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济深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等职。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李济深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国家建设和民生问题,投身调查研究,踊跃建言献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李济深
01、共同提出人民政协“一号提案”
1949年9月下旬在北平召开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郭沫若、李济深、沈钧儒等44人联名提出了人民政协的第一件提案,题目是《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提案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正式成立,提请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名义急电在开会中的联合国,或用宣言普告全世界,否认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表权,并要求重新由人民派遣代表参加,在中国正式代表参加大会之前,所有国民党反动派的誓言、提案及所能有的关于中国的决议,一概否定。”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唯一能代表中国人民之政府,应由政府发出声明,否认伪国民党政府所派出席联合国会议所有代表的代表资格。该提案在热烈的气氛中获得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并交中央人民政府执行。“一号提案”不仅在国内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更向世界郑重表明,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通过历史上著名的联大第2758号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长期被非法剥夺的席位得以恢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02、拥护中央财经、外交及土改报告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确处理好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重要前提条件。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要求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调整工商业的方针政策,号召工人阶级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协力渡过暂时困难。
李济深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指出:“自去年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以来,中央人民政府致力于共同纲领之实现,在军事、政治、外交、财经等工作上,都获得了巨大成就。”他代表民革组织,拥护并接受财经、外交及土地改革各方面的报告,建议政府采择实行并代表民革中央“对于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正确领导,表示衷心感谢与爱戴”。
03、提议“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供给制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分配制度,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为首要目的,后方党政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都在其次,这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平均分配形式和产物。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机关中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
1954年,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家的经济情况也有了明显改善。李济深经过一番调研和考量,向毛泽东主席递交了一份建议书,结合广大党员干部与解放军战士的薪水待遇情况,提议将在战争时期开始实行的“供给制”改为“工资制”,并自嘲“冒昧陈情”。该建议后来传阅至中共中央统战部、财政部,赞同者居多。读完李济深的建议信之后,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特地找了一些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征求意见,同时又将此事在中共中央内部提出,询问大家的看法。在经过一番研究商讨之后,中央决定批准实行工资制度。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标志着新中国首次全面薪资体系改革正式实施,供给制退出历史舞台。
04、最早建议“两会”同时召开
每年全国两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聚北京,代表全国人民参政议政。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3个月后,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召开。此后,一届全国人大的历次会议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历次会议也都在不同的时间段,按照各自的形式,分别筹备召开。
李济深发现这种情况,认为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两次会议分别花费很多时间,在人力、财力、物力上耗费较大,既不利于工作开展,又增加了国家财政开支。为此,他建议提出,能否对两个会议进行改革,在时间上,建议同期举行;在形式上,建议全体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建议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肯定和采纳。

《团结报》2025年11月6日 第5版 作者:郁士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