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研究论文集 > 内容正文

论抗战时期美国的援华政策及其实质
来源:周 韬   2019-12-18 17:20:01

  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得到美国的援助 ,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至 1943 年这个阶段内 ,美援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抗战初期。诚然 ,在此期间美援确实起到了援助中国抗战的作用 ,但是 ,美援的真正目的不是纯粹为了帮助中国抗日 ,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而是立足于美国自身的利益和其在华利益。

  一  从“门户开放” 政策到“援华” 政策的演变

  1899 年 9 月 6 日和 1900 年 7 月 3 日 ,美国国务卿海 ·约翰两次向列强发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照会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列强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和各列 强在华“商业机会均等” ,这两点成为以后美国对华政策 的基本原则。 “门户开放” 体现的是美国的利益 ,其实质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美国的在华利益。1922 年华盛顿会 议后 ,美国在中国与英国、 日本展开了更激烈的角逐 ,并在经济方面显示出强劲的实力 ,逐步取得在华领先地 位。然而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美国的在华利益却受 到日本侵华战争的威胁 ,即在经济竞争中渐趋颓势的日本力图以武力来关闭中国门户、 蚕食中国的领土和资 源 ,这无疑是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直接挑战。但是 , 在国家安全没有受到威胁时 ,经济利益的追求必然使美 国不会因中国而开罪日本。因此 ,面对日本不断扩大的 侵华行动 ,美国尽管越来越不安 ,但仍极力避免与日本直接对抗。1932 年美国宣布“不承认主义” ,即“凡是以 损害美国的条约权利及其在华公民 ,损害中国的主权和 独立或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或者损害通称为‘门户开放’ 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 的任何新情况 ,美国不能也不拟予以承认” (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 1 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 社 1961 年版 ,第 476~477 页) 。美国这种既不承认又不阻 止日本侵略的态度 ,表明日本的行为还未严重危及美国 在华利益。美国表示“不承认”意在重申“门户开放”政 策。

  1932年1月28日 ,日本攻打上海 ,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时 ,由于害怕危害其对日投资及贸易 ,美国仍未 制裁日本 ,依然只坚持“不承认主义” ,并继续向其大量 输出战争物资。美国的态度与做法使日本认为 ,侵略中国不会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于是 ,日本一次又一次地 以武力向美国的“不承认主义”提出挑战 ,一步又一步地侵略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损害美国的在华利益。1937 年 7 月 ,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 ,日本侵华更加深入。10 月 ,武汉、 广州相继失守。11 月 ,日本首相近卫宣布:“帝国所期求者即建设确保东亚永久和平的新秩序。这次征战最后目的 ,亦在于此。帝国所希望于中国的 ,就是分担这种建设东亚新秩序的责任 ??帝 国深信不疑各国也将正确认识帝国的意图 ,适应东亚的 新形势。 ” 这个声明实质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日本独霸 东亚的宣言书。然而 ,美国不愿被赶出远东 ,也没有决心放弃中国 ,中国的独立是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所必不可 少的条件。1938 年 10 月 6 日 ,美国照会日本 ,要求日本政府注意它自己从前所给予的明确保证 ,以使门户开放 原则在中国维持下去。12 月 30 日 ,美国再次质问日本对门户开放的解释 ,日本却仍强调“东亚新秩序”的建 立。这样 ,日本把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彻底粉碎。鉴 于双方对华政策南辕北辙而又互不妥协的情况 ,美国逐 渐走向援华制日。

  二  美国援华政策的内容

  1940 年 9 月底 ,美国总统罗斯福对外宣布 ,从 1940 年 10 月 16 日起 ,禁止运输一切废旧钢铁给日本。紧接 着 ,由哈佛大学牵头的美国大学教授发起倡议 :第一 ,停 止以一切原料供给日本 ;第二 ,扩大对中国的援助 ,甚至 是军火的援助。美国劳工界积极响应制日运动 ,1940 年 11 月美国劳工联合会决议抵制日货 ,1941 年 10 月美国 《幸福》 杂志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 ,结果绝大部分美国人民赞成抵制日本、 援助中国。于是 ,在美国掀起了一场 大规模的援华运动。

  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主要是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和教 育文化援助。

  (一)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抗战时期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主要是通 过贷款和租借物资两种形式来进行的。

  1.对华贷款。1937 年 7 月 8 日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在美国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达成下列协议 : (1)美国将买下中国政府在美国的存银共6 200万盎司 , 价格为每盎司 45 美分 ; (2) 美国将以黄金支付购银款 , 价格按每盎司 45 美分计 ,这些黄金存于纽约的美国联 邦储备银行 ,仅用于稳定中国法币 ; (3) 如果中方提出要求 ,美国政府将在短时期内向中国政府提供5 000万美元 以内的借款 ,用以维持中国法币对美元的汇价。武汉沦陷后 ,美国对华共贷款 8 笔 ,即:桐油贷款 ,联洲公司飞 机贷款 ,华锡贷款 (亦作滇锡贷款) ,钨砂贷款 ,金属贷款 ,平准基金贷款 ,财政信用贷款 ,永利化学公司贷款。 具体情况见下表 :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贷款一览表

  时间        名称           数额(万美元)        利率( %)      清偿期限(年)    担保    清偿物

  1939.2.8    桐油贷款        2500                4.5           5             中国银行   桐油

  1939.5.20   联洲公司飞机贷款 1200          4             5               无       无

  1940.4.10    华锡贷款        2000               4             7             中国银行   锡

       1940.10.22   钨砂贷款        2500               4             5        中国政府 中国银行 钨砂

       1941.2.4     金属贷款        5000                  4             7        中国政府 中国银行 钨锑锡

        1941.4.31   平准基金贷款     5000              1.5            无             无          无

  1942.3.21   财政信用贷款     50000               无           无             无          无

  1945.5.1    永利化学公司贷款  1600              4          3.5 — 7    中国政府 永利化学公司 无

  总计                                      69 800

  资料来源:王铁崖:《中外旧约汇编》 (第 3 册) ,北京:三联书店 1962 年版。

  2.租借物资。随着欧洲战局和中国抗战形势的发展 ,美国已成为中国能够获得外援的最重要的国家 ,但美国提供贷款的方式 ,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对美国军事物资日益增加的需要 ,中美双方实际上都意识到 , 只有采用新的方式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为获得美国 军事援助所面临的财政困难 ,以“租借”名义对华提供军 事援助 ,就是这种新的方式。1941 年 3 月 11 日美国国 会正式通过了《租借法案》。该法案授权美国总统 ,可在 其认为有利于国防的任何时候 ,在资金许可的范围内 , 或根据国会批准的合同 ,可以批准为任何国家的政府生 产任何防御物资 ,只要总统认为这些国家的防御对于美 国的防御是必不可少的 ;也可以向有利于维护美国利益 的任何国家的政府“出售、划拨、交换、租借 ,或另行处 置” 任何防御物资。同年 5 月 6 日 ,美国政府正式宣布 中国为有资格获得租借援助的国家。第一批运送中国 的租借物资 ,主要是应用于滇缅公路所需的卡车、 零件、 汽油、 滑油及发展公路的材料。后来 ,美国在《租借法 案》 下 ,向中国提供了更多的零件和修理设备;并利用租 借的款项 ,在美国征集了一批摩托运输技工 ,派送到中 国服务。美国还供给中国筑路设备和柏油 ,协助中国加 硬滇缅公路的路面。这批物资援助的结果 ,使滇缅公路 的运输量大增。在滇缅公路的运输量扩充的时候 ,在 1941 年 ,美国又将1 500万美元的租借款项拨给中国 ,用 以修筑从缅甸进入中国的铁路 (即滇缅铁路) 。后由于 缅甸沦陷 ,滇缅铁路没有完成。随后 ,又向中国输入空 运物资 ,至 1943 年 12 月 31 日 ,美国向中国供应物资总 值达 2. 01 亿美元 ,其中1. 756亿美元为物资 ,2 540万美 元为运输费;另外 ,交给中印缅战区美军总司令运华的 还有1. 917亿美元物资。这些物款中 ,包括美国对中国 的军事支援物资 ,如驱逐机、 轰炸机、 侦察机、 运输机等 空用物资 ;训练中国空军、 陆军、 海军并提供武器装备的 经费 ;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的经费等。

  (二)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主要是帮助训练中国军队 , 出动飞机运送租借物资和捍卫中国领空 ,尤其是在缅甸 的美国空军 ,支援中国打通了中缅印交通线。

  1941 年 5 月 ,在《租借法案》下 ,美国和中国订立计 划 ,配备武器并训练大批中国军队。同年冬 ,来自美国 的一百多名飞行员 ,连同一批机械师与他们的 P240 战 斗机组成了举世闻名的“飞虎队” ,在陈纳德少将的指挥 下 ,作为中国空军部队的一个单位。美国志愿队在华期 间曾有效地保卫了中国西南的空防 ,并对在缅甸作战的 中国军队和其他国家给予极有价值的支援。到 1943 年 3 月 10 日 ,这批志愿队正式改编为美国空军第 14 大队 , 这个大队一直控制着未被日本占领的中国的天空 ,担负 着保护对华空运路线的任务。1943 年 11 月 ,在美国的 帮助下 ,终于成立了属于中国空军的“中美混合大队” , 它由中美飞行员与地面机械人员联合组成 ,配备有战斗机和轰炸机 ,大大加强了中国空军的力量。

  在美国参战后不久 ,应中国政府的请求美国又派遣史迪威将军赴华 ,史迪威将军除了担任总司令 ,统率中 印缅战区的美军和蒋介石派给的军队以外 ,还兼任蒋介 石的联合参谋总部的参谋总长。史迪威将军于 1942 年 3 月来华后即致力于在印度和滇西实现其重新训练和装 备 30 个中国师的计划。到 1943 年年底,史迪威已在印 度训练了完全美械装备的由罗卓英任总指挥的“中国驻 印军” 3个师,后扩大到 6个师 ,并在滇西训练美械装备 的“中国远征军” 6 个军共 18 个师。据统计 ,在印度装备训练的中国军队前后共有 6 万人。由史迪威主持 ,受美 国装备训练的还有在国内的军队 ,训练中心在昆明 ,由美国多恩上校负责 ,训练对象是营级以下军官和一部分 士兵 ,受训 6 周后回部队任教官。在昆明训练和接受美 械装备的中国军队前后共 12 个军。当时规定 ,凡美械 装备的各军 ,师、 团级干部都要到印度兰契受训 ,美国还 在国民党军队中配备了很多训练器械 ,各个兵种都有。在军事方面 ,美国确实对中国进行了大力援助 ,大大加 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 ,有利于抗战的进行。(田标、王芳: 《试论抗战时期美国援华作用的两面性》 ,载《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 1996 年第 2 期)

  (三)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教育文化援助

  美国政府还在战时支持过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 在这方面 ,由美国国务院负责对华援助 ,从 1942 年 1 月 起 ,对华的教育文化援助可以包括下列三项:1. 派遣著 名技术专家和教育专家 ;2. 资助中国在美学生 ,培植技 术人员 ;3.将科学论文、 书籍制成胶片及电影运到中国。

  自 1942 年 1 月起 ,美国有 22 位专家来华工作 ,具体范围涉及农业、交通、合作、工程、卫生、工业、宣传、河道管理各部门。中国在美学生,有200人以上得到学费和生活费的资助 ,毕业生有400人被介绍到美国各处实 习。美国许多的科学和技术杂志 ,制成小型胶片 ,每月约有 10 万页连同放映器运往中国。在普及教育工作方面 ,美国在中国设立的教育中心有 20 余处。美国国务院还鼓励中国科技人员的研究 ,对于能写英文的酌予若干奖金。1943 年年底成立甄审委员会 ,负责选文稿 ,到 抗战结束时 ,领到奖金的学术论文有 70 多篇。此外 ,美国的图书也有 20 余种被翻译成中文。1944 年 9 月 ,美国政府还赠送了大批的书籍、仪器和文化用品给中国各大学和重庆、 成都、嘉定等学术中心 ,其中包括卫生医药设备和儿童抚养、 美国抗战以及近代美国戏剧、诗歌等方面的书籍。再者 ,美国国务院还多次邀请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 教授赴美讲学 ,沟通两国的文化。1945 年 6 月 ,还为支持联大学术研究一次补助1. 3万美 元 ,其项目包括“中国古建筑遗迹调查”、“战时中国劳工 情况”、 “通货膨胀、物价和生活费用”、 “中国西南地方的土民调查” ,以及提供“中美联合系列讲演”和开办阅览 中心。美国军方对联大也表示关心 ,主要体现在战时科研项目方面 ,其航空科学家曾对机械系建造的航空风洞 给予多次指导。联大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成就之所以能与美国各大学研究所不相上下,是与此分不开的。(陶 文钊、 梁碧莹:《美国与中国近现代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96 版 ,第 129 页)

  三  美国援华政策的实质

  那么 ,我们如何看待美国的援华政策呢 ? 一方面 , 我们应肯定它的积极作用。美国在中国抗战时期给予了中国多方面的援助。可以说,美国的经济援助 ,增强了中国战时经济 ,缓解了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打破了日本的封锁和禁运。军事上的援助,改善了中国抗战中 武器落后和匮乏的状况 ,提高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文化教育方面的援助对于培养中国抗战所需要的人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 ,美国的这些援助在当 时起到了支持中国抗战的积极作用,它增强了中国抗战物资的储备,鼓舞了抗日队伍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对中国精神上的鼓励和政治上的支持等积极作用。这种援助不仅较为及时,而且作用较大 ,它使中国成功地抵挡住了日本的战略进攻 ,调动了一个时期内国民党军的抗战积极性,打破日军企图速战速决的战争部署 , 使其深深地陷入中国抗战泥沼中而无法自拔,对于加速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最终覆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美国是从其自身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规划来对华提供援助的。这才是美国援华政策的实质所在。

  首先 ,是美国维护其国家利益的需要。战时美国对中国进行信用贷款 ,规定将中国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矿产品作为偿债物资,不断地输送到美国 ,大大满足了美国战备和军用生产的需要,使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中国的钨、 锑、 锡、汞等特种矿产品。这不仅有利于战时美国获得军事生产所需的战略物资 ,而且还利于美国扩大在中国的商品销路 ,增加对中国的贸易出口 ,从而获 得中国巨大的市场 ,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 ,美国 亦面临战后生产过剩的严重问题 ,正如 1942 年 2 月 15 日居里与蒋介石讨论战后两国互助建设问题谈话中指 出的 ,“盖目前美国新工厂之建立如雨后春笋 ,蓬勃异常,而工业村镇之产生 ,亦随工厂而日增 ,故失业问题己成明日黄花 ,全国壮丁,皆从事于军火、 军械、 战舰之制造。但一旦战事结束之后 ,此多数工厂及大批工作人员之处置 ,实成一国家之严重问题 ,此为罗斯福总统焦虑 而求解决之问题之一也” [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 编 ·第三编 ·战时外交(一)》 ,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 史委员会编印 ,1968 年 ,第 546~547 页]。所以,对中国的援 助 ,既是维护现实美国的在华利益 ,又是为了战后获取 中国市场 ,解决战后生产剩余问题 ,因此 ,美国对中国进 行大力援助 ,这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极其相关。

  其次 ,是美国实施“先欧后亚”国际战略的需要。随 着德国大举入侵波兰 ,二战全面爆发。美国制定了先欧后亚战略 ,集中军事力量攻打德国 ,支援欧洲战场。但美国也清楚 ,亚洲战场亦极其重要 ,若中国战败 ,日本占领中国 ,日军势必举兵北上 ,进攻苏联 ,使苏联腹背受 敌;同时 ,日军还将西进 ,入侵印度 ,试图在近东与德军会师 ;并且日军还可能南下进攻南亚 ,直逼太平洋岛屿 , 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 ,后果将不堪设想。而美国远隔重洋 ,无力增兵 ,不得不对中国提供援助 ,支持中国作战。实际上 ,美国援华 ,既增强了中国的抗日能力,也减轻了美国自身的压力 ,便于美国自己先欧后亚战略 的实施。罗斯福在德黑兰曾对斯大林说 ,“维持中国继 续作战 ,拖住日本军队” ,是“我们的一个伟大目标” [入江 昭、 孔华润:《巨大的转变:美国与东亚(1931~1949)》 ,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255 页] 。

  再次 ,是美国实施战后与苏联抗衡战略的需要。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援助 ,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盟友 ,不仅在战时对美国的政治战略有巨大影响 ,而且战后也有深远影响。从战略上说 ,美国希望中国成为防止苏联觊觎远东的壁障。罗斯福曾在 1943 年对海军上将蒙巴顿勋爵说 ,把中国当做“大国”就可以在“战后一个时期” 制止侵略。有了5亿中国人作为盟友,“这在今后 25 年或 50 年是非常有用的 ,即使目前中国还不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军事和海军支援”。由于中国的战略地位 ,一个友好的中国可以成为抵制苏联可能在亚洲进行扩张的缓冲地带。 [迈克尔 ·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 ~1945 年)》 ,郭济祖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第 99 页] 可以说 ,美国援华的真正意图是为了保证战后中国成为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可靠“盟友” ,成为抑制苏联向东亚扩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二战胜利的接近 ,美苏之间政治军 事利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矛盾也日渐暴露 ,中国作为战后美苏在远东争夺的一个重要地带 ,自然成为双方争 取的对象 ,两国战时与华关系均不错 ,但最终美国占居上风 ,国民党政府全面倒向美国 ,这就为战后中美结盟 抗衡苏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 ,从表面上看 ,是美国援助中国抗战 ,然而从实质上看 ,中国只是美国维护其自身利益和推行全球战略的一枚棋子。中国军队在中国本土和国外战场 ,在反 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做出的英勇抵抗和牺牲 ,是对美国二战时先欧后亚战略的最大支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