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08-14 11:43:51 ℃
二、全文提要:
东北军与中原大战 陈进金
[内容提要] 本文系利用台北“国史馆”庋藏的《蒋中正总统档案》(大溪档案)、《阎锡山档案》和辽宁省档案馆编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奉系军阀密电》等原始资料,来探讨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南京蒋介石(宁蒋)和太原阎锡山(晋阎)对奉天张学良(奉张)所进行的拉拢活动与彼此角力情形。文中除了说明宁蒋、晋阎与奉张的联络管道和游说方式外,并具体分析奉张何以由中立而决定入关助蒋。?
[关键词] 中原大战 东北军 张学良 蒋介石 阎锡山
近代山东行栈资本的发展及其影响 庄维民
[内容提要] 行栈资本是近代市场结构变迁的产物与新贸易趋势的受益者,同时又是其推动者。开埠通商后,行栈资本首先在口岸城市获得发展,后来又逐步扩展至内地市场和土洋货贸易的各主要行业。行栈一方面将外商洋行的购销与华商经营联系在一起,促成土洋货双向流通;另一方面又将口岸市场与内地不同类型的商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以行栈商为核心的商品购销链或购销网。行栈资本具有贸易中介、信托代理、商品批发三项基本的商业功能,20世纪后在许多领域超越或取代了旧日的买办,使中外间主要商品的大宗交易为行栈所掌握,具有近代资本主义特征的交易方式也从其经营活动中衍生出来。行栈资本对近代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行栈资本向工业领域扩展,成为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本来源。?
[关键词] 行栈商 行栈资本 行栈业
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鲁迅与现代评论派冲突的余波 桑兵
[内容提要] 导致1927年厦门大学国学院解体的两大内因,即因缘北京大学而来的鲁迅与所谓现代评论派的冲突,以及国学院与校长林文庆及理科的过节,虽有各种复杂的人事纠葛与性格冲突,本身并无政治上实质性的大是大非,不宜单从鲁迅一面立论,将冲突各方推向反面或视为异类。不过,跳出具体的个人恩怨,此事蕴藏着那一时期中国政治与学术重新分化组合的征兆。面对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五四以来笼统的政治派分进一步分解,学者则在意见分歧中走向各执一端的狭境。?
[关键词] 鲁迅 厦门大学国学院 现代评论派
关于里昂中法大学的几个问题 葛夫平
[内容提要] 里昂中法大学(1921-1951)是近代中法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中法文化交流史和中国留学教育史上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里昂中法大学与勤工俭学运动虽为同一批人所倡导、发起,但里大并不是为勤工俭学生而设的,它与勤工俭学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事业。里大的经费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困难,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还是比较稳定的,且迟至1951年才告断绝。在校务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上,中法双方都有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把存在的问题完全归咎于中方是有失偏颇的。就性质和历史地位来说,里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学海外部,它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专家和学者,而且为增进中法学术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里昂中法大学 中法文化交流 吴稚晖 勤工俭学
增进中国商会史研究的两岸“对话”──回应陈三井先生对《上海总商会史》的评论 徐鼎新
[内容提要]我与我的同事钱小明女士合著的《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一书于1991年出版以后,在国内外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刊物相继发表著名学者的书评或载文介绍。我们虽不敢以所谓“佳评如潮”(陈三井先生语)自许,但穷近十年的努力,把此书奉献于广大读者面前后能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毕竟是感到欣慰的事。
中国商会史的研究,本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以往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大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这一重要学术课题一直被排拒在史学领域之外,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期间,近代中国商会如同它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样,被列入批判对象而大张挞伐,以致这个学术领域在无人敢于问津的情况下形成一片未经开垦拓殖的荒漠原野。
是学术创新,还是歪曲历史?──评历史报告《温故戊戌年》 房德邻
[内容提要]最近,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送给我5本张建伟同志写的关于晚清历史的“历史报告”,要我看看书中所写的史事是否准确。据他说书中所述史事令人“震惊”。我因为时间有限,只看了其中一本《温故戊戌年》(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温故》)。这是我第一次看“历史报告”这种体裁的作品。“历史报告”属于报告文学,我对文学外行,本不应该对它说三道四,更何况文学界已经给它相当好的评价,它的第一个版本曾获得1997年度的“鲁迅文学奖”。但是我也注意到对这部书的反应并非都出于文学立场,更多地还是出于学术立场。
两岸三地“研究生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综述 曹天忠 赵立彬
[内容提要]对于年轻一代的史学工作者而言,学术视野的扩展和交流渠道的开拓既是时代进步和学术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前辈学者的殷切期望。在严谨的学术规范基础上,如何扩展研究领域、提出创新观点,从而提供丰富的新成果,日益成为祖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所讲求的目标。为推动多元视角的信息互换,将学术交流的范围扩展到研究生层面,以在学博士、硕士生为主体开展学术切磋,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翁松燃教授、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胡春惠教授、广州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陈胜*=教授、林家有教授的推动下,由广州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两岸三地“研究生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5月26日至29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隆重举行。
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史研究 杜继东
[内容提要]与大陆地区的研究状况比较而言,50年来台湾的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显得有些寂廖。这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上,而且表现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认知理念的差异,台湾学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若干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50年来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介绍,供大陆学者借鉴和比较,正是本文的主旨。从时间方面来说,台湾地区的这项研究没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本文拟对若干重要专题分别加以介绍。由于笔者搜求不广,识见有限,遗漏和错失在所难免,尚祈方家不吝指教。
1999年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