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提要】
褚辅成(1873—1948),浙江嘉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褚辅成始终走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最前列,他发起和参与组织了多个抗日救亡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支援抗战的抗日救亡活动。
▲褚辅成
01、呼吁团结抗日
自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军便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局部战争,但国民政府却始终采取消极抵抗的妥协策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褚辅成联合其他民主爱国人士多次发声,从舆论上坚决反对国民政府的对日妥协投降行为,呼吁国人团结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褚辅成即联合上海各大学负责人发表爱国宣言,要求国民政府做到“失陷疆土之必恢复,辱国条约之必拒签”。1931年11月,继辽宁、吉林陷落后,黑龙江也落入日寇手中。褚辅成又联合上海市教育界救国联合会同仁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其“迅派大军应战,收回失地”。1932年1月,锦州失守,日军继续在东北地区长驱直入,然而,对于日军在东北地区的侵略行动,国民政府各军政要员仍然“散处雍容,视同秦越”。为此,褚辅成再次联合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同仁发表宣言,要求国民政府军政要员“负起国防责任,联合全民总动员,收复失地,以延国命”。日军悍然出兵侵略上海,但蒋介石却依旧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消极应对策略。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卖国行径,褚辅成在杭州主持成立浙江各界救国会,并在大会上呼吁:“现在淞沪抗战已起,决不能再容忍当局背叛全国人民意志,妥协投降,卖国求荣。有识的爱国人士必须一致团结起来,唤醒全国人民为抗日战士作后盾!”
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为消弭分裂的隐患,避免爆发内战和维护国内团结抗战的局面,褚辅成联合上海各大学校长分别致电蒋介石和粤桂当局,恳劝双方能够消弭国家分裂之隐患,“保民族一线之生机,以合理方法,商讨一致对外之大计”。
02、组建上海东北义勇军后援会
1932年4月,褚辅成与史量才、沈钧儒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上海东北义勇军后援会,积极为坚持抵抗日寇的义勇军队伍筹募经费和物资。在褚辅成的领导下,上海东北义勇军后援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筹款:
一是在报纸上连续刊载筹款启事。褚辅成以东北义勇军后援会的名义多次在《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等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刊载筹款启事,其内容大多是介绍义勇军在东北前线缺衣少粮、物资短缺的困境下,依然坚持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以此来唤醒民众支援抗战的热情,呼吁大家踊跃捐款。如该会在《申报》刊载的筹款启事,内容即为“为在冰天雪地中作战之义勇军征募现金、棉衣、布匹、棉花、军毯及各种应用物品。本会募得之现金、物品,均有妥实方法,接济前方,决无贻误,切恳国内外热心人士,踊跃应募!”
二是组织游艺会和书画展览会等活动进行募款。在褚辅成的组织运作下,东北义勇军后援会一般“定期举行大规模游艺募款大会”。如为了向前线义勇军援助现金和物资,褚辅成代表东北义勇军后援会和中华民国救国团体联合会积极与上海艺术家群体联络接洽,于1933年2月12日至20日成功举办全国艺术家捐助东北义勇军作品展览会。据统计,该场书画展览会共征集名家作品4000余件,募集经费4200余元。
在褚辅成的筹划领导下,上海东北义勇军后援会在成立后的两年时间内共募集款项达53万余元。这些款项最终都以现金或物资的形式转送到马占山、何柱国等义勇军队伍,支援他们继续坚持抗战。
03、组建难民救济会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上海地区的难民不下数十万,到处哭声震天,凄惨万状。为救助战区难民,褚辅成联合王一亭、虞洽卿等各慈善团体人士于1932年1月30日共同发起成立上海战区难民临时救济会。在褚辅成和其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战区难民临时救济会为难民提供战场救护、收容、遣散、医治和掩埋尸体等救助活动。活动从2月初持续到5月底,取得了一定成效,共帮助7.5万余名难民从战场脱险,收容无家可归的难民13.5万余人,并将13.7万余名难民遣送至安全地带,同时为8.8万余名受伤患病的难民提供医治,掩埋难民尸体7000余具。
1932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一周年之际,褚辅成与史量才、王晓籁、王延松等人在上海联合各界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东北难民救济会,专门救助生活无依的东北战区难民。为募集救济款项,褚辅成和王晓籁等人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月捐运动,运动持续时长为6个月,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共筹集救济款项30.3万余元,帮助了一部分贫困无依的东北难民解决了生存问题。
1933年,随着日军大举入侵长城沿线,褚辅成与王晓籁等人为救济华北战区伤民难民又专门组织成立战区灾难救济会。为筹募救济经费,褚辅成代表战区灾难救济会与首次来沪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进行接洽,合作开展演艺筹款助赈活动。该场演艺筹款活动原定“以十五日为期”,但因“各界踊跃惠临”而将时间展期至一个月,募集到了大量经费。
04、掩护抗日革命志士营救被捕爱国人士
此外,心怀抗日大局的褚辅成还不顾个人安危,利用自身影响力掩护和营救抗日革命志士及爱国抗日人士。
一是掩护抗日志士、韩国独立运动领导人金九躲避日寇追杀。1932年4月29日,日军在占领上海后借庆祝“天长节”的名义召开祝捷大会。韩国抗日革命志士金九、尹奉吉等策划实施了举世震惊的“虹口公园爆炸案”。现场的日本军政要员伤亡惨重,事发后金九逃入上海法租界,被日军以60万大洋进行悬赏通缉。褚辅成获悉此事后,当即掩护金九和其他韩国抗日革命志士及家属安全转移至嘉兴、海盐等地避难。在褚辅成及其家人的掩护下,金九等人藏匿在嘉兴等地长达4年,虽几度历险,但最终成功躲避日寇的追杀。
二是积极营救爱国抗日人士“七君子”。1936年11月23日,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突然非法逮捕坚决主张抗日的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7位民主爱国人士。褚辅成第一时间设法向上海市政府内部疏通,随即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等人均被释出。岂料,第二日,上海市公安局又将沈钧儒等人再次拘捕。此后,褚辅成多方奔走,联合其他民主人士积极开展营救工作。1937年4月,褚辅成亲赴南京面见蒋介石,要求释放沈钧儒等人,但未获对方应允。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形势发生转变,社会各界声援营救“七君子”的呼声进一步高涨,在褚辅成和其他民主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国民党政府迫于压力将沈钧儒等7人全部释放。
褚辅成始终心怀抗战报国的民族大义,积极奔走呼吁,倡导各方团结抗战到底,同时不遗余力地支援抗战义勇军、救助战争难民、掩护和营救抗日志士,无愧于后世对其“谋国忠公的爱国者”的评价。
《团结报》2025年1月16日第7版 作者:龚希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