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06-20 16:25:03 ℃
二、全文提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杨奎松
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必然是一种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但是,作为一种外来的却是被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能不经历许多极其复杂和曲折的情况。本文即试图对此作一初步的考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尝试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核心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即中国的实际,并使之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特点和研究理论 张仲礼 熊月之 潘君祥 宋一雷
近代的上海是中国第一大都市、远东巨埠、世界名城,既有“东方明珠”的美称,也有“藏污纳垢”的恶谥;有“文明窗口”的令誉,也有“罪恶渊薮”的臭名。
下面就上海近代城市的历史发展、特点及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概括的论述。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阶段与关节点
上海城市历史并不悠久,宋代成镇,元代设署,明代筑城。
从绅商时代走向企业家时代──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总商会 徐鼎新
跨越清末和北洋军阀统治两个历史时期的上海总商会(包括其前身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和上海商务总会),是上海商会史上最能体现出它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意志和利益要求进行自主活动的时期。迄至1929年国民党当局以所谓“整理商人团体”的名义撤废上海总商会、重新组建由官方控制的上海特别市商会止,它存在于世间共27个年头。这27年间,近代化在中国社会里逐步向前推进,社会革新潮流冲击着各个领域,上海总商会也经历了一次新旧机制转换的历史变革。
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 隗瀛涛
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城市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对重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近代重庆发展的原因与特点等方面的问题作过一些探索,有一些初步看法。现将这些思考与看法提出,谨向读者们求教。
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城市史学作为历史学和城市学相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兴起于本世纪20年代前后,至60—70年代在国外,城市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城市史为题的团体、刊物、著作、会议和课程大量涌现。
汉口开埠设关与武汉城市格局的形成 皮明庥 李 策
武汉从中古走向近代经历了城市的巨大变迁。正是开埠,扭动了武汉城市变迁的关键;也正是立关,制约和影响着近代武汉国际性商场的形成。本文拟探讨开埠与立关如何牵引武汉城市的发展这一问题。
汉口开埠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封建社会的自然发展航道,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当时英国等向中国抛出大量洋货,但销路受阻,价格跌落。
近代天津城市史散论 罗澍伟
在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渤海之滨,一座新兴的北方贸易大港和工商业中心城市于百余年前脱颖而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天津。
近代天津城市的发展有错综复杂的原因。就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言,在开埠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应当说对天津城市的成长起了极大的助力作用。
在近代以前,天津作为中国北方一个传统式的城市已具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一直是近畿军需民食的漕粮输转、储备基地,同时也是“襟河抌海,拱卫京畿”的首都门户。
试论列强在中法战争中的“调停”活动 方 堃
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在近代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各西方主要列强都趁中法交战之机插足“调停”,在中法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本文试图以英美德三国的“调停”活动为主线,探讨这三个国家插手中法交涉的动因,各自“调停”的特点及对战争双方的决策和战争结局所产生的影响,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师长与同行。
80年代的远东国际关系对各国“调停”立场的制约。
罗素访华平议 冯崇义
先进的中国人在五四时期开始带着自觉的心态走向世界,他们热切地希望吸收异族文明的优秀成果来再造中国文明。当时,中国学术界从西方请杜威和罗素来华讲学。而杜威和罗素恰巧又是西方百科全书式大思想家的最后两位代表,他们相继来华,在中国引起巨大轰动,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罗素于1920年10月12日偕女友勃拉克女士兴致勃勃地踏上中国的土地,迄1921年7月11日扶着病躯归去,行及上海、南京、杭州、汉口、长沙、北京等地。
从“四一二”到“七一五”国民党的清党运动 肖 甡
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起点的国民党清党运动,目的在于恢复右派分子在国民党的党权,“肃清”共产党的势力,并妄图消灭共产党。胡汉民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这次的清党,就是要消灭中国共产党!”可见,所谓“清党”,实际上不过是“清共”的代名词。本文就“四一二”至“七一五”期间国民党的清党运动,作一概述。
“清党”的酝酿
国民党“清党”的动因,可追朔到中国国民党改组时代。
爱国何所罪 青史有定评──张学良爱国获罪略析 张友坤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的爱国者。他赤胆为国,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一心以救国为己任,不计个人恩怨得失,在极端屈辱的逆境中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而今已过九十高龄了。
回顾张学良所走过的漫长道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他的一贯思想。直到现在他仍然热爱祖国,矢志不渝。1990年,他在祝寿会上表示:只要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他将会以年轻时一样的心怀尽心尽力。
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对蒋政策的演变 鹿锡俊
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中日战争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经过了“胁蒋转向”、“倒蒋立新”、“汪蒋合流”、“世界规模压蒋”、“对华新政策”和“拉蒋谋和”六个阶段。下面,我们将依次进行一番考察。
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个中国新政权产生后3个月不到,日本的田中义一内阁就召开所谓“东方会议”,把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定为其对华国策的首要目标,并决定在必要时随时诉诸武力。
中国近代史译事五难举例 黄光域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中国近代史论著资料的翻译,近十年可谓盛况空前。译品如雨后春笋,蓬勃涌现,令人目不暇接。识者于此,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译业的兴盛;忧的是繁荣景下隐藏着某种芜滥,而人们习焉不察。何以言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一部有关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教事业的资料最能说明个中情形。该书题名《中华归主》,凡三册,176万字。
求疵一束──关于《研究太平天国史著述综目》的译释问题 刘岳斌
姜秉正先生所编《研究太平天国史著述综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简称《综目》)是一部搜罗丰富的太平天国史研究情报性工具书,该书收录了自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以来到1981年为止国内外研究太平天国的专著、论文和资料等,造端宏大,包罗广泛。但是该书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笔者最近翻阅该书收录的英文著述目录时,发现一些译名不尽恰当甚至错译,经归纳整理,草成此文,以就教于方家。
《综目》中英文译名的舛误和失当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俄罗斯首次对清政府赠书始末 羽离子
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两国间文化交往有所进展,俄国派遣留学生来中国,清政府则于雍正六年将会同馆改设为“俄罗斯学馆”(又称“俄罗斯馆”、“俄罗斯教习馆”),接待留学生就学。后来,清政府又先后在国子监和内阁开设了“俄罗斯学”,选八旗子弟入学学习俄罗斯文字。为此,俄文书籍逐渐传入中国,但数量极少。
1945年,两国间在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了国家间的正式的图书交换。
《热河密札》中“宫灯”一词新解 徐 彻
《热河密札》是了解“辛酉政变”的第一手资料,是极为难得的珍贵的秘辛。《热河密札》有两个版本,一为高劳本,一为吴庆坻本。高劳发现的《密札》最早刊于《东方杂志》,是他从所见的诸多密札中选录12道刊登的。吴庆坻在其撰述的《蕉廊脞录》中收录了11道密札。吴本较高本发表在后,但发现在前。两本《密札》都很重要,内容不尽相同,可互为补充。
《密札》因是驻热河行在的军机章京与北京政界要人的秘密通信,所以其中多用隐语。
史学的生命在于真实 李时岳
对帝国主义侵华本质的分析──评《八国联军侵华史》 茅家琦
辛勤拓荒 扎实求真──《辛亥人物文集丛书》评介 山 屈
评《民生公司史》 聂宝璋
民生公司1925年以5万元股本、一艘70吨的小轮“民生号”开业,到1936年股本已达167.4万元、船队两万余吨,到1948年船队将近6万吨、职工不下8千人。而且以船运为中心,横向投资企业有67个之多,俨然形成“民生资本集团”。单就其发展速度与规模而言,这样一家企业早就应该研究了。如今作为中国水运史丛书《民生公司史》(四川大学凌耀伦教授主编)终于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值得庆幸,值得欢迎。展读之余,颇有启发,亦深感这是一部颇具特色的科学专著。
近代台湾商业的发展──《台湾商业史》评介 徐秀丽
1987—1989年台湾、香港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 近代史所图书馆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