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在此期间 ,中国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 ,中共党员人数 由 3 万余人发展至 120 万人 ,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 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其领导的正规军亦由 5 万多 人骤增至 120 万人 ,民兵 220 万人;根据地由陕甘 宁发展到遍及全国 19 个省 ,面积近 100 万平方公 里 ,解放区人口近 1 亿。抗战胜利时中共在中国社 会中举足轻重的大党地位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 关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 战期间为什么会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呢 ? 对此 ,国 内外学术界是有不同看法的。深入探讨抗战时期 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深层次 原因 ,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 用 ,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是有益的。
一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最突出、 人民最期盼 解决的问题 ,就是如何救亡图存并能尽快赢得这场 战争的胜利。寇深祸亟、 国难当头 ,救亡制约着整 个社会活动。是否以抗战大局为重 ,为国纾难 ,是 中国人民对每个政党、 团体乃至个人评价和取舍的标准。凡以民族大义为重 ,有利于抗日大业者 ,则 人民拥戴之 ,欢迎之;反之则众叛亲离 ,日渐式微 , 甚至走向衰亡。
自九一八事变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夕 ,由于代 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 国民党蒋介石统治集团抱守“攘外必先安内”的方 针 ,顽固推行对外妥协、 对内用兵的误国政策 ,这样 在中国就缺乏一个整合全民族力量同仇敌忾、 共同 御侮的政治大联盟。没有这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大联盟的形成 ,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民族抗 战的威力 ,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就难以实现。谁能 促进这个最困难问题的解决 ,谁能用他的理论、 实 践和影响推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他就 代表了民族的利益 ,就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戴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 ,以坚定的抗日立场 和正确的政策、 策略 ,积极主张并努力建立以国共 合作为基础、 联合工农兵学商和其他社会各界的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并不断克服抗日营垒中出现的分 裂倒退和妥协投降逆流、 努力将民族革命战争引导 到正确方向 ,从而成为凝聚人民力量的杰出组织者 和鼓舞者 ,成为领导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 ,中国共产党就庄 严发表宣言 ,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 ,武装起来 , 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率先举起抗日救 亡的大旗。其后 ,中共不顾自身尚处在国民党“围 剿” 的险恶环境 ,从民族大义出发 ,主张国共两党停 止内战 ,一致抗日 ,规劝蒋介石“从过去之误国政策 抽身而出 ,进入于重新合作共同抗日之域” [ 1 ] (P23) 。1935 年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 议 ,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 针 ,次年 12 月鼎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 民族大义而捐弃前嫌的至厚义举 ,表现了共产党人 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和高度责任。七七事变 次日 ,中共再次发出通电 ,号召“全中国同胞、 政府 与军队 ,团结起来 ,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2 ] (P9) 。在 此期间 ,中共适时调整政策 ,作出让步 ,终于成功促 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最终形成。
在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中 ,中共以“不疲倦 的努力” ,始终坚持和倾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论何种情况 ,党的基本任务是巩固扩大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坚持国共合作与三民主义。必须坚持 这种方针 ,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3] (P1037) ,因为“在 抗日战争中 ,一切必须服从抗日的利益 ,这是确定 的原则。 ” [4] (P525) 。在政治上 ,中共以最大的诚意 和有效的斗争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 上 ,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取得鼓舞全国的平型关大 捷等一系列重大胜利 ,同时积极配合和支援国民党 军队作战 ,即使在皖南事变后的伤痛中 ,仍顾全大 局 ,忍辱负重 ,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豫南会战、 中条山战役等。在策略上 ,坚持“我们的基本方针 是团结对敌 ,是配合作战” [5] (P296) 。对于国民党的 种种反共分裂行径 ,中共既给予坚决的揭露和有力 的回击 ,在斗争中又非常注意方式和分寸 ,坚持“有 理、 有利、 有节” 的原则 ,注意争取中间势力的同情 , 使全民族的神圣抗战得以在惊涛骇浪中继续坚持 下去而未至中辍。
中国共产党的爱国行动和民族气节 ,自然赢得 了全国各阶层人民、 各政治派别包括不少国民党上 层爱国人士的敬重、 拥护和信赖。所以 ,当时中共 中央所在地延安 ,虽地处偏僻 ,物质条件远不如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 ,却成为广大人民尤其是革命 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海内外许多胸怀报国之 志的热血青年 ,不顾山高水险 ,冲破日寇和国民党 的封锁阻挠 ,直奔延安;全国各地民众亦积极响应 中共抗日号召 ,踊跃参加八路军、 新四军 ,从而成为 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
二
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条件 ,还决定于作战双方的主观指导的 驾驭能力。战争指导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着沙场 角逐的胜败。倘无一条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 针 ,指导抗战就成为一句空话。抗战的最初阶段 , 中国人民面对的局势是异常严峻的:日本侵略者依 仗其所拥有的综合优势 ,在一年多时间内攻城掠 地 ,气焰嚣张;中国军队虽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 抵抗 ,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片国土沦陷。一 时间各种论调甚嚣尘上 ,战争的过程究竟会怎样 ? 中国人究竟胜算几何 ? 如何赢得这场战争 ? 对此 ,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情 ,放眼世 界 ,为中国抗日战争进行了全程的、 科学的谋划和 决策 ,适时地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持 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具体实现上述路线的抗日救 国十大纲领 ,以及采取攻势防御、 运动战与游击战 相配合等作战方针 ,指明了为争取抗战胜利必须采 取的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战略策略 ,深刻地揭示 了抗日战争的进程和规律 ,对于人民关注的若干重 大问题给予了科学有力的回答。
首先是明确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 争 ,或者叫作全面抗战。因为只有这种抗战 ,才是 群众战争 ,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 ” [ 4 ] ( P387 388)为了更广泛地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 ,开展人 民战争 ,毛泽东更是鲜明地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的著名论断 ,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 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 ,主要的原因 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 ,就 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 前 ,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 ,我们一声唤也要把 它吓一大跳 ,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 [4 ] ( P511 512)因此 ,只要我们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 ,就造成了 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 ,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 提。
其次是在对中日双方的实力进行科学分析的 基础上 ,富有预见地指明了战争的整个趋势和前 途 ,以“持久必胜”抗战理论武装了全国人民的头 脑 ,成为指导全面抗战的伟大纲领和夺取抗战胜利 的行动指南。毛泽东 1938 年 5 月发表的《论持久 战》 ,从理论的高度对持久抗战方针作了全面系统 的阐述 ,得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最后胜利是 中国的” 正确结论 ,并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历 经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进而取 得最后胜利。战略相持阶段也许要经过相当长的 时间 ,将是抗战中最困难的时期 ,然而亦是转变的 枢纽。在该阶段 ,中国方面的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 击战 ,而以运动战为辅 ,这是一场犬牙交错的战争 , 因此要进行普遍而深入的政治动员。
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人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回答并正确地解 决了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如何贯彻人民战争思想的 问题。事实证明 ,这一路线的提出 ,为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 支撑和实践动力;而“持久必胜” 的抗战理论和游击 战等一系列战略策略原则的提出 ,则反映了抗日战 争发展的宏观规律 ,坚定了全国人民与日寇血战到 底的信心 ,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的抗战事业一步步 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先进的 阶级意识和正确的政治主张及军事战略策略 ,激发 了领导战争的智慧 ,在世界的东方导演出一幕幕威 武雄壮的活剧 ,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华民族 的壮举 ,惊天动地的伟业” [4] (P474) 。
人民战争必然推动人民革命力量的迅猛发展。 毛泽东在抗战后期谈到这一点时说 ,抗战开始时 , 中共军队只有几万人 ,“于是有些人就看不起这支 军队 ,以为抗日主要地应当依靠国民党。但是人民 是最好的鉴定人 ,他们知道八路军、 新四军这时力 量虽少 ,质量却很高 ,只有它才能进行真正的人民 战争。它一旦开到抗日前线 ,和那里的广大人民相 结合 ,其前途是无限的” [6] (P1038) 。中共领导的人 民革命力量在抗战时期蓬勃发展并成为中国抗战 的中流砥柱 ,充分表明了人民战争思想的威力。
三
中国的抗战 ,包括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 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战。国民政府的广大 爱国官兵 ,虽然进行了英勇抵抗 ,但就其整体而言 , 却受到其领导集团阶级意识局限性的制约 ,这不仅 表现为抗战初期的全面溃退 ,而且更表现为中后期 抗战意志的普遍衰落甚至泯灭。数十名高级将领 的投敌变节 ,数万人成军、 师建制的军队的投降伪 化 ,构成国民党抗战中一幅幅可悲画面。
与之相反 ,共产党则以其先进的阶级意识 ,科 学地分析抗日战争因其民族性和正义性而较之国 内革命战争有着更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更有利的动 员条件 ,加之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后方占领区异常空 虚 ,我施展游击战将大有用武之地等综合因素 ,毅 然作出迅速向敌后进军 ,放手开辟敌后战场 ,创建 抗日根据地 ,壮大人民抗日武装 ,在战略上配合正 面友军等务实战略并模范实践 ,遂成为中华民族抗 战的重要力量。
当着国民党军队因正规战纷纷失利而节节溃 退进而避居西南大后方之际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 ,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 挺进华北、 华中、 华南敌后 ,建立抗日根据地 ,动员 各阶级、 各阶层人民揭竿而起 ,投身游击战争的洪 流之中 ,筑起一道“任何敌人也打不破的铜墙铁壁” 和血肉长城 ,在中国开辟了新的抗日战场 — ——敌后 战场 ,成为“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 ,达 到保存和发展自己、 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 基地” [4] (P418)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实际斗争中扬我之 长 ,击敌之短 ,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战形式 , 如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交通破袭战 ,以及主力 军、 游击队、 民兵三位一体的群众性游击战 ,还创建 了“铁道游击队”、 “平原游击队”、 “敌后武工队”等 人民武装 ,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黄土岭战斗、 百团大 战等无数次战役、 战斗的胜利 ,粉碎了日伪军数以 千万次的“扫荡”、 “蚕食”和“清乡” ,动摇了敌人的 后方。据日军战史资料记载:“八路军的斗志极为 旺盛 ,共产党地区的所有民众 ,连妇女、 儿童也用竹 篓帮助运送手榴弹 ,我方有的部队因无戒备而突 进 ,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奇袭、 包围而陷于苦战”。日 军占领区“几乎都有共军活动 ,民心多倾向共产党”[7] (P440) 。日军哀叹:“对付中共军队 ,犹如切割根 深蒂固的野草 ,费尽气力而又毫无成效 ,真正是无 能为力。 ” [8] (P375)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 ,以 独当一面的战斗姿态屹立敌后 ,对敌作战 12. 5 万 余次 ,消灭日、 伪军 17114 万人 ,其中日军 5217 万人 。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高 昂的民族斗志、 忘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赢得了全国 各族人民和爱国侨胞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也得到世 界反法西斯阵营有识之士的广泛同情与敬重。 “这 就使越来越多人的心里对中国的未来燃起了新的 希望。 ” [9] (P156)
总之 ,在既无外援又乏国内援助的情况下 ,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直面国民党正面战场不 断失利的严酷现实 ,迎着纷飞的炮火毅然挺进抗日 前线和敌人后方 ,开辟敌后战场 ,并把被国民党丢 失的大片国土重新收复 ,用战斗的实践塑造了自己 中流砥柱的抗日先锋和为国纾难的英雄形象 ,从而 赢得了人民的景仰和拥戴。
四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为中国人民谋求幸 福、 自由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抗战时期 中共赢得民心进而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要动员 全民族抗战 ,开展人民战争 ,就必须着力改变民众 的境况 ,就必须革新政治 ,发扬民主 ,改善民生。以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立足国情实际 ,把握 抗战大局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及 党的建设等许多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使“地 平线上正在出现一个与旧中国不同的新中国的雏 形” [10] 。
(一)在政治上 ,坚持抗战与民主的协调统一 , 大力实施民主政治 ,加强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 ,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艰苦奋斗、 清廉勤政的 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努力将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 的各革命根据地建成抗日及民主政治的模范地区。
中国抗日战争的时代是中国国内政治发生巨 大变化、 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人民觉醒的时代。坚 持全面抗战路线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 ,民 族革命是不能脱离民主革命而独立存在的 ,国内政 治的革新与进步 ,民主与自由的扩大与发展 ,不仅 是动员人民参加抗战进而保障抗战最终胜利的前提与手段 ,而且亦应是战后中国社会政治走向的目 标和归宿。以此理论为指导 ,中国共产党在引导抗 战的整个进程中始终主张将抗战与民主结合起来 , 以抗战促进民主 ,以民主保证抗战。1940 年 2 月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讲演中强调:抗日与 民主是目前中国两件“头等大事” , “把独立和民主 合起来 ,就是民主的抗日 ,或叫抗日的民主。没有 民主 ,抗日是要失败的”。“有了民主 ,则抗他十年 八年 ,我们也一定会胜利。 ” [4] (P732)为此 ,中国共产 党人一方面率领全国各阶层人民为废除国民党一 党专制、 推进国内民主进程而不遗余力 ,另一方面 从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 ,“首先在西北广大地区 ,实 施抗战和普选的民主政治 ,作全国民主政治之先 导” [11] (P392) ,“争取边区成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 [12] (P137) 。
在政治体制上 ,各解放区实行共产党领导下 的、 以普选为基础的参议会制 ,政权机构的组成实 行“三三制” ,即在政权机构的人员分配上 ,共产党 员、 非党左派进步分子、 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 施政纲领上 ,各根据地政府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 首位 ,坚决废除束缚人民的旧法令 ,“保证一切抗日 人民(地主、 资本家、 农民、 工人等)的人权 ,政权 ,财 权及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信仰、 居住、 迁徙之自 由权” [13 ] (P335) ,致力于把各解放区建设成为最具 有广泛民主的新民主主义的抗日政权。
被毛泽东称为“帮忙政府” [5 ] ( P160) 的各解放 区政权 ,励精图治 ,铲除贪官污吏 ,建立廉洁政府。 边区政府不仅重视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 ,而且时刻 注重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 ,坚决站在人民的立场 ,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成为“不知疲倦的人民的 忠仆”。大部分由毛泽东亲笔写成的《陕甘宁边区 施政纲领》 规定:“厉行廉洁政治 ,严惩公务人员之 贪污行为 ,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 ,共 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 ”政府还制定了边区政 务人员必须遵守的十条公约 ,其中之一便是“公正 廉洁 ,奉公守法”。公约强调:“这是我们政务人员 应有的品格 ,要在品行道德上成为模范 ,为民表率。 要知法守法 ,不滥用职权 ,不假公济私 ,不耍私情 , 不贪污 ,不受贿 ,不赌博 ,不腐化 ,不堕落。 ” [14] (P91) 廉洁奉公已成为边区政务人员一般具有的品质。
在边区 ,没有官僚制度 ,各级政府官员都经民主选举产生 ,自基层乡长到边区政府主席 ,一律实 行津贴制度 ,不发薪俸 ,每月津贴少则 1 元 1 角 ,边 区政府主席也不过 5 元。尽管如此 ,各级政府工作 人员仍然恪尽职守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处处为 人民“帮忙”、 办事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正如 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 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 :“我们的工作人员大部 是一些不知疲倦的人民的忠仆 ,他们念念不忘的 , 只是抗战与人民的整个利益。因为他们有全体人 民作后盾 ,他们在一切困难面前都有着充分的信心 和勇气 ,也有着高度的工作热忱” [ 15 ] ( P263 - 264) 。 邓小平曾高度评价根据地的各级干部 ,指出:“这种 分子在任政之初 ,也许并不熟悉公文程式 ,更不会 逢迎敷衍 ,但他们在执行国策坚持抗战的事业上一 定能做出光辉灿烂的成绩 ,较之那些残民以逞、 为 害国民的贪官污吏 ,真有天壤之别。 ” [16]
抗战时期各根据地政府励精图治的民主革新 , 将各抗日根据地建设成了中外瞩目的抗日民主堡 垒 ,不仅赢得了民心归属 ,而且为后来的人民民主 开了先河 ,也为以后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树立了光辉 典范。
(二) 在经济上 ,为战胜物质困难 ,实行有利于 广大抗日民众的经济政策 ,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轰 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为改善民生、 支持抗战奠定 了基础。
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八年艰苦岁月中 , 特别是自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面临日伪顽夹击封 锁和华北地区连续几年水旱虫等严重自然灾害 ,中 共直接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峻的困难和 考验 ,粮食、 棉布等生活必需品异常匮乏 ,“几乎没 有衣穿 ,没有油吃 ,没有纸 ,没有菜 ,战士没有鞋袜 , 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6] (P892) 。对此 ,中共中 央一方面坚持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实行精兵简 政 ,厉行节俭;另一方面便是发出“自己动手 ,丰衣 足食” 的号召 ,发动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以生产 自救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
1942 - 1943 年 ,毛泽东先后写了《抗日战争时 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必须学会经济工作》、 《组织起来》 等著作 ,为克服物质困难 ,发展新民主 主义经济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当农民努力 投身于抗战和生产斗争并成为“基本力量” 时 ,党和 边区政府应该尽力减轻农民的负担 ,否则他们就不可能继续积极地投身于这种事业之中。中国共产 党深刻地认识到 :“敌后抗战能否长期坚持的最主 要条件 ,就是这些根据地居民是否能养活我们 ,能 否维持居民的抗日积极性” ; “假若民力很快地消耗 完 ,假若老百姓因为负担过重而消极 ,而与我们脱 离 ,那么不管我们其他政策怎样正确 ,也无济于 事。 ” [11] (P798)党采取的许多有力措施 ,不仅使解放 区军民最终克服了财政上、 生活资料上的严重困 难 ,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率 ,而且减轻了解放区人 民的经济负担 ,密切了军民关系。从解决战争需要 和军民生活出发 ,边区政府本着“有钱出钱、 有力出 力” 原则 ,实行合理负担政策和统一累进税 ,从而改 变了各阶层人民的收入分配 ,减轻了民众负担。在 统一战线中 ,各阶级和阶层既有共同的政治要求 , 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需要。因此 ,党在坚持共同利 益的基础上 ,积极协调好各阶级、 阶层的经济利益 ,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如在制定土地政策时 ,一方面规定地主减租 减息 ,以“扶助农民 ,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并“借 以改善农民的生活 ,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 性” [17] ;另一方面规定农民亦需交租交息 ,“保障地 主的人权、 政权、 地权、 财权 ,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 致抗日” [17]。在私营经济政策方面 ,提出了“公私 兼顾” 的发展方针 ,一方面要保护与扶植私营经济 , 并积极创造条件 ,如改善租税、 发展交通、 稳定市 场、 奖励工商业投资、 保护经营的自由等 ,以促进包 括民族资本在内的私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积极建 设公营事业 ,提倡合作事业 ,使之与私人经济相互 为用。在劳动政策方面 ,一方面规定:“工人待遇的 改善 ,工资的增加 ,工时的规定 ,必须以发展抗日根 据地之工商业 ,增加抗战生产 ,适合战时需要为原 则 ,” 以保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一方面规定 :“劳 资间在订立契约后 ,工人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必须 使资本家有利可图” [4 ] ( P766) 。在财政税收政策方 面 ,规定钱多者多负担 ,钱少者少负担 ,除少数最贫 困的人民免税外 ,其余的公民 ,如工人、 农民、 城市 小资产阶级、 资本家、 地主均须负担纳税义务 ,不将 负担完全放在富有者身上。在商业贸易政策方面 , 本着“对外贸易务求调剂 ,对内贸易务求自由” 的方 针 ,既保证了商人的利益 ,又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和 奸商的投机行为。
边区政府还采取了奖励垦荒、 鼓励兴修水利、举办农贷、 改良种籽、 推广植棉、 表彰劳模、 互助合 作等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务实举措。根据地形 成了空前高涨的军民生产热潮。三五九旅屯垦南 泥湾 ,经过艰苦创业 ,将这块荒凉之地变成了“陕北 江南”。边区亦呈现出“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的兴旺景象。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实施的大生产 运动及减租减息等其他改善民生的务实举措 ,不仅 使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和地区度过了严重的经济 困难而迈向坚实发展的道路 ,而且使根据地内部的 各种关系得到了调整和改善 ,密切了军政、 军民关 系 ,培养了我党我军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等优良传 统和作风。
(三)在思想文化上 ,重视和加强党的自身建 设 ,努力推进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整顿党内 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 宗派主义和教条 主义等不正之风;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 ,使党 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全面发展并深入人心;积极 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自 1921 年诞生至抗日战争 ,中共在血与火的 洗礼中已历经了革命的两次胜利、 两次失败和两次 历史性转变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斗争经验。特别是 自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又 经历了长征的严酷考验之后 ,中共不仅在组织上开 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实际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而 且在政治上、 思想上亦渐臻成熟。
八年里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同时 ,以巨大 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 ,不仅成功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构建 ,而且 正确认识并科学地解决了有关中国民族、 民主革命 以及未来中国政治走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最终确 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 之统一的思想 — ——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 的指针。这是共产党人在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之 后在理论上的高度升华。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精神财富。在战争中 ,先进文化就是一种战斗力 , 对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来说就意味着无形而巨大的 感染力、 向心力和凝聚力。1940 年 9 月 ,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应对 全部宣传事业、 教育事业与出版事业作有组织的计 划与推行 ,用以普及与提高党内外干部的理论水平 及政治水平 ,普及与提高抗日军队抗日人民的政治 水平。 ” “要把一个印厂的建设看得比建设一万几万 军队还重要” , “要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 弹药还重要。 ” [11] (P486 - 487)抗战时期 ,党把实施抗 日的国民教育政策作为发动群众抗战的重要环节 , 这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民族自尊心和自 信心 ,坚持持久抗战和巩固根据地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 ,文化艺术要坚持为抗战服 务、 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抗战时期 ,许多文艺 作品和新闻报道 ,都坚持了革命化、 大众化的原则 , 真实、 朴素地反映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和生活 ,为 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从而对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和 支持与参加抗战 ,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各根据地从 实际出发 ,纠正了以往教条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弊 病 ,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文化教育方式。这一系列务 实举措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而且极大地增 强了群众的爱国热情。
总之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 潮流 ,把握历史机遇 ,以自己政治上的高度成熟和 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以及英勇抗敌的模范实践 ,慨 然引导抗日救亡 ,积极践履民主诉求 ,自然赢得了 广大人民的信赖与支持 ,这当然也是中共及其领导 的人民力量勃兴的根源所在。毛泽东早在 1940 年 就高屋建瓴地预言:“在中国 ,事情非常明白 ,谁能 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谁就能取得人 民的信仰 ??在今日 ,谁能领导人民驱逐日本帝国 主义 ,并实施民主政治 ,谁就是人民的救星。 ” [ 4 ] (P674)共产党人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 所表现出的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 气概 ,为谋民众利益而顾全大局的忘我牺牲精神 , 以及为实现民主、 改善民生而励精图治、 率先垂范 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拥 戴。还是那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参考文献]
[1]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 [ M ]1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31
[ 2]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 2 卷[ M]1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31
[ 3]六大以来:上[M]1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1
[ 4]毛泽东选集 :第 2 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
[ 5]毛泽东年谱 (1893 - 1949) :中卷[ M ]1北京:人民出版 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1
[ 6]毛泽东选集 :第 3 卷[M]1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1
[ 7]日本防卫厅战史室1华北治安战 :下[M]1天津 :天津人 民出版社 ,19821
[ 8]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1战史丛书 18 - 华北的 治安战 2[M]1东京 :朝云新闻社 ,19681
[ 9]冯子超1中国抗战史[M]1上海 :正气书局 ,19461
[ 10]刘大年1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N ]1人民日报 ,1995 - 08 - 151
[ 11]中央档案馆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2[ Z]1北京: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1
[1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 :第 2 辑[ Z]1北京:档案出 版社 ,19861
[ 13]毛泽东文集:第 2 卷[M]1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1
[ 14]中央档案馆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3[ Z]1北京: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61
[ 15]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 :第 4 辑[ Z]1北京:档案出 版社 ,19861
[ 16]邓小平1在敌后方的两个路线[J ]1解放 ,72(1939 - 05 - 30)1
[ 17]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N ]1解放 日报 ,1942 - 02 - 061
【 原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4 期(总第 190 期) 作者:王炳林(1961 - ) ,男 ,山东省东营市人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