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质证章、圆形、珐琅镶嵌。直径3厘米。上有“东北救亡总会”字样及白山黑水纹饰,背有刻有“053”字样。1951年卫聚贤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重庆博物馆),三级文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了抗日旗帜,组成许多爱国组织,进行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团结各东北救亡团体的抗日力量,1937年2月,周恩来指示东北军内地下党员刘澜波,要把东北人民、东北军团结起来,把东北救亡团体联合起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是,刘澜波与东北爱国人士高崇民、阎宝航、陈先舟、卢广绩等人一起,联合在北平的16个东北救亡团体,于1936年6月组建了东北救亡总会(简称“东总”)。会后成立了“东总”党组,刘澜波为党组书记,“东总”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把“拥护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共同建国;营救张学良将军;声援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三大任务。
由于抗战形势的不断变化,“东总”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相继迁往南京、武汉。东北救亡运动融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之中,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战,在全国救亡大潮中起到先锋作用。“东总”的抗日宣传工作以组织宣传队、战地服务团、创办刊物等方式来扩大抗日宣传。他们结合纪念活动安排一些具体而生动的内容,“沈阳花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放下你的鞭子”等歌曲最受群众欢迎,话剧团也编演一些抗日题材的话剧等。“东总”宣传队组织战地服务团慰问演出,曾受到贺龙、吕正操的亲切接见。“东总”在武汉创办了《反攻》半月刊。邓颖超、陆定一、莫德惠、万福麟、孙科、冯玉祥、茅盾、史沫特莱等国内外知名人士等都曾为《反攻》撰写过文章。
东北救亡总会为支持抗战、推动国共合作、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会章是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决心收复家园的历史见证,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杨小东:《“东北救亡总会”会旗暨对东北民众抗日斗争的再认识》,《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张万杰:《论东北救亡运动在全国抗战中的历史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