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09-17 16:19:04 ℃
二、全文提要:
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杨奎松
[内容提要]孙中山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曾与中共合作,成功地改组了国民党,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但是,孙中山最初同意接纳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从一开始就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这其中,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作用尤为引人注目。十分明显,孙中山看重的,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这个当时在全国才只有区区几百人的政治小团体,尽管他相当欣赏中共党员所具有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并不惜委以重任,然而他的基本意图只是要借助这种办法来推进国民党在组织上的发展。只要注意到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及坚持共产组织和苏维埃制度不适用于中国的态度,就不难看出他绝难按照共产党人的意志改造国民党。国共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孙中山在世时之所以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一个重要的原因仅仅在于孙中山太过自信,并且独断独行。一旦孙中山不在,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就难免会以相当尖锐的形式公开表现出来。?
[关键词]孙中山 国民党 中共 国共关系 苏联 共产国际
陈炯明事变前后的胡适与孙中山 桑兵
[内容提要]由1922年陈炯明事变引发的胡适与孙中山之间的冲突,除了表现新文化派一翼与国民党(尤其是孙中山,孙“系”另当别论)的观念分歧以及统一与分治的政见不合外,中共中央及北京、广东支部和苏俄、共产国际对于孙、陈态度、策略的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事变引起各方利益关系的急剧变动,导致苏俄和中共对孙、陈的态度迅速发生重大调整。作为同路人,胡适虽然适时得知变动的内情,并力图协调口径,毕竟没有组织约束,而能保持独立姿态。由此可见,围绕这一事件,胡适的动向非但不显示其成为列强和军阀的代言人,反而是当时胡适“左倾”的一个例证,表明其在倾向社会主义和国民革命的过程中,一度与苏俄及中共走得相当近。?
[关键词]陈炯明事变 胡适 孙中山 中共 共产国际
从云锦公所到铁机公会──近代苏州丝织业同业组织的嬗变 王翔
[内容提要]苏州丝织手工业历史悠久,云锦公所为其行会组织。明末清初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行会制度开始动摇,行会功能遭到削弱。清朝末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苏州丝织业云锦公所的旧式行会色彩日益淡化,虽仍沿用旧称,但与传统社会里的纯粹行会组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表现出向资产阶级同业团体过渡的特征。到民国年间,在苏州丝织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云锦公所也完成了自身的转化,演变为资产阶级同业组织的成熟形态──“铁机丝织业同业公会”。?
[关键词]近代苏州 丝织业 云锦公所 铁机公所 同业公会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 闫庆生 黄正林
[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边区的农村经济,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边区的阶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既满足了群众自给的需要,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为边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为边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边区农村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其原因是边区农村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边区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农村经济 地位
“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 吴义雄
[内容提要]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中西交往的语言基础是被称为“广州英语”的一种变种英语。它起源于出现时间更早的澳门葡语,由广州口岸从事中西经济文化交往的人群所发明。它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存在,在发音、造句等方面深受汉语、广州方言和澳门葡语的影响,与正宗的英语相距甚远。19世纪30年代后,出现了若干种用作教材和词典的广州英语词汇书的刻本,标志着中西交往持续发展背景下广州英语应用范围的扩大。广州英语在一个多世纪的中西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充当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共同语言”。19世纪60年代后,因广州在中西关系中的地位下降,上海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广州英语的地位亦被洋泾浜英语所取代。由于此类变种的英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中国人在19世纪前期就开始了寻求正确的英语知识的努力。?
[关键词]广州英语 中西交往 澳门葡语 洋泾浜英语 词汇书
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滥觞 汪朝光
[内容提要]电影因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倍受关注。随着电影放映市场的形成与上映片目的增多,民国电影检查制度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其形成背景为对于电影造成的负面社会效果之担心与对于美国影片中“辱华”描写之反感;其具体内容为强调电影的教育功能,关注影片的道德教化类情节;其实际运作特点以检查体制的多样化、地方化与检查标准的宽泛性、道德性为表现。民国电影检查制度在其初创期,即体现出其一以贯之的特点,即对道德教化的关注与民族主义情感,而教育界对于电影检查之宣传、支持和参与,则体现了电影检查的浓厚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影检查 电影审阅会 电影审查标准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 张连红
[内容提要]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20余位西方人士成立南京安全区,对南京难民进行了人道主义的保护与救济。日军当局在攻占南京之前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在攻占南京初期,又默认了安全区的存在,但其后不久日军便认为南京安全区的存在妨碍了他们对南京“新秩序”的建立。因此,日军当局对南京安全区便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压迫,直到扶植“自治政权”以取代之。可以说,由于西方人士倡议成立和管理的安全区违背了日军当局的战略意图,南京安全区被迫解散的结局实际上早已注定。?
[关键词]抗日战争 日本军队 南京安全区
80年代以来的张学良研究 焦润明
(一)张学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由于他对民族的卓越贡献和被幽禁半个多世纪的不幸遭遇,而受到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数十年来,有关张学良的论著、小说、报道可谓汗牛充栋。据笔者查阅资料,早在1925年7月23日,《满洲报》就对25岁的张学良进行了报道,1929年1月1日《新民晚报》还刊登了介绍张学良及夫人于凤至生平的合传。不过,新闻界对张学良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他被蒋介石幽禁之前,张被囚之后,报道渐少。据笔者初步统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关张学良的报道计有652篇之多。
“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学术讨论会综述 王杰 张俊尤
孙中山基金会和中山市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于2000年11月19—23日在孙中山故乡联合举办了“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学术讨论会,章开沅、张岂之、张磊、蒋永敬、胡春惠等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10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提供论文近80篇,围绕孙中山与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兹将主要观点予以概述。
维新派“围园”密谋考──兼谈《诡谋直纪》的史料价值 房德邻
关于戊戌变法时维新党人是否有过“兵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的密谋,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对此是不承认的,但是毕永年在《诡谋直纪》中却详细记录了康有为是如何劝说他带兵围园的。由于毕永年也是一个维新党人,所以他的这件史料一经发表,就立刻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围园密谋的有力证据,如此,则围园密谋问题似乎就解决了。但问题是毕永年所记并不是很可靠的,所以围园密谋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