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2020-11-12 18:59:43 ℃
目 录
专题论文
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 金冲及 (4)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再研究 崔志海 (22)
从绿林首领到市长——清末民初革命中的李福林 何文平 (37)
民国学人宋代研究的取向及纠结 桑 兵 (52)
逻辑家的政制建构逻辑——辛亥前后章士钊的政制思想研究 杨天宏 (75)
“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的延续与更新——以康有为、刘师培对《春秋繁露》两事的不同解读为例 李 帆 (93)
清季中央对外省的财政清查 刘增合 (102)
问题讨论
矫枉不可过正: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的复杂本相 李金铮 (124)
读史札记
浅议朱执信致陈炯明诗及其和句——兼论反袁时期朱执信的思想 段云章 (136)
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及其与中共的关系 赵晓阳 (147 )
学术综述
“胡适的学术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姜良芹 张欣 (152)
“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邱 涛 (155)
《近代史研究》2011年总目 (158)
英文目录与提要(CONTENTS) (159)
内容提要
[标题]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
[作者]金冲及
[摘要]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这十年中,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清朝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根本利益,采取了废科举、兴学堂、发展交通、改进司法制度等改革措施;还宣布预备立宪,各省相继设立了谘议局;1908年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然而,清政府打着开办新政的旗号,增捐加税,横征暴敛,对民众进行无休止的掠夺,将倾注于工商业的国内立宪派也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辛亥革命前夕,清朝统治集团对外一味屈从,其政治腐败已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最终为民众所共弃,它的覆灭是必然的,谁也挽救不了。那种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让清朝政府继续存在下去,稳步地有秩序地进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将会来得更快些的说法,终究是“纸上文章”,“不当不实”。
[关键词]晚清新政 官制改革 预备立宪 辛亥革命
[标题]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再研究
[作者]崔志海
[摘要]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既是清廷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同时也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与当时中美日三国外交存在十分微妙的关系,尤其与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的失败直接有关。在这场政治权力斗争中,载沣之所以没有处死袁世凯,固然由于载沣本人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以及慑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但同时与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强力干预有着密切关系。而就几个主要列强来说,它们对载沣驱袁的态度和反应并不一致。其中,因为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妨碍了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日本方面对袁世凯遭罢黜实际上持欢迎和支持态度,极不愿意看到袁氏复出;而美国政府由于担心清末新政改革政策发生逆转,同时也为了抵制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及与日本争夺中国东三省的控制权,坚决反对载沣罢黜袁世凯,从一开始就期待袁氏尽快复出。在载沣驱袁权力斗争的历史背后,同时也浮现出日、美两国较量的影子。
[关键词]袁世凯 载沣 中美日三国关系
[标题]从绿林首领到市长——清末民初革命中的李福林
[作者]何文平
[摘要]绿林出身的李福林结识孙中山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广州地区民军首领,为广东光复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自己赢得出路。但在革命转入低潮时,李福林却见风使舵,一度疏远孙中山的革命阵营,与龙济光合作。在受到桂系军阀的排挤后,李福林为寻求政治依靠,再次转向孙中山,却又希望在孙中山与桂系军阀之间左右逢源,与革命政府若即若离,以求利益最大化。随着驱桂战争形势的顺利发展,李福林宣布独立,帮助粤军成功驱逐桂系军阀。由此,李福林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其所领导的地方武力成为大元帅府时期革命政权的重要支柱,李的政治地位随之达到新的高度。即便如此,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李福林,其革命动机的“两面性”,仍然是制约其行为的重要因素。1924年商团事变中李福林充当调停人,周旋于地方势力与革命政府之间,倍感无奈又不断自责。李福林的个人利益视野,既无法使他成为坚定的革命者,也严重制约地方社会对革命的支持,革命党人始终未能在最具条件的革命策源地广东扎下牢固的根基。
[关键词]孙中山 李福林 广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地方势力
[标题]民国学人宋代研究的取向及纠结
[作者]桑 兵
[摘要]民国学人对于宋代研究渐趋推重,可是推崇最甚的陈寅恪、傅斯年等人,却很少专论宋代,而以宋为制高点研治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提出的各项重大问题,如“宋学”渊源、宋代史学和新宋学等,引起各科学人的长期讨论。由此可见,要把握宋史、宋学、宋代史学、宋代思想学术的区别与联系,不宜用分科治学的眼光尤其是区分经史以及史料与史观的观念研究宋代历史及其思想学术文化;应该讲宋学,做汉学,一方面,治宋史必须通宋学,如治国史必须通知本国文化精意,另一方面,将包括义理等在内的一切虚玄思想还原为历史,既有道理,又可目验;应将两宋学术文化作为标高,纵横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有系统而不比附,不以赵宋为断代,方有望达到新宋学的高度,开创中国学术文化的新气象。
[关键词]民国 陈寅恪 宋代 新宋学
[标题]逻辑家的政制建构逻辑——辛亥前后章士钊的政制思想研究
[作者]杨天宏
[摘要]章士钊是近世文章家中的“逻辑派”。因其在西方受过系统的逻辑学训练,衡政论文,悉用逻辑,一些在清末民初思想家、政治家那里司空见惯的政制思想表达,在他那里常常见着基于逻辑的修正。他提出的有关国会“院制”设计、政党与政党内阁建构、“通立法行政之邮”及政治宽容的制度规范等贯穿了西方近代政制思想内在逻辑的主张,以及所界定的诸如“共和”、“内阁”、“政党”及“革命党”等政治概念,对辛亥前后亟于建设现代国家却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的国人,作了良好的思想启蒙。由于形式逻辑本身的局限,而西方新理论、新方法又接踵而至,加上政治家不按游戏规则出牌,章氏归国后的政治建白,大多不为当道采纳。章氏抱负虽高,最终也只能成为悲剧性的历史人物。
[关键词]章士钊 逻辑学 政制思想
[标题]“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的延续与更新——以康有为、刘师培对《春秋繁露》两事的不同解读为例
[作者]李 帆
[摘要]晚清最后十余年,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成为各派人士特别是学术、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夷夏之辨”命题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康有为、刘师培通过对《春秋繁露》中“晋伐鲜虞”和“邲之战”两事的各自解读,展现出不同的夷夏观。观念的背后,则是经学传统的各自继承与阐发,以及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特别是民族国家认同理论的不同影响。分析康、刘的解读,可了解“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在他们那里的延续与更新,从而对思想观念导源于学术资源这一思想、学术史上的通例,以及这一通例在某种情形下的变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夷夏之辨 康有为 刘师培 《春秋繁露》
[标题]清季中央对外省的财政清查
[作者]刘增合
[摘要]宣统年间,清廷实行中央财政集权,制定了强行核查外省财政的政策,通过向各省派遣财政监理官和设立清理财政局,全面清查外销、陋规等匿报之款。外省督抚司道面对强力核查的压力,由抵触敷衍逐步趋向奉令配合。监理官在克服各种阻力后,督责各省限时清查,全面上报。大规模清查的结果显示,各省隐匿之款绝大部分上报,财政总量大大超过以往。清查财政的行动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持续效果却受到各种制度改革缺陷的影响,近代预算制度的建立尚须经受各种考验。
[关键词]财政清查 财政监理官 度支部 督抚藩司
[标题]矫枉不可过正: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的复杂本相
[作者]李金铮
[摘要]冀中定县租佃关系,为近代中国农村尤其是民国时期华北平原租佃问题提供了重要例证。总体而言,在中共革命之前,租佃关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地纯粹的出租地主很少,相应地,纯佃户也不多见。由此观之,传统看法以为农村土地关系主要是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租佃关系,显属偏执之论。不过,如果因此转而认为租佃关系在农村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则是另一种极端之见。事实上,纯佃户较少并不意味着租佃关系所涉及的总体范围也较小,非纯粹的出租与租种户的比例相当之大,租佃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普通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地租形态而言,无论是分成地租还是定额地租,地租率都没有明显的变动,即便考虑荒歉、折成、价格等因素,也不足以说明地租率会因之有明显的提高或下降,所谓地租过高或过低都不切合实际。至于主佃关系,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比较缓和,地主欺压佃户之事并不多见,但如果反将佃户说成是顽劣刁民也是极端的理解,无论对哪一方都不可妖魔化。
[关键词]定县 租佃规模 地租率 主佃关系
[标题]浅议朱执信致陈炯明诗及其和句——兼论反袁时期朱执信的思想
[作者]段云章
[摘要]反袁后期,朱执信致陈炯明诗与陈炯明的和句(下均简称朱诗、陈诗) ,均未收入现已出版的文集。迄今对二诗的记述不一,评论更有异,值得考究。
[关键词]
[标题]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及其与中共的关系
[作者]赵晓阳
[摘要]黄岭峻先生的《1948年关于中国留美学生政治态度的一次问卷调查》,是唯一以北美基督教学生会为主题的论文,其对于这个北美地区最大的、持续40余年的中国留学生团体浮出水面,引起学界的更多关注起到了特别的作用,读后颇有收获。由于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与基督教青年会的特殊关系,笔者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档案馆(The Kautz Family YMCA Archives, U niversity of Minnesota)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特藏部(Special Collection , Divinity School Library , Yale University)看到过该组织的资料,故撰写此文以补充黄先生一文,希望引起学界对这一组织的更多关注。
[关键词]
[标题]“胡适的学术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姜良芹 张欣
[摘要]2011年4月17日至18日,胡适研究会、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胡适的学术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台湾、香港地区和内地各省市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胡适的学术与思想"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关键词]
[标题]“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邱 涛
[摘要]2011年4月23-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近代文化史研究者围绕近代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及诸多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关键词]
[标题]《近代史研究》2011年总目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标题]英文目录与提要(CONTENTS)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5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1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