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提要】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的形式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台湾同胞欢庆台湾回归祖国
当时在上海的台湾青年吴克泰回忆道:“到8月11日,胜利的消息就传遍了上海,上海沸腾起来了,老百姓不把日军放在眼里,拿着国旗敲着锣鼓在街上呼喊着、跳跃着。我虽然未能参加抗战的行列,但也激动亢奋。心中想胜利终于提前来临了,梦寐已久的故乡台湾复归祖国之愿也实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讯传来,延安全体军民为之欢呼、雀跃,到处都是鞭炮齐鸣、敲锣打鼓的欢庆场面,台籍干部杨诚与大家一起跳起了秧歌舞,彻夜狂欢,人们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晋察冀根据地首府张家口市的军民们更是欢欣鼓舞。1946年春节,当时在张家口解放区的苏子蘅和甘莹夫妇,李子秀、黄仁和、杨太山、文英、杨兆安、白凤洋、刘世英等台湾同乡会聚在林思平家,大家欢欢喜喜过大年。他们用亲切的闽南乡音叙述各自的工作欢乐,渴望不久的将来就会回台湾老家。侨居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他们在唐人街社区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狮游行,欢庆胜利。
在祖国大陆坚持抗战的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十分振奋。他对台湾青年们说:“我们为了不当日本顺民而在大陆度过了一二十年的流浪生活,饱尝了人生的甜酸苦辣而幸存下来,今天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爱国的台湾同胞,堂堂正正地回家乡去见父老兄弟了。”回台湾前夕,李友邦于南普陀寺院后山的五老峰山麓摩崖上,写下“复疆”两个遒劲大字,以表达他带领台湾义勇队全队战士收复疆土台湾的决心。
岛内的台湾同胞闻讯后,奔走相告喜形于色,亲戚朋友在私下里欢庆,但还不敢像重庆、上海、延安等地的人民那样纵情狂欢,因为台湾总督府仍然手握重兵,只能紧紧地压抑着自己的感情,默默地留在心底窃喜。台湾作家吴新荣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拿出《中山全集》,堂堂正正地放在书桌上阅读。第二天一早,他走进家中防空壕,拿出因为蔽藏太久已布满尘土的祖先灵位,焚香祷告日本投降消息。从这天起,吴新荣开始用中文写日记。他在日记中特别记载了他与友人驱车到郊外尽情欢呼的场面:“跳下溪中,洗落十年来的战尘及五十年来的苦汗。起了岸,各人向海面大声绝叫,自今天起吾人要开新生命啦!”那段时间,台湾同胞已经开始自制欢迎旗帜,一时间出现台北布贵的场面。
9月3日,李友邦即派台湾义勇队总队副队长张克敏(又名张士德),随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乘专机赴台在台北升起台湾光复后的第一面国旗。台湾同胞这才开始将压抑住的热情逐渐奔放出来,很快的,在每个城市以至乡村,每家每户高悬鲜艳的中国旗子,爆竹声也出现了,放得又亮又响,终日响彻在热闹或僻静的街巷。
台湾同胞用尽一切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显示了扬眉吐气当家作主的气派,台湾社会出现了开放欢庆的局面。几十年来被日本人禁止的歌仔戏、布袋戏、舞龙舞凤也纷纷出现在大街小巷。台北的大稻埕,到处飘扬着中国旗子和“庆祝台湾光复”的标语,各家店铺都摆出琳琅满目的商品。街上人潮涌动,每个人都穿着新鲜亮丽的衣服,脸上充满着喜悦的表情,街头彻夜鸣放鞭炮。在台北天马茶房贴着对联:“天下本是中国土,马上恢复中国人。”
与此同时,台湾同胞纷纷组织各种社会团体,创办各类报纸杂志宣传自己的主张。仅仅在8月15日之后的一百天里,台湾就出现了3份报纸,14种杂志,3家通讯社。1946年1月1日,由大陆来台的进步人士和台湾本地进步人士共同携手创办了《人民导报》,当时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副处长宋斐如任社长,主笔白克、陈文彬,总编辑苏新。1946年10月5日,谢雪红、杨克煌、李乔松等老台共组织成立台湾人民协会,发行《人民公报》。台湾青年蔡子民抱着建设新台湾的热情,于1946年5月由日本回到故乡台湾,办起了《自由报》并任总编辑。
9月中旬,全台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台湾新报》副社长兼主笔的日本人伊藤金次郎在《台湾不可欺记》中描述这种热潮:许多人在街头挂起黑板,面向围拢来的临时学员就地传授汉语。在当时,只要有会汉语的人,不管标准不标准,都会有人围着他学。此时,北京大学语言学家魏建功教授,以“国语推行委员会”常委身份来台湾推行汉语。他编订“国音标准汇编”,作为台湾推行标准国语的依据。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上午十点,受降典礼正式开始。这一时间是有意选定的,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也是上午十点。典礼上,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向原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下达第一号命令:本官奉命“接受台湾、澎湖列岛地区日本海陆空军,及其辅助部队之投降,并接收台湾、澎湖列岛之领土、人民、治权、军政设施及资产”。安藤利吉表示:“对于本命令及以后之一切命令、规定或指示,本官所属与所代表之各机关部队之全体官兵,均负有完全执行之责任。”
至此,日本将甲午战争后从中国窃据的台湾、澎湖列岛交还中国。
饱受异族欺凌蹂躏之苦的台湾同胞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怀抱,不禁喜极而泣。当天下午三点,举行庆祝台湾光复大会。台湾同胞趁着空隙的时间,纷纷在高悬着“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会场”的台北市公会堂大门前合影留念。“老幼俱易新装,家家遍悬灯彩,相逢道贺,如迎新岁,鞭炮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狮龙遍舞全市,途为之塞”“家家户户,欢欣无比,家家户户,祭祖谢神,向先民冥中告知台湾已归回祖国。”台北乃至整个台湾都沉浸在重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无比喜悦之中。台湾作家吴浊流生动地回忆道:“台北市民不管男女老幼,全部出来,整个都市沸腾般的热闹……至于那五十年间的‘皇民运动’,仅一天就被吹走了。”创刊于当日的《台湾新生报》发表社论指出:“回忆50年的往事,像一场噩梦。一旦醒来,说兴奋不是,说安慰也不是。应清算的历史被清算了,我们只觉得幸福与感谢……说到光复,我们的心里,自有压抑不住的欢乐。‘否极泰来’,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台湾同胞所受的痛苦,尤其深重……台胞们!前日我们是奴隶,今天我们是主人,做了主人责任加重了!”

《团结报》2022年10月27日 第7版 作者:郭海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