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4日,是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原副会长饶平如逝世一周年的忌辰。饶平如副会长与我有着近80年的黄埔情谊,他的突然去世,使我悲痛万分。如今,在他离世一周年之际,禁不住回忆起我们相处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黄埔结缘,官生之谊
1942年,我在黄埔军校17期1总队炮兵科毕业后留校,即分配到18期1总队炮二队任教。饶平如当时就在炮二队受训,从而与我结下了师生情谊。
在炮二队任教时期,队上有几个学生学习好、品德佳、尊师重道,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其一是我曾就读的西南联大的校友周应霖,他大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18期,成为我的学生;其二是孙中山先生的侄孙孙承祖;其三是厦门大学高材生郭峥;还有一位就是饶平如。
饶平如在军校受训时,原名饶兆扬。他在队上平素沉默寡言,遵规守纪,敬重师长,学习努力,深为官长所赞许。尤其突出的是,他擅长绘画,我在教学时,有关测绘图表,常请他帮忙绘制。他还喜欢吹口琴,每当队上开展文艺活动时,他的口琴表演是队上官生最欢迎的节目之一。我也喜欢吹口琴,有时我与他同台表演口琴二重奏,作为官生同乐,在当时的校园内为人津津乐道。
1942年,我们适逢两次对外表演炮兵训练场景的机会。一次是美国副总统威尔基来黄埔军校参观访问,我炮二队奉命与步兵队联合操演步炮兵协同作战。接到任务后,我从炮二队挑选了几十名优秀学生参加操演,其中就有饶平如。实景表演训练的那天,步炮兵协同作战操演,情况逼真,一时操演场上,炮声隆隆,机枪阵阵,硝烟滚滚,炮兵掩护,步兵冲锋,抢夺阵地,操演十分成功,获得威尔基副总统的好评,声称中国军校的训练可以与美国西点军校相媲美。
还有一次对外操演是接待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来黄埔军校摄制炮兵运动操练的纪录片。我奉命指挥炮二队学生进行这次操演活动。我在选派学生参加操演时,又一次指名饶平如参加,担任炮手操演。饶平如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受到赞许。
1943年初,18期学生毕业时,我特地手制了一本纪念册,让炮二队一些品学兼优、印象较好的学生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以作纪念。饶平如也在纪念册上留下一段美言,并附贴了一张他的头像照片。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到1990年,他参加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后,我将照片归还予他,他感到十分惊喜。
经年重逢,同袍之情
饶平如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前线部队参加抗日战争,从此我们失去了联系。直至我会成立后,饶平如申请入会,我们二人方始重聚。得知他当时尚未有工作,正好我会尚缺少宣传工作人员,遂由我请示宋瑞珂会长同意后,邀请饶平如来我会,负责会刊校对编辑工作。他对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十分敬业,为《上海黄埔》杂志倾注了大量心血。
我与饶平如在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作为同事,共同为致力振兴中华、促进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长达30多年,在工作上我们合作亲密无间,在生活中我们关心爱护对方。特别是当两岸黄埔同学联情联谊之时,我们两个总是配合默契,同台表演口琴二重奏,重现当年官生同乐的美好场景,深受两岸黄埔同学的欢迎。
△饶平如(左)与作者(右)表演口琴二重奏
往事并非如烟,80余年的相知相交,令我难以忘怀。如今,饶平如,我的好学生、好同学、好同事逝世已一周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为人处事依然留在我的脑际,为我们所怀念;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久久难以忘怀,永远为我们所纪念。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中)与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朱纯(右二)、副会长赵人龙(右一)、饶平如(左一)、作者(左二)合影
作者:夏世铎,男,1920年4月生,毕业于黄埔军校17期,民进会员。现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普陀区工委会主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