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研究刊物 > 《近代史研究》 > 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2020-11-12 18:22:49  


点击封面阅读

  目 录

  专题论文

  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日记解读 杨天石 (4)

  相异何其大——台湾时代蒋介石与胡适对彼此间交往的记录 陈红民 段智峰 (18)

  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县级司法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吴 燕 (34)

  传统市场网络的近代变形——近代冀南与西北“土布换皮”贸易初探 王 翔 (49)

  官商关系与清末民初湖北纱布丝麻四局承租权的流转 罗 萍 (65)

  抗战时期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对广东、海南的经济侵掠 王 键 (78)

  法国退还庚款与兴学——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研究 葛夫平 (93)

  学位文选

  晚清总理衙门的章京考试——兼论科举制度下外交官的选任  李文杰 (107)

  读史札记

  “题外作文、度外举事”与“借资鄂帅”背后——陈三立与梁鼎芬庚子密札补证 戴海斌 (124)

  《胡汉民未刊往来函电稿》人名注释辨误 肖自力 (131)

  史林拾遗

  蒋介石的另一份遗嘱 余元启 (142)

  学术综述

  韩国的中国认识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白永瑞 (143)

  “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刘颖涟 (157)

  内容摘要

  [标题]蒋介石提议胡适参选总统前后——蒋介石日记解读

  [作者]杨天石

  [摘要]1946年制订的《中华民国宪法》采取内阁制,实权在行政院,总统虽位居元首,但只是“虚位”。蒋介石追求实际权力,对“虚位”不感兴趣,曾拟退出竞选,推荐胡适参选总统,自己改任参谋总长或行政院长,从而改变政府形象,赢取美国好感,以利于争取美援。蒋的提议受到国民党高层的普遍反对,以增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办法扩大总统权力,蒋介石遂接受提名,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此举与美国政府的期望相反,国民党政权仍然是“独裁的政权”,司徒雷登批评蒋介石“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国家”。

  [关键词] 蒋介石 胡适 司徒雷登 总统竞选

  [标题]差异何其大——台湾时代蒋介石与胡适对彼此间交往的记录

  [作者]陈红民 段智峰

  [摘要]蒋介石与胡适的关系为学术界所乐道,甚至被赋予诸多象征意义。1949年国民党政权逃台后的蒋胡关系,既是大陆时代的延续,也有在台湾时空环境下新的特点。蒋介石在台湾时期日记的开放,为研究二人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资料。蒋介石与胡适均记载了他们交往的经过与彼此观感,但相异甚大,往往是“一个事件,各自表述”。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胡适与在公开场合下对胡的“礼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背后的玄机,令人深思。

  [关键词] 蒋介石 胡适 台湾 交往

  [标题]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县级司法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作者]吴 燕

  [摘要]国民政府时期,最高司法行政当局力图对县级司法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县法院的普及。四川各县司法机构在省高院的部署下实施了改革。在人事任命上,提高了任职资格,采用新标准对既有人员进行甄别审定,采用考核录用的办法吸收新增人员,对未达标者进行培训,并建立一套常规考核办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改革目的部分得到实现,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许多因素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如改革计划不切实际,合格的司法人员短缺,人员质量和数量的矛盾未能妥善解决等等,使得县司法处和县法院的建立一再拖延。另外,制度之间的冲突、围绕人事权力的争斗也消减了执行的力度。在监督方面,虽然最高司法当局规定了巡查制度和常规监督管理制度,但地方以种种应付手段使监督多流于形式。

  [关键词]国民政府 地方司法 司法人事制度 司法改革

  [标题]传统市场网络的近代变形——近代冀南与西北“土布换皮”贸易初探

  [作者]王 翔

  [摘要] 绵延日久的冀南与西北之间“土布换皮”贸易,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市场网络的构造及其在近代的延续与变形,以及城乡手工业生产与这种市场网络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案例。以邢台、邯郸为中心的冀南地区,长期以本地出产的土布交换西北省区出产的皮毛,形成了一条重要的长途贸易商路。鸦片战争以后,这一传统商业网络仍继续存在,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在国内外机制棉纺织品的冲击下,冀南土布除满足当地农村部分需求外,开始“专以西北为销场”,西北市场成为冀南土布生产赖以维持的关键。另一方面,冀南土布换来的西北毛皮支撑了邢台毛皮制作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邢台成为近代中国毛皮生产和集散的中心之一。“土布换皮”的主体是冀南的农民皮毛商贩,他们遵循传统的交易方式进行活动,却同样承担着与近代经济体系相关联的商品运销,从而把近代商业体系无法触及的边地农村同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土布换皮”贸易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浸染上近代资本主义关系的特征。

  [关键词]市场网络;土布换皮;近代变形;冀南;西北

  [标题]官商关系与清末民初湖北纱布丝麻四局承租权的流转

  [作者]罗 萍

  [摘要]清末民初,以官办企业的衰败为动因,以政府振兴工商实业的政策革新为契机,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个官局实行了招商承租。四局承租权随后在多个民营企业依仗当政官僚的庇护争相角逐下辗转易手,四局承租权的流转历程,既是几个民营企业凭借官商私谊及其背后的官权保护依次争得“官业”承租权,进而快速孵化、诞生、成长的过程,也是这些民营企业一个个在官商私谊与官权干预侵害下丧失“官业”承租权,进而相继解散的过程。四局在此期间生产管理和经营绩效均取得一定进展,但最终还是在承租权为当政官僚所左右的频频转移中走向了没落。四局招商承租举措由此在实施过程中与政府振兴工商实业的政策初衷发生背离。

  [关键词] 湖北纱布丝麻四局 招商承租 官商关系

  [标题]抗战时期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对广东、海南的经济侵掠

  [作者]王 键

  [摘要]进入日据后期(1931-1945年),附属于日本的台湾殖民地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台湾成为日本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经济侵掠的重要基地。与侵华日军的直接经济掠夺相比,日本殖民者利用近代垄断企业进行经济掠夺的方式较为隐蔽。为配合日本对中国经济资源的掠夺,台湾总督府于1936年推动设立了台湾拓殖株式会社(简称“台拓”)。随后,在台湾总督府及侵华日军的共同支持下,台拓对中国广东、海南等地实施了一系列经济侵掠。日军占据广东、海南后,其经济侵掠的重点在于对广州、汕头等沿海地区近代工业的掠夺和物资的严格统制,以及对海南岛物产资源的“开发”。在此一过程中,台拓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台拓攫取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充当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经济帮凶,具有鲜明的殖民侵略性质。

  [关键词]台湾拓殖株式会社 台湾总督府 经济侵掠 广东 海南

  [标题]法国退还庚款与兴学——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研究

  [作者]葛夫平

  [摘要]作为法国退还庚款的管理机构,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于1925年成立之后,一方面经办了大量与中法两国有关的教育文化事业,成为民国时期中法文化教育合作事业的总机关,为推动中国文教事业的发展,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她在组织模式、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及保管银行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折射了近代中法不平等关系的现实,同时也制约了法退庚款的成效和贡献,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 庚款兴学 中法文化教育合作事业

  [标题]晚清总理衙门的章京考试——兼论科举制度下外交官的选任

  [作者]李文杰

  [摘要]总理衙门建立后,其章京通过考试,从内阁和部院司员中进行选拔。总理衙门早期考试制度系模仿军机处而来,考题内容源自经史典籍,后来则改试经世性较强的策问。章京考试的报考人数在40年间经历了由少到多的变化,人们对章京考试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轻视到逐步接受,到最后积极报考的过程。

  [关键词] 总理衙门 章京 考试制度

  [标题]“题外作文、度外举事”与“借资鄂帅”背后——陈三立与梁鼎芬庚子密札补证

  [作者]戴海斌

  [摘要]上世纪70 年代海外学者周康攫先生披露了陈三立写作于庚子年六月十三日(1900年7 月9 日)

  的一通密札,并附跋语谓文中隐寓别辟蹊径,乘势举事,廓除障碍,以为扭转枢机之图,欲谋拥帝复

  辟之情,盎然活跃于纸上。如此艰巨任务,唯有寄望于炙手可热之刘坤一与张之洞。"①该札收件人为

  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亲信幕僚梁鼎芬,内容指向庚子事变时期一部分趋新士绅游说刘、张等南方大

  吏"题外作文、度外举事"的情节,事涉重大而语多机密,故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关键词]

  [标题]《胡汉民未刊往来函电稿》人名注释辨误

  [作者]肖自力

  [摘要]原藏哈佛一燕京图书馆、由陈红民教授整理、辑注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5 年出版的

  《胡汉民未刊往来函电稿~(以下简称《函电稿~) ,是近年新出版的最重要的民国史料之一。全书之"精华"主要是1930 年代前期胡汉民与陈融、萧佛成、邹鲁等之间的秘密函电。这些函电在涉及重要军政人物时使用了隐晦的代号,给后人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

  [关键词]

  [标题]蒋介石的另一份遗嘱

  [作者]余元启

  [摘要]陈红民教授近期发表了一篇颇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文章,使我们对蒋介石遗嘱的背景、内容及特点均有相当了解。陈教授对"蒋介石遗嘱知多少"的回答是蒋氏"至少写过9 个遗嘱没有确定其上限,显示出学者的谨慎。①在陈文所及之外,笔者还真发现了蒋介石的另一份遗嘱,鉴于收录这份遗嘱的台湾出版物在大陆流通并不普遍,照抄于此,供相关学者参考。

  [关键词]

  [标题]韩国的中国认识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作者]白永瑞

  [摘要]一、序论  2008 年夏天,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华丽的奥运开幕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他们由此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印象呢?在耳边不时会昕到"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声音的现实中,这一问题也具有更为

  重要的意义。  可是,不幸的是在奥运会进行过程中,韩国和中国之间出现了中国人的"嫌韩情绪"和韩国人的"反中感情"相互剌激的现象。中国政府和舆论主导力量都为缓和这种状况做出了很多努力,相信形势不会进一步恶化下去

  [关键词]

  [标题]“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刘颖涟

  [摘要]"激进与保守"是上世纪90 年代中国大陆思想界争论的中心话题之一。这场论争最初发生在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随即披及到整个近代史学界及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并引发了一系列相关议题,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激进与保守,也成为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并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学、文学、经济学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

  Contents Summary

阅读电子书返回顶部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1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3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