宽0.77米,厚0.25米,一通碑正面是中英文的“死”字旗的介绍文字,上部是中文,下部为英文。另一通碑正面是由爱国着名抗日将领张自忠上将嫡孙张庆成先生手书的“父义子忠”。碑体为石材,两通碑皆黑底金字分外醒目。

  “死”字旗传人、王者诚之孙、王建堂侄子王烈勋老师在立碑现场说:立碑选址选得太好了,因王者诚老人去世后就葬在现在立碑下面的半山腰,伯父王建堂回家参加工作后,每天上下班都要走这过路。

  所有资金为新疆克拉玛依企业家李晓英捐助,全权委托南充市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程显权会长运作实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