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研究刊物 > 《近代史研究》 > 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2020-11-16 20:32:13  

  点击封面阅读

  目录

  专题论文

  战后初期日本对琉球的领土政策——兼论钓鱼岛问题 隋淑英、陈芳 (4)

  有关五卅惨案的中外交涉——以外方为中心的考察 张丽 (21)

  1929年朱毛之争与红军的权力结构演变 张永 (34)

  章太炎在台湾与明治日本思想的初遇——兼论戊戌后康、章政治主张之异同 彭春凌 (55)

  引渡“新知”的特殊津梁——清末射策新学选本初探 孙青 (81)

  宣统年间鄂黑两省“移难民实边”始末 杜丽红 (104)

  学位文选

  论1949年中央大学的“应变”与抉择 蒋宝麟 (122)

  治史经纬

  口述历史的方法——孙立人案25年追踪访录报告 朱浤源 (136)

  问题讨论

  《从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补正 金成镐、王志伟 (152)

  史林拾遗

  关于《新青年》的两个问题 王波 (158)

  书讯

  《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 (157)

  内容摘要

  战后初期日本对琉球的领土政策——兼论钓鱼岛问题  隋淑英 陈芳

  内容提要 日本为了保住对琉球的主权,自二战结束伊始就开始研究对策,通过多渠道影响美国的对日领土政策。冷战的出现尤其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为日本取得对琉球的残存主权提供了机会。日本以向美国提供琉球的驻军权换取日本保有琉球主权的领土政策,一箭双雕,既解决了日本的安全保障问题,又解决了琉球的领土主权问题,是日本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体现。日本设法通过将琉球群岛改换成“西南群岛”的方式扩大琉球领土的范围,美国并未接受。但由于1953年的“第27号令”将钓鱼岛划入美国所托管的琉球区域、1971年美国向日本返还冲绳施政权时将钓鱼岛的施政权也交给了日本,使中日钓鱼岛争端复杂化,并导致中日钓鱼岛纠纷始终存在美国因素。

  关键词 琉球主权 钓鱼岛 西南群岛 《旧金山对日和约》

  有关五卅惨案的中外交涉——以外方为中心的考察 张 丽

  内容提要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英国巡捕枪击中国示威学生的惨案,事件发生后,北京政府外交部迅即向公使团提出严重交涉,中外双方代表随后在上海举行了谈判。由于中方提出著名的“五卅十三条”为谈判基础,外方以超出授权范围为由中止谈判。其后,公使团迫于中国反帝运动的压力,作出了处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责任人员的决定。英国政府得知消息后,大力推行对华强硬政策,果断制止了公使团的行动,并争取到其他各国的同意对沪案进行司法调查。通过该项调查,英方拼凑了法理依据,为直接肇祸的工部局巡捕开脱罪责,并将结论强加给北京政府,致五卅案交涉以中方惨败而告终。

  关键词 五卅惨案 上海谈判 司法调查

  1929年朱毛之争与红军的权力结构演变 张 永

  内容提要 初创时期的中共党人是一批深受民主思想影响的五四青年,他们1927年创建的红军一度是世界罕见的高度民主的新型军队。红军中的平等和民主激发了干部、战士的主动性,使得红军拥有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能够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但民主分权制度也带来了明显的弊端,导致众说纷纭、纪律松弛,在残酷战争中甚至引发惨重的失败。红军领导者毛泽东逐渐倾向于集中权力,而朱德等仍坚持民主分权,1929年春夏红四军爆发了朱毛之争,毛泽东失去多数支持,被迫退出红军。中共中央从全国各级组织的纷争当中及在与托陈派的斗争当中,深刻认识到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强力支持毛泽东。重回红四军的毛泽东组织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建立政治委员制度,红军的权力结构迅速向集权方向演变,这对于中国革命前途以及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红军 民主 集权 毛泽东 朱德

  章太炎在台湾与明治日本思想的初遇——兼论戊戌后康、章政治主张之异同 彭春凌

  内容提要 章太炎与明治日本思想初次相遇,是在1898年末至1899年6月的台湾。此时期,中日两国各自的政治及彼此文化交流均处于重要的历史拐点。章太炎供职于殖民当局的官办媒体《台湾日日新报》,在该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悼念维新六贤,声援康、梁,思索和规划中国政治蓝图。这既是戊戌政变的余波,又拉开了清末十年以康章为代表的不同派别进行伦理及政治思想对话的序幕。而日本多年来期冀与中国“夷夏”易位,此时在其首块殖民地台湾获得了实践空间。通过宣传吸附儒学忠孝伦理的“国体论”,鼓吹天皇“万世一系”,日本强力管控着台湾的意识形态。章太炎与日本学人就评价康有为的言行往复论辩,立场尖锐对立;章氏倡导以孔子后裔为中华共主,自认为是借鉴天皇万世一系,却为日人坚决抵制。他们的冲突是东亚儒学花开两朵后的一场遭遇战,其核心在于是否承认革命具有政教伦理的合法性,以及“忠”究竟是相互的还是单向的道德义务。明治国体论又可谓康、章清末政治分歧的第三方参照物。与之比照,可知康章之政治主张实际上“同”大于“异”,二人均未逾越儒学“一统”与“革命”的两项价值,共同撑起了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空间。

  引渡“新知”的特殊津梁——清末射策新学选本初探 孙 青

  内容提要 晚清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举引入西学内容开始,渐次出现大量帮助考生应考的新学选本。这类选本将早前教会及洋务机关在本土逐渐建立起来的“新学”重行剪裁。选择策问、章奏、论述范文等内容,以文摘、书目、类书、政书、名人录、编年体史书,甚至辞书等体裁进行编选,以便读者应付考试,客观上成了短期内将“新知”从“专才 ”引向广大正途士人的特殊津梁。新思潮推进下的科举改革反过来影响了新知识的再创制。本文从梳理清末新学射策的几种具体场合来厘清士人需求之产生,并在此基础上考察选本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形态及生产动因、编纂翻刻与流通使用的情形,并进一步讨论它们由此呈现新知的特殊方式,以期为探讨辛亥前十年本土展开革命、启蒙等一系列话语的具体语境及本土“现代性”产生等问题提供新的基础。

  关键词 科举改制 新学选本 近代知识生产 书籍流通

  宣统年间鄂黑两省“移难民实边”始末 杜丽红

  内容提要 清末,移难民实边被官员作为一项应急之策提出,以达实边和救济难民的双重目的。宣统元年十一月,湖北省咨议局直接与黑龙江巡抚商议将该省难民移往黑省垦荒。双方电文交驰,商妥办法,但因未能得到湖北地方官员的支持而未果。次年四月,约三四千湖北难民乘船抵达营口,他们中部分人持有黑省发给的垦荒执照。东北官员对其进行了甄别,将愿垦荒者送往黑省。在安置过程中,风波不断,最后仅千余人开垦边荒。宣统三年正月,因东北鼠疫,湖北难民徒步南行,到达奉天各州县,于三月初被遣送回湖北。“移难民实边”虽是时人认可的两利之策,但清政府在具体执行中未能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而未达实效,反倒劳民伤财。

  关键词 移民实边 垦荒 救济灾民 经费

  论1949年中央大学的“应变”与抉择 蒋宝麟

  内容提要 1948年底到1949年初,国内战局急剧变化,国民党军队在江北溃败,江南局势极不确定。在此形势下,南京政府一方面中枢易人,开始与中共接触谋和;另一方面仍积极备战,并有计划地或临时将政府机关和文教机构迁往华南和台湾。中央大学是位于国都南京的一所国立大学。1949年初短短几个月内,由南京政府推动的中央大学“应变”措置引发了学校内部关于迁校与不迁校的斗争。该校大部分师生不迁的抉择,既是校内国共政治角力的结果,也与校务维持委员会的决策有关。这种特殊时期的“教授治校”方式与校内的政治氛围交错互动,造成学校原当局的合法性被消解,随之伴生的是国民党在这所大学原本拥有的政治统合力的丧失。

  关键词 中央大学 校务维持委员会 南京解放 南京大学

  口述历史的方法——孙立人案25年追踪访录报告 朱浤源

  内容提要 围绕孙立人叛乱嫌疑案,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朱浤源等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追踪访录,先后对近百位人士作了访谈。这些访谈可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各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及特色。通过这些访谈,相关史实得到了较为具体、忠实、深入而多元地呈现。结合孙立人案这一访谈个案,访谈者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口述历史方法的心得,对访问与记录的要领作出了总结,并提出“深度访谈”的要旨所在。关于孙立人案,基本的结论是该案系子虚乌有。

  关键词 孙立人 口述历史 冷战 情治 政工

  《从并肩抗日到抗美援朝》补证 金城镐 王志伟

  关于《新青年》的两个问题 王波

阅读电子书返回顶部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4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6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