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20-04-26 17:16:41 ℃
二、分篇阅读与PDF文件下载点击篇目下[全文]:
新一轮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真相逐步为公众所了解,日本知识界纷纷起来揭露战争的侵略本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旧军国主义分子虽心犹不甘,也不敢公开宣扬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在重整军备的过程中,为侵略战争翻案的嚣声重新响起。到60年代,《中央公论》(1963年—1965年)连载林房雄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战争的亡灵就公然在日本学术界横行了。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中究竟有多少军人 孙宅巍
南京大屠杀30万以上的遇难同胞中,究竟有多少放下了武器的军人?军人在遇难总人数中占多大比例?到目前为止未有较为科学的论断。弄清这一问题,对于严密论证大屠杀的遇难人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滥杀战俘的罪行、驳斥少数日本人为屠杀军人暴行辩解的谬论,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一“遇难同胞”范畴的界定要讨论遇难同胞人数的构成,首先必须对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范畴加以界定。时间范畴。一般说来,是指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之日起6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太平洋战争新资料——日军以细菌战攻击美军和美国本土内幕 吴天威
近几年来,特别是1995年3月17日《纽约时报》以头版刊载纪思道所著之《日本面临战时的残酷暴行》一文,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之暴行以及美国政府对七三一部队之掩盖已引起美国舆论界及民众的瞩目与关心。就近百年和今天的国际公法和人类的道德标准而论,七三一部队所犯之暴行及美国政府掩盖七三一部队之事实都是无法容忍的。战后的数十年,日本官方出版了数百本有关第二次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书籍,但对其细菌战仍是忌讳不谈。
资源委员会与战时国防重工业建设 王卫星
抗战爆发后,中国不仅进行了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同时也进行了全国经济的总动员,使中国的经济迅速转入战时轨道。资源委员会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最重要的筹办、主管、经营国防重工业的经济部门,其自身及所属重工业厂矿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坚持持久抗战的大局。本文力图透过大量的档案资料以及一些其他史料,分析、研究资源委员会及其所属厂矿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
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金融体制 董长芝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夺取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很多,其中,国民政府采取战时紧急金融措施,实行高度垄断的货币金融体制,对抗战起到物质保证作用,是可以列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仅就笔者掌握的史料,对此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战时政治对晋察冀边区农村社区的影响 温锐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有关这块根据地各方面建设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然而,战时政治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的问题,则有待深入探讨。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地处同蒲路以东,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以南,东临渤海,以山西东北部和河北的冀中、冀东为主,包括察哈尔、热河、辽宁三省的一部,行政上划分为北岳、冀中、冀察、冀热辽四个区。
论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的枪会 郭晓平
民间枪会组织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独特产物。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鲁西、豫北、冀南为中心,遍及晋冀鲁豫苏皖6省结合部的广大地区,枪会组织迅猛扩张,一度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势力。本文拟从抗日战争时期枪会的兴亡、枪会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各种政治势力与枪会的关系等方面,作粗浅论述。
抗日战争开始前后中共中央军委总部机构沿革考析 钱听涛
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开始前后中共中央军委总部机构的沿革已有若干史料及考证文章发表,特别是解放军总政组织部编篡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史资料》(一、二卷),其中对此有较全面的记述。但综观已发表的史料,我感到还有一些疑点未说清或有缺漏,现再加疏理,写成此文,以就教于学界同行。
论中国战区的建立及其作用 李仲元
中国战区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根据中、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领导人的协商而建立的对日作战统帅机构及其所辖作战区域。作为反法西斯国家联合作战的产物,中国战区比较明显地体现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体性。研究中国战区,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认识中国战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建立中国战区这一重大事件对中国抗日战争乃至战后政治的影响。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概述 何天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各国间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战争遗留问题,诸如领土争议问题、战犯追究问题、政府间的战争赔偿问题、民间团体及个人的受害赔偿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还未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虽已经过了50余年,但至今既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也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可喜的是,《抗日战争研究》从今年第3期开辟了“战争遗留问题研究”专栏,这无疑将导致这一研究不断深入下去。
从国际法看南京大屠杀 [日]新美隆
有关国际法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所做的评价,在从1948年11月4日至12日进行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京审判)的判决书中有详细记述,裁决谷寿夫等人的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战犯审判军事法庭的判决也有案可稽。《旧金山和约》第11条称,“日本承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日本国内与国外其它联合国战犯审判法庭的裁判”,因此这些判决对日本具有约束力。日本政府对于这些战争审判法庭的审判,不能予以无视与否定。
日本的俘虏政策与战后遗留问题 [日]内海爱子 张友栋编译
在战争中经常存在着俘虏问题。海湾战争时,伊拉克曾将俘虏分散关押在多国部队空袭的目标里。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气愤地提出,此种俘虏待遇是违反《日内瓦条约》(即1949年将《1929年7月27日有关俘虏待遇的日内瓦条约》加以修改,由143条构成的保护俘虏人权的条约)的,并向伊拉克正式提出抗议。当时新闻媒介还把伊拉克的俘虏营也列入了以虐待俘虏而闻名于世的“德国第十七俘虏收容所”、日本的“比利皮德收容所”名册当中。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概述
日本侵华战争与战俘问题——从内海爱子的观点说起 洛河
内海爱子女士是日本惠泉女子学院教授,在研究二战时期的日本历史和战争战俘问题方面有不少论述和专著,在日本战争责任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知名度。《日本的俘虏政策与战后遗留问题》这篇论文是内海女士在日本大阪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现经河北大学张友栋教授编译后在《抗日战争研究》上发表。日本朋友让我对该文给予评论,因本人对该文论述的一些内容研究不深,不敢妄加评论,惟该文涉及中国战俘问题,我想以此为题简要的谈一点看法。
阎锡山私通日本的历史考察 张广汉叶昌纲
抗战时期,阎锡山私通日本一事早为世人所知。那末,阎锡山为什么私通日本?阎锡山私通日本与汪精卫之流卖国投降又有什么区别?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加探讨。一阎锡山私通日本的行径抗战期间,阎锡山私通日本,涉及政治、军事和经济等诸方面,其主要行径:(一)赞助日本建立和巩固日伪山西政权日本侵略者为推行其“以华制华”策略,在侵占太原后的1937年年底,开始在太原地区网罗地方豪绅、旧军官曾纪纲、高步青、白文惠等,成立伪山西省政府筹备委员会1,作为其统治山西的工具。
贵在创新——评孙宅巍主编《南京大屠杀》 张宪文
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60周年之际,我高兴地读到由孙宅巍主编的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最新学术专著《南京大屠杀》。该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0章45节,计50余万字。著者运用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丰富的历史档案和口碑资料,论述了30万南京同胞惨遭日军屠杀的确凿史实,有力驳斥了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翻历史定案的谬论,论述了南京大屠杀的背景、范畴、内容和历史影响。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珍贵的实证——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图集》 何平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60周年前夕,江苏古籍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合编的大型图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图集》(以下简称《图集》)。10年前,江苏古籍出版社曾因一举出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系列读物而蜚声学术界与出版界。如今,在这一家族中又增添了《图集》,使之更臻完美。
评孙艳魁著《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 彭敦文
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一些原来较少有人涉足的研究课题,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一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著作相继面世。这在较大程度上拓展了抗战史研究领域,推动了研究的发展。致力于抗战时期难民问题研究的年轻学者孙艳魁所著《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一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就是这批新成果中的力作之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与难民往往相伴相随,战争规模愈大,难民数量越多。
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杨吉兴韩湘特
1945年秋,国民政府为纪念陆军第四方面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1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阵亡将士,在湖南省溆浦县龙潭镇东部近郊的弓形山上,建成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该陵园是1945年湘西会战龙潭战役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陵园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毁难,很少为世人提及,笔者特作简介如下:1945年4月,日军发动湘西会战企图打通湘桂,摧毁芷江我空军基地,破坏我反攻准备,并进而进攻大西南,威逼国民政府陪都重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梁强朱平
由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名研究会主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办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1月3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大会收到来自中、日、美国会议代表提交的论文60篇。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白介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等以及与会人员100多人出席、列席了会议。与会者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以尊重事实、正视历史的严肃态度,对南京大屠杀史多侧面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台北举行纪念“七七抗战”60周年学术研讨会
今年7月18日—20日,台北举行了一次纪念“七七抗战”6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学术研讨会是由台湾地区中国历史学会、中国近代史学会联合主办的,联合大学历史系、台北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协办,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一百多人,除台湾地区学者外,还有大陆学者和美国、日本、韩国学者。提交会议的论文共35篇,内容广泛涉及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和沦陷区等研究领域。
北京市档案馆举行卢沟桥抗战老战士座谈会
1997年9月20日,卢沟桥抗战老战士座谈会在北京市档案馆举行。参加过卢沟桥抗战的原第二十九军马玉槐、马步先、王力军、刘昭、吴江平、荣相颐、傅锡庆及其亲属,二十九军将领亲属──佟兵、赵学芬、李惠兰、张权等30余人应邀出席。老战士们回顾了60年前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讲述了中国守军英勇抗战的事迹。在南京的二十九军老战士朱军、高林中向座谈会提交了书面发言,老战士孙文涛委托其子孙一平为代表出席会议。
日本将公开有关东京审判的文件
据日本《每日新闻》1997年11月16日报道,日本外务省于15日决定,将在明年年初全面公开从1946年开始的为期5年的东京审判的有关文件,文件内容贯穿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日本战犯的审理过程。虽然美国等国家过去曾经公开了有关东京审判的大部分史料,但大批公开日本政府所保管的有关文件,尚属首次。据报,这批文件共有140种650余册,其中包括记录日本政府对策的史料。
上一篇:《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下一篇:《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1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