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祭祀父亲欲断魂
愿得父魂且安宁
即把父事传后人
2020年10月27日,父亲在过完95周岁生日三天后,脑出血住院,因年事已高,七天后走完了人生里程。在短暂的七天里,父亲依然得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牵挂与关爱,这是父亲一生又一莫大的荣幸。特写此文献给父亲及关爱抗战老兵公益组织与志愿者们!
我与我的父亲母亲父亲张俊杰,1925年10月17日,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肖口镇小邢街村小张寨教师家庭,生前居住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是中石油辽河油田离休干部。少年时因战乱使正常的生活无法维系,读到小学四年,14岁时就随祖父学中医,对日军侵略行为非常愤慨。1942年,高树勋部队到了家乡,在太和、涡阳、蒙城三个地区号召热血青年参加抗日,招募三个新兵团。看到高树勋部队在家乡驻防时跟别的军队不一样,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我的家在松花江》等歌曲,经常帮助老百姓担水,扫院子,老百姓也拥护这支队伍,军民关系很好。17岁的父亲,于1942年农历6月初5,毅然报名参军抗日。经过三个月新兵训练,被分配到39集团军新八军新六师师部通信连任电话兵,负责接线和维护。军总司令高树勋,新八军军长胡伯翰,师长范龙章。抗战中随部队最先开往河南项城,参加过1944年洛阳会战、黄土岭战役。抗战中最艰苦的时候是在伏牛山中和日军周旋,曾经三天吃不上一顿熟饭。连续行军,每个人都背有三四十斤重的行李,后边的人要拽住前面人的衣服行走,否则怕睡着了掉队。走山路时,地势险峻经常滑倒,膝盖上磕的伤口重叠,清理时能洗出大米粒大的石子,至今还留有疤印,尽管行军很苦,但是父亲并没有后悔从军。新六师下辖三个团,师与团之间驻地有几十里路。行军一旦停止,通信兵马上投入工作,如果部队驻扎时间长一些,就要立杆架线,如临时停留,就拖地拉线,每个人都背两捆儿线,通信有故障时还要查线。这段抗日经历培养了父亲一生战胜磨难挫折的耐力、意志和勇气。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高树勋决定率部回河北,10月在邯郸马头镇宣布起义。起义后改编为民主建国军,所在部队番号改为第一军第一师。这时父亲已是通信连少尉排长,坚决拥护起义,参加共产党。1948年,调到位于石家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第一步兵学校;同年又调入北京纠察总队。1949年参加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讯保障工作;同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高树勋在天安门城楼上,父亲和战友们在天安门城楼下,一起参加了新中国建国典礼,并荣获华北军区司令部颁发的参阅纪念章。1950年调往新成立的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军政干部学校,主管通信,担任排级班长,机关军务科通信参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的身体参军后一直都不好,也是战争年代给父亲留下的病因,三年抗日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伤。1951年,十九兵团参加了志愿军到朝鲜参战,战争期间抓到一些美国鬼子,但是语言不通。前线紧急来电报,在学校学生中,选拔出会英语能翻译的学生,领导派一向工作心细谨慎的父亲从西安乘火车,护送23名学生到朝鲜,途经的第一站是辽宁省黑山县大虎山镇。送行的工作并不简单,学生们没参加过战争,如果路上发生逃跑、伤亡等意外出了问题,就要影响贻误朝鲜战机。为了万无一失,父亲昼夜不眠,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他们,安全到达黑山留守处。回到西安以后,高度紧张的神经一放松,身体就扛不住了,感冒、咳嗽一直不好。不久,上级拨给学校一些通信设备及零部件,需要派一个精通业务的明白人去甘肃兰州领回来。当时领导考虑到父亲身体状况,还是找父亲谈话,委以重任,父亲毅然选择接受任务。那个时候交通相当不便,父亲坐的是军邮汽车,车箱里邮件堆得很高,父亲得爬到邮件上面坐着。那个时候天很冷,车里没有取暖设备,冻得父亲直打抖。晃晃悠悠走了好几天到了兰州。休息两天,领了器材返程,回来还是坐的军邮车,还好是空车,不用爬高了。但是因原来的病还没有全好,天冷加上旅途劳顿,咳嗽加剧了,雪花中朝雪地里吐痰,发现带着血丝,就知道这是肺部气管出了问题,十分不好受。回到西安以后到医院检查,确诊是支气管扩张,引起肺部发炎,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校长亲自到医院指示,一定要用好药给予治疗。那个时候青霉素、链霉素很缺,用上这些药,父亲的病好转了很多。也是在住院期间,与做护理工作的母亲相识。母亲是1948年13岁时参军,比父亲小10岁,1953年在部队结婚,共生育了五个子女。年轻时父亲心、胆、肝、肺、脾、肾、肠、胃都得过严重的疾病,全家人的细粮都给父亲吃,母亲说父亲要是能活到50岁就知足了。1953年,十九军团的军政干部学校撤销,父亲随首长到长春的第五政治干部学校工作。此时朝鲜前线还比较紧张,前线部队有些通信器材不会用,扔了违反纪律,不扔背着还是负担。第五政治干部学校准备抽一部分搞通信的人员支援前线。而父亲是最合适的人选,积极报名参加。但不久,朝鲜谈判达成协议了,父亲不用去朝鲜了。1954年10月,父亲从长春转业到辽宁鞍钢设计院做行政工作;1970年走五七道路,下乡到盘锦新建农场;1972年参加322油田建设,分配在水电厂供应站工作,后又从事过职工教育等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中是出了名的心细认真负责。在1985年已到离休年龄,组织上舍不得让父亲退下,继续安排做报纸信件收发工作,父亲乐此不疲甘于奉献,每天骑自行车亲自到邮局取回报纸、信件分类发放。直到1987年,按上级文件规定,已超退休年龄两年才办理了离休手续。离休后直到晚年,父亲每天不断学习,看报纸,看杂志,看电视,关心国家及国际大事。还自费订阅各种学习期刊,真正做到老有所学。2015年9月,我女儿看到了关爱抗战老兵公益组织在寻找抗战老兵,告诉了我联系方式,我与吴双取得联系,了解了民间关爱抗战老兵公益活动的相关情况,多次找到各级党组织,使90岁高龄的父亲,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使父亲年轻时政治生命的历程,在年老时绽放出熠熠光辉。五年以来,为老人的延年益寿增添了活力,仿佛父亲又活在自己人生的春天里。纵观父亲一生,无论是在部队所从事的通信工作,还是到地方从事的各项行政工作,父亲一直都重视学习教育,从思想上与党和组织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工作中做到恪尽职守,臻于至善,生活中作风严谨,勤俭节制为人师范。一生中公私分明,刚正不恶,坚持原则,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尽管父亲公私分明不尽人情不被外人和亲人理解,为官时手中有权,不贪公家一文一厘一草一木,但是父亲一生爱党爱国积下的优良品质所具有的精神财富,是父亲健康长寿的源泉。95岁高龄的父亲一直生活自理,大脑清醒,在过生日前还能自己走去菜市场。在整理父亲遗物时,父亲有许多新衣服商标还在没有上身,却对志愿者们送来印着“抗战老兵”字样的衣物与纪念品爱不释手。父亲晚年衣食无忧,和母亲两人住着170多平的房子,自己就有近万元的工资收入,但是能让父亲最高兴的是志愿者的到来。默默无闻低调谦和的父亲,曾经的人可能都忘记了他,但是远在外地的志愿者们,却在想着他,在宣传他。只有胸前的纪念章,彰显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承载着父亲一生的光荣。然而父亲拥有的这些荣誉,越在和平年代,尤其是父亲到了晚年,越显得珍贵。而这份珍贵,却是民间关爱抗战老兵公益组织与志愿者们用人间大爱给挖掘出来的,“抗战老兵,民族脊梁”这是对父亲最高的赞赏,是志愿组织把党和人民对抗战老兵的爱,具体落实在了实处。我今天能写父亲的历史,就是根据当年志愿者的采访记录。所以关爱抗战老兵公益组织与志愿者们,同抗日老兵一样是人间最可爱的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父亲最好的祭奠,就是缅怀父辈们的丰功伟绩,让更多的后人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由你们和我们身边还健在的老一辈用生命用病痛换来的,清明时节,不应该忘记无数个先烈和像我父亲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父亲的一生激励着我,父亲的优良品质传承着我,我是踏着父亲的足迹成长,写此文,我多次泪流不止,不仅是为父亲,也为志愿者们的大爱而感动,最后把父亲的敬礼献给关爱抗战老兵公益组织及全国的志愿者们!
女儿于2022年清明节
翻到父亲生前的照片,回顾以往,不胜感慨,值此清明之际,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张俊杰。
2015年9月父亲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与母亲合影
父亲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十分自豪
路遇小朋友,看到戴着这么多勋章的父亲,热情地与父亲握手
小区居民惊异地发现身边还有这样一位戴满勋章的老人家
2017年家乡人来看望父亲
2015年受邀到小区幼儿园做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报告
2017年的父亲
2019年的父亲
2019年的父亲
2016年秋天,志愿者们来取父亲的手印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志愿者展示有“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的T恤
接受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副馆长薛刚采访
大连理工盘锦分校的同学看望父亲
盘锦的沙柳与儿子李健行作为志愿者,陪伴了父亲5年的时光,给父亲带来了来自全国志愿者的关爱
2019年志愿者展示龙越抗战胜利73周年礼包
2020年春节,父亲与小志愿者李健行一起欣赏团队专属老兵相册
2019年9月,志愿者小丸子(左)和宁铁楠来给父亲拍摄一组照片,志愿者沙柳(右)带来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抗战胜利74周年礼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