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08-14 09:48:32 ℃
二、全文提要:
英国对华“炮舰政策”剖析——写在“紫石英”号事件50周年之际 〔澳〕黄宇和
[内容提要]英国对华的“炮舰政策”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此后的几十年,这种“武力恐吓,榨取利益”的政策,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受到英国反对党议员的抨击,到19世纪末列强又争相效尤,藉此政策瓜分势力范围,从而威胁到英国在华的整体利益;但总的来看,它是逐步发展的,且屡试不爽。至1927年1月北伐军到达汉口,中国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这一政策在华才第一次遭到迎头痛击。到1949年4月发生“紫石英”号事件,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共势力的强大,使得它终以“破舰政策”收场。这样的结局,既暴露了英国的霸权心态已病入膏肓,深深迷信中国可以任人欺侮,又反映了英国实力的衰落。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注定了英国对华“炮舰政策”要走入穷途末路。
[关键词]中英关系
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 罗志田
[内容提要]中央政府失控与南北分裂局面的复杂化、地方意识的增强、文武关系的诡论性演变,以及民族主义在政治中的有意识运用等问题较集中地体现了北伐战争这一民国政治大转折所处的时势语境,本文通过《申报》主笔杨荫杭在北伐前数年写的“时评”探索这些反映时人政治关注的问题,希望能藉此揭示当时的军政格局及时代要求。那时全国局势既然类似历史上的“五代”,也就出现了与五代相近的时代要求──向往统一。第二次直奉战争可视为北洋内部最后一次武力统一的尝试,而其后的“善后会议”则是南北双方各政治力量最后一次和平统一的努力。两次努力的失败促成北洋体系的崩散,后来北伐的渐得人心部分即因其提示了实现全国统一的可能。?
[关键词]民国政治 地方意识 文武关系 民族主义 直奉战争 北伐战争
戊戌至辛亥地方自治的发展——湖南保卫局与上海总工程局之比较 朱 英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湖南保卫局和上海总工程局的对比研究,具体考察了地方自治在清末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及影响,阐明了地方自治从戊戌时期的官绅商合办到辛亥时期的商办这一发展过程。从自治机构的设置及规章制度的订立方面看,上海总工程局更加完善,并体现出更多的近代色彩。从自治活动内容及职权范围看,湖南保卫局与上海总工程局有某些相同之处,但总工程局的自治活动内容更为丰富,而且更具创新性和建设性,其职权范围显然也更宽。保卫局和总工程局的自治活动在许多方面都曾产生积极影响,但后者的影响更为突出,涉及的面也更广。这些都表明,辛亥时期的地方自治较诸戊戌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文还分析了从戊戌至辛亥时期地方自治在中国获得发展的原因和局限性。?
[关键词]戊戌 辛亥 地方自治
陈季同述论 桑 兵
[内容提要]陈季同是近代史上一位风云人物,从洋务运动兴起,首批留学欧洲,早期随使驻外,甲申折冲樽俎,到甲午保台自立,戊戌变法维新,庚子中国议会,乃至革命思潮发源,30年间每一大事出,他几乎都适逢其会,或任重要配角。同时,他又是近代中国有数的西法专家,促进中外文化文学交流的先进,以及继王韬之后中国与欧洲汉学界交往史上的另一阶段性代表。其人品虽有可议之处,其心路历程却反映了一个民族步入世界的悲喜艰辛。本文在收集整理史料和考证史实的基础上重建陈季同的形象,并通过分析其生平活动及交往联系,进一步认识历史的复杂与生动。?
[关键词]陈季同 文化交流 中外关系
关于蒋介石第一次下野的几个问题 黄道炫
[内容提要]1927年蒋介石下野是以南京政府及国民党内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为背景的,通过对蒋介石下野原因、过程的客观分析,可以揭示1927年年中,围绕着政局发展,蒋介石、桂系、武汉政府及冯玉祥等诸多势力间纵横捭阖的复杂纠葛。当然,蒋介石下野,既是实力消长、利益关系分化的结果,但同时也和蒋介石的个性及政治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蒋介石 北伐 桂系 冯玉祥
论王国维之保守 鲁西奇
[内容提要]王国维思想保守的原因有四:(1)在学术与生活上对罗振玉的依附使他深受罗氏的影响;(2)客居异国时对故国的思念强化了对过去的眷恋;(3)回国后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风衰颓、纲纪废弛,因而对现实更为不满;(4)在新旧文化纷乱之际,无法接受尚未完全规范的新文化。其保守思想的内涵包括:(1)对清朝的忠诚与眷恋;(2)对传统文化的固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良方,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3)强调道德在社会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本质上,王国维之保守是一种情感上的取向,而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没有完整的保守思想体系。?
[关键词]王国维 保守 传统主义
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概述 王印焕
社会史研究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十几年间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自然也不例外,不但涌现出大批的研究成果,其专业研究队伍也日益壮大。对之进行归纳与总结,不但可增进学者对目前研究状况的了解,也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鉴于以往相关综述多对辛亥之前的近代社会史研究状况较为关注,对1911—1949年间的社会史研究则相对注意较少,故而本文拟对1911—1949年中国近代社会史各主要专题研究作一概述,以弥补这一不足。
有关中国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几点补充 马 敏
梁碧莹教授发表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上的《民初中国实业界赴美的一次经济活动──中国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一文,依据比较翔实的国内报刊、杂志资料,对中国当时参与此次盛会的情况,作了比较细致的述评,在中国近代博览会史研究中,是一篇有相当学术贡献的论文。惟笔者前不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短期研究期间,注意到该校班克若夫特档案图书馆(TheBancroftLibrary)保存有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称巴拿马博览会)的完整英文档案,其中涉及中国参赛(中国时称博览会为赛会)情况的档案资料亦为数不少。故拟略作几点补充,以期使这方面的研究更趋完善。
晚清“自强”口号的首倡者是魏源 熊秋良
周积明先生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一文中指出,清末“自强”口号的首倡者是奕?。该文的依据是: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奕?会同文祥、桂良上《通筹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指出中国亟应“自图振兴”,“自强”的口号此时已具雏形;同年十二月十四日,奕?等在《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中对前折加以补充,称“酌议大局……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标志着“自强”口号的正式提出。
诚征书评佳作
开展学术评论,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是本刊的努力目标之一,也是读者、作者的共同心愿。去年以来,我们着力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得到学界同仁的热情支持。我们深信,健康、规范的学术评论体制的建立与具有独立的学术良知、追求真理的胆识和深厚学养的学术评论队伍的壮大及其评论水平的提高,必将推动21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走上更加繁荣与辉煌之路。因此,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学术评论工作,为学术发展尽绵薄之力。在此,我们公布读者推荐的部分书目,诚征评论佳作。同时也欢迎推荐新的待评书目,或对本书目以外的各具特色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进行评介。诚挚感谢各位读者和作者对本刊的厚爱和支持。
1998年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