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戏剧作品 > 内容正文

《屈原》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10-22 17:31:22

  1942年4月3日,话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剧院首次上演,盛况空前。在此后的好几天里,人们沉浸在《屈原》的情绪氛围里,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诵剧中的《雷电颂》,从中汲取力量,抵抗日寇。

  如今,73年过去了,但我们依然能从珍藏于三峡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1942年文林出版社出版的《屈原》剧本中,窥见那一段峥嵘岁月。

  郭沫若10天一气呵成《屈原》剧本

  三峡博物馆研究部抗战研究所所长艾智科向记者介绍,1941年初发生的皖南事变,直接影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了国共联合抗战,也成为中国抗战重要的转折点。受当时现实政治的影响,迂回影射的历史剧,成为宣传抗日与要求民主的一种现实的策略。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1942年1月2日至11日,郭沫若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五幕历史剧《屈原》,实际上是借古人之酒杯,浇今人之块垒——借饱受强秦凌辱的楚国,来暗喻正遭遇日寇侵略的中国之现状。”艾智科说。

  话剧《屈原》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屈原在楚国一天的遭遇,他先被南后陷害、后被楚怀王问罪,其间又有学生宋玉的背叛、侍女婵娟的相知和忠诚,最后屈原被逼逃往汉北。

  剧本出来后,周恩来认为:“屈原这个题材好,因为屈原受迫害,感到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才忧愤而作《离骚》。‘皖南事变’后,我们也受迫害。写这个戏很有意义。”

  封面上有导演陈鲤庭的亲笔签名

  “《屈原》剧本完成后,重庆文艺界全力以赴,著名导演陈鲤庭执导,金山、白杨、张瑞芳等话剧演员日夜赶排,以使《屈原》尽早出现在舞台。”艾智科介绍。

  4月3日,横空出世的《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隆重亮相,引起轰动。整个山城沸腾了,无论在学校,在马路上,抑或在轮渡口、车站旁,时常可以听到人们学念《屈原》剧中的台词。

  此后,郭沫若和夏衍等主创人员应邀出席了周恩来为祝贺《屈原》演出成功举行的宴会。席间,周恩来说:“在连续不断的反共高潮中,我们钻了国民党反动派一个空子,在戏剧舞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在这场斗争中,郭沫若同志立了大功。”

  从1942年4月3日—17日,《屈原》在国泰大剧院公演,售票32000张。《屈原》把重庆首届“雾季公演”推向了高潮。

  艾智科告诉记者,三峡博物馆馆藏的《屈原》剧本是重庆文林出版社出版的该话剧第一版版本,也是导演陈鲤庭排练时用过的本子。“封面上不但有导演陈鲤庭的亲笔签名,还记录了排练《屈原》时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排练时间和角色安排等,非常珍贵。”(记者 兰世秋  颜宏)


抗战时期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剧本《屈原》。(三峡博物馆供图)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