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研究论文集 > 内容正文

论抗战时期中间力量发挥的作用及启示
来源:韩春梅    2019-12-20 21:03:41

  一、何为中间力量

  中间力量也称中间势力或第三种力量, 是指在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之间具有中间立场的阶级和阶层。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各个阶级和阶层所处的地位不同,中间力量的构成和政治含义有所不同。在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矛盾上升,地主买办阶级营垒发生分化,中间势力的范围空前扩大,涵盖了所有游移于南京国民党当权阶级、阶层与被压迫的工农阶级之间的社会政治势力, 或者换句话说,是游移于国共两大政治集团之间的中间势力,主要由民主爱国人士、中间党派和割据一方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组成。

  1.中间党派。主要是指国共两党之外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团体, 这些在大革命失败后出现的政党和团体数量众多、名目繁杂、宗旨各异、规模较小,具有代表性的是1941年3月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三党三派” ,即第三党、中国青年 党、中国国家社会党、全国各界联合救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乡村建设派。这些中间党派中虽然有左中右之分,但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咸舍小异而就大同” , 在坚持抗战、坚持团结、要求民主宪政这些根本问题上, 他们是基本一致的, 他们的抗日主张和实践,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立场。同时,经过革命和战争的洗礼,他们逐步从分散走向联合,拥有自己独立的党派、团体组织和政治纲领,在中国政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民主爱国人士。是指有代表性的无党派人士, 是中间力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部分人士尽管不属于任何党派,但是,他们政治上的中间立场鲜明,且具有相 当广泛的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是一个数量很大的群体, 他们联系着自由派资产阶级人士、工商实业界人士、非中央系军界人士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人士, 代表和反映了这些社会成员的政治要求和政治主张。在中间力量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一些知名人士如丁文江、吴景超、王芙生、钱端升、王云五、傅斯年、莫德惠、杜重远等都属于这个群体。

  3. 地方实力派。具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地方军阀,拥兵自重,封疆自保,掌握一方党政军财大权。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站在中间立场上的派系主要有桂系、粤系、滇系、冯系四大派系。此外,还有川系、晋阎 系、绥傅系、陕杨奉张系等。“九·一八”事变后, 这些原来投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地方实力派, 逐渐转向了要求抗日和民主, 从地主买办阶级的营垒中逐步 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中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 其军事武装成为牵制蒋介石政府、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力量。

  二、中间力量形成的因素

  中间力量在当时中国历史条件下的出现, 并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力量,决非偶然,它由中国的社会特征和各种历史条件、主客观因素所决定的。

  1.中国社会中广大的中间阶级和阶层是中间力量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是一个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不同于高度成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 因而不可能将一切政治 矛盾集中在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上。领导民主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掌握政权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全国人口的极少数。在这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人口众多、层次复杂、分布广泛的中间阶层。其中除农民、下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外,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同样深受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的经济盘剥和政治压迫, 具有较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革命要求,他们是中间力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2. 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中间力量走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历史条件。“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剧,民族矛盾上升,取代阶级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力量以民族利益为重, 抛弃了原来既反蒋又反共的政策,采取了拥蒋联共抗日的立场,摆脱了原来所处的国民党压制、共产党不支持的孤立状态,为自身组织的发展和政治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因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既无固定的组织形式,又无协商一致的共同纲领,又为中间力量协调国共关系,发挥“第三者”的政治作用 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许多场合,其政治态度的向背,是反映抗战时局和中国政局变化的“晴雨表” ,对国 共斗争的力量对比起着不容低估的作用。在这种情 形下,中间力量就成为介于国共两党天平上的“政治砝码”,谁争取了中间力量,谁就在政治上居于优势,这样就使得中间力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影响。在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危险之中, 中间力量勇敢地站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前沿。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一直处于各自为政、涣散状态的中间力量,在组织上渐渐联 合、发展、壮大起来,在政治上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呈现出政党化的趋向,日益发展成为国共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

  三、中间力量的作用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以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的各民主党派以及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等中间力量,高举民主、团结、抗战的大旗,奋起救国,团结抗战;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同时积极参与调解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所以,抗战时期的中间力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是共产党的重要友军。

  1.宣传促战作用

  反对投降。中间力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与共产党一道奏响了促蒋抗日的正义进行曲。七七事变把严重的民族危机推到了中华民族的面前,在日寇日益进逼的严峻局势下,在各民主党派掀起的抗日浪潮中,国民党蒋介石被迫应战。各民主党派纷纷表示拥护抗战,他们为抗战出谋划策,奔走呼号。各民主党派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创办报刊,宣传抗日。各民主党派不仅宣传抗日主张,还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解放行动委员会领导人黄琪翔先后担任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直接指导作战。全救会中的大批青年会员直接参加军队,投身于抗战,他们进入陕西、华北和华中地区,参加八路 军和新四军,与日军作战。乡村建设派的成员除部分留在山东就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之外,大部分到河南集训后,返回到山东抗日。致公党培养、输送了大批爱国华侨青年回国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部队。马来西亚致公党组织了“东江华侨服务团”,返回华南家乡,配合东江纵队抗日。

  2.团结抗战作用

  反对内战。中间力量是主张全民族共同抗战的有力声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停止内战,共同抗战成为各阶层人民一致的呼声。以各中间党派为代表的中间力量对促进团结抗战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第三党积极响应共产党于1935年提出的“八一宣言”,确立了联共抗日的方针。1936 年 7月15日,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和邹韬奋公开发表了《团结 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这一代表救国会政治纲领的文件,阐明了“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的思想和关于组织救亡阵线的主张。这一宣言,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在国民党内部,一些爱 国将领也反对妥协、内战,主张全民抗战。如陈铭枢、蒋光鼐率领的十九路军停止“剿共”,发动了联共、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国民党民主派还联合共产党人发动 了察哈尔抗战。这些都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

  3.调解纽带作用

  反对分裂。中间力量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调解两党的冲突,主持正义,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抗战爆发以来,各民主党派等中间力量一直主张国内各政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但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的合作,是双方都有军队、政权的合作,虽然进行了多次谈判,但始终没有确立共同的纲领,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只能采取遇事商量的办法处理 共同的问题。这些特点就使得统一战线在形成之初,就面临一个如何维护团结、巩固合作的问题。各民主党派 等中间力量,在国共双方两大政治营垒互相对峙的局面中,既支持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又对国民党政府存在幻想(尤其是在抗战前期),力图取得政府的支持,企图走一条中间路线。这样在国共两党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居中的调解人,有力地缓和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正面冲突,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民主进步作用

  反对独裁。中间力量是追求民主宪政的生力军,为建立联合政府,推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要求政治民主是中间党派登上政治舞台最初的内在动因,在中间党派抗战期间的各项政治主张中,中心依然是民主,他们认为抗日、民主和团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只有实现民主政治,才能集中全民的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对蒋介石搞分裂、独裁 和军事磨擦,还要靠民主来进行根本的“治疗”。他们对民主政治的要求“反映在国民参政会一次比一次来得明确”。

  四、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力量发挥作用的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中间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法宝,仍然离不开团结凝聚民主党派等广大的统一战线成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抗战后期,中间党派与共产党携手合作反蒋抗日的奋斗历程,为中国今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历史基础。在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中,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就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我们党十分重视积极争取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地方实力派等中间力量,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当前,我们同样应当高度重视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剑眉.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溯源—— —民主革命时 期中间势力的形成[J] . 纵横 ,2001,(2) .

  [2]中华民国史料丛稿.救国会[M] .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81.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