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2020-11-13 08:27:05 ℃
目 录
专题论文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 罗志田 (4)
“价值”优先下的“事实”再建:清季民初新史家寻找中国历史“进化”的努力 王东杰 (28)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 郭双林 (48)
辛亥后革命精英观念的民间承接 ——以东南、华南城镇为例 赵立彬 (63)
何天炯与同盟会东京本部 李长莉 (72)
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 李细珠 (89)
袁世凯与民初“党争” 马建标 (109)
学位文选
烈士的正名 ——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 孙 明 (129)
问题讨论
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 ——以“太湖模式”为中心 胡英泽 (141)
英文目录与提要(CONTENTS) (160)
书讯
《法治与党治:国民党政权的司法党化(1923-1948)》 (71)
《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态研究》 (128)
内容摘要
[标题]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
[作者]罗志田
[摘要]清季十年间,朝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推行全面改革,并无太多特别明显的暴戾苛政和“失道”作为,却爆发了革命,且能较为轻易地速成。对于从帝制到共和的“五千年之大变”,应有更深层的梳理、分析和诠释。帝国主义的全面入侵,造成中国权势结构前所未有的巨变。中外竞争的新局面使朝野面临着政治方向、政治结构和政治伦理的根本变革。一个推行了数千年的小政府政治模式,被迫走向必须展现政府作为的“富强”新路;而制度的困境,则使新政带有自毁的意味。更因政治伦理的转换远不如条文制度那样可以速成,政治体制的转型便遇到进一步难以逆转的困境,终不得不让位于被认为更迅捷更有效的革命。
[关键词]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 体制困境 近代中国 帝国主义
[标题]“价值”优先下的“事实”重建:清季民初新史家寻找中国历史“进化”的努力
[作者]王东杰
[摘要]清末民初的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中国自秦汉以下皆在退化或循环中。但按照社会进化论,它也就意味着中国处在人类历史“公例”之外,面临必然被淘汰的危险,这促使一批新史家在中国历史中寻找“进步”的迹象。然而,因为传统政治和学术主流皆被视为“专制的”,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梁启超等人为此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把中国历史描述为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一是弱化传统政治史的地位,强调社会史、文明史、民史的重要性。这两种现象皆和社会进化论有密切而曲折的学理关系,结果把一些过去认为非“正统”的现象升格为历史叙述的主线。经过这番改造后,历史的“价值”与“事实”再次统一起来。
[关键词]进化论 进步 新史学 历史叙述
[标题]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
[作者]郭双林
[摘要]自戊戌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一个权力下移的平民化过程;相应地,反平民化(或者说精英化、贵族化)的声浪也一波波泛起。中国传统的平民概念至晚到两汉时期已经形成,辛亥革命时期的“平民”一词,既保留了传统的意义,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当时知识界人士,特别是革命党人,不仅尊崇、同情平民,而且贬抑绅士与贵族,公然声称他们所进行的革命是“平民革命”,革命的目标是要建立“平民政治”。但是,革命非但没有使中国实现平民化,反而造就了一批新贵。然而历史是连续的,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平民意识的广泛传播,为五四时期平民主义思潮的澎湃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并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平民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平民 绅士 贵族 平民革命 平民政治
[标题]辛亥后革命精英观念的民间承接——以东南、华南城镇为例
[作者]赵立彬
[摘要]从各地光复至清帝退位前后,即革命高潮和共和政体建立后最初一段时期,在较早光复的东南和华南地区革命势力占优势的通商口岸和中心城镇,革命精英的“民主”、“共和”等新观念有一个被普通商人、民间团体和基层人士快速接纳和响应的过程。这种基层和民间向革命中心和革命领袖积极趋附的现象,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革命对于社会观念和心理变革的巨大推动,但从具体过程和情形看,新观念、新话语的民间接纳和利用,与其在社会生活中争取经济、政治利益的现实功能相联系。受到民间重视的,不是精英观念的思想内涵,而是其社会功用性。民间社会对革命精英观念的承接,更多地受到“势”的支配,而非“理”的指引。
[关键词]辛亥革命 精英观念民间社会 话语
[标题]何天炯与同盟会东京本部
[作者]李长莉
[摘要]何天炯是1905—1911年同盟会东京本部存续期间,唯一一位与本部相伴始终、一直任职并坚守的重要干部。通过追踪何天炯的足迹,能够揭示中国同盟会的这一重要组织机构——“东京本部”的组织、活动及其作用。何天炯是同盟会创建与发展的参与者,是革命后方基地的守护人,对于同盟会东京本部在生存条件恶劣、内部派系纷争及组织涣散之下维持生存作出了独特贡献,特别是对平衡孙黄两派关系、调和内部矛盾、弥补领袖缺失、维护组织团结发挥了一定作用。何天炯的活动也反映出,东京本部虽后期组织趋于涣散,但仍作为同盟会革命活动的一个后方基地,对于维系革命组织、聚合革命队伍、支援武装起义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以往辛亥革命史记述中对东京本部的作用有所忽视与贬低。
[关键词]何天炯 同盟会 东京本部 辛亥革命
[标题]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
[作者]李细珠
[摘要]从群体结构看,武昌起义时在职的地方督抚仍然是一个旧式的官僚群体;武昌起义后新任的地方督抚群体则注入了新的因素,同时也暗伏了新的变数。各省督抚在武昌起义后的反应,可谓情形不一。那种认为督抚大都奔逃自保而少有效忠清廷者的说法,未免有简单片面化之嫌。其实,真正转向革命阵营或死命对抗革命的督抚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督抚还是存效忠清廷之心,虽然因无法控制新军及当地绅商不肯合作,而不能有效地镇压革命,但他们并不愿看到清王朝的覆灭,还是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范应对措施。这既与其切身利益有关,也与其思想观念状况有关。辛亥鼎革之际,因清末新政过程中清廷不断收束权力,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表面上演变为“内重外轻”之格局,但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其总体表征是中央与地方权威一并流失,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地方无力效忠中央。“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形成,直接后果是清廷中央与地方均无法有效地应对革命,致使清王朝走向覆亡之路;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是掌握军队尤其是新军的军人势力的崛起,出现军人干政,导致民国初年的军阀政治。
[关键词]辛亥革命 地方督抚 内外皆轻 民初政治
[标题]袁世凯与民初“党争”
[作者]马建标
[摘要]从表面观之,民初党争运动发生在立宪派和革命派之间,居于幕后操纵的却是袁世凯。民初党争,与其说是西式的“政党政治”,不如说是中式的“派系政治”。在中国,最高权力一直掌握在君主手中,无论是西式的三权,中式的中央与地方,都是在下面分,最高权力则不能分。辛亥革命后,虽然没有了君主制,如何集权则是袁世凯面临的主要问题。袁的“不党主义”,及其他凌驾于党争之上的举措,似乎均与此有关。进言之,袁之后的中国最高统治者都面临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掌握了话语霸权的西式民主、选举、分权、权力制衡,另一方面是对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党争 袁世凯 宋案 立宪派 国民党
[标题]烈士的正名——四川保路运动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
[作者]孙 明
[摘要]四川保路运动中侯宝斋案、胡驭垓案的处理,牵涉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辛亥革命后,烈士的正名与凶手的惩办主要是通过行政、司法而非政治的程序,发挥决定作用的是地方势力的博弈,交织其间的是社会观念的角力。侯宝斋案的审理表现为地域间官绅的较量:侯宝斋在清末长期担任新津公事,并为哥老会首领,保路运动中庇护县绅而不触动地方权力格局,案发后,哥老会、县绅积极为他正名、惩凶;邛州的凶手却得到本地团练首人、绅士和地方官的袒护。胡驭垓案的审理表现为不同家族利益集团、不同政治立场和政治派别的平衡:胡驭垓出身威远势单力薄的趋新家族,率荣县民军返乡反正,引起县绅对革命的恐慌而被杀害;在威远官绅恢复日常秩序的氛围中,在县绅的集体抗辩下,案件以息讼告终。烈士正名、凶手无罪并行不悖的结果与民初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密切相关。
[关键词]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侯宝斋 胡驭垓 官绅关系
[标题]理论与实证:五十年来清代以降鱼鳞册地权研究之反思——以“太湖模式”为中心
[作者]胡英泽
[摘要]清代至民国鱼鳞册南北各地均有遗存,研究者对其开展地权研究,并和民国时期的地权状况作比较,推论出地域经济社会的长期特征,如“太湖模式”、“关中模式”等。新的研究表明,“太湖模式”运用鱼鳞册开展研究时,在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和数据统计等方面值得商榷。“太湖模式”所用苏州鱼鳞册业佃分写的形式难以断定是田底田面权的分离。从土地占有状况来看,清代前期苏州存在大地主应是事实。鱼鳞册是十分珍贵但又存在较大缺陷的地权研究资料,在鱼鳞册地权研究中,应高度重视对鱼鳞册的考辨及其关键概念的准确理解。
[关键词]鱼鳞册 地权 太湖模式 关中模式
[标题]英文目录与提要(CONTENTS)
[标题]书讯《法治与党治:国民党政权的司法党化(1923-1948)》
[摘要]北洋时期政治体制下的司法制度如何被纳入国民党党国体制之中,是该书关切的主要问题。
[标题]书讯《革命政党与乡村社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态研究》
[摘要]该书以实际运作为主要取径,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中心,以各级党内文件为基本资料,着重探讨与中共党组织相关的各种实践问题,揭示该时该地中共组织及活动的实态。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