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征文与竞赛 >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记红十军政委、江西省首任省长邵式平
来源:彭远汉   2020-12-10 10:01:55

  邵式平(1900年1月27日-1965年3月24日)字守壹,又名三崽,江西弋阳县邵家坂人。邵家世代务农,父亲邵茂奎生有五儿一女。邵式平排行老三,自幼聪慧。十岁,父亲去世。邵式平既是我党我军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又是弋横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还是闽浙赣苏区和红十军的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也是闽赣苏区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图为邵式平像

  邵式平年少志高思想进步

  邵式平十六岁时,在至亲的帮助下,于1916年在弋阳县立高等小学读书,与方志敏同窗三载,结为挚友【“二十年兄弟情、战友情(1916-1935),三十年思念之情(1935-1965)”。“方邵”之情,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他们发起成立了“弋阳九区青年社”,立志“铲除人间不平,和恶势力斗”。他们敢于破除迷信,邀请爱国老师演讲,组织学生查禁日货,由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两人的名字同时传遍全城。1919年7月,邵式平考入南昌一中。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投入到革命洪流,追求真理和光明。1920年夏,邵式平与方志敏等一起加入了袁玉冰、黄道等在南昌倡导、组织的“鄱阳湖社”(后改名为“江西改造社”)。他们出版了《新江西》季刊,提出了使“黑暗的旧江西”变成一个“光明的新江西”的战斗口号,认真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923年秋,邵式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在李大钊、赵世炎、瞿秋白等革命先驱的影响下,邵式平以“革命救国”的思想取代了“读书救国”的愿望,开始踏上了革命的征途。1924年初,邵式平被接收为改组后的国民党党员,任命为北京七区北师大国民党区分部书记,还当选为北师大学生会主任,从事学生运动。“五卅运动”时,邵式平建立了北师大“沪案雪耻会”,当选为学生军总指挥,组织了规模空前的示威游行,声讨帝国主义在上海的血腥屠杀。“五卅运动”后,邵式平又勇敢地参加了党和李大钊亲自领导的关税自主运动。经北师大党支部书记黄道和陈毅的介绍,邵式平于1925年11月被批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任北师大史地系中共党支部书记,还当选为北京学联总务长。此后,邵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北京参加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活动。

图为邵式平书法

  邵式平转战赣北领导革命

  “三一八惨案”后,北京地区一片白色恐怖,党、团组织活动被迫转入地下,邵式平遭到段祺瑞北洋政府通缉,被中共党组织以“北京沪案后援会湘、鄂、赣特派员”的公开身份,派回江西搞革命活动,组织农民运动的开展。任江西省农民协会干事、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干事、中国国民党江西党部执行监察常委兼秘书长。1926年在弋阳、横峰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

  1927年春,邵式平任中共浮梁县委书记兼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还曾任过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潜回到家乡弋阳,在山区组织农民开展游击活动。6月统一指挥弋阳、横峰两县农军一举击溃弋(阳)横(峰)靖卫团,取得金鸡山等战斗的胜利,巩固扩大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游击区和革命武装。同年11月任中共横峰县委书记。12月与方志敏、黄道等领导弋(阳)横(峰)农民武装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1929年冬任中共信江特委委员、军委书记、信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0年7月,赣东北红军在景德镇市乐平县众埠镇界首村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简称“红十军”),他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7月6日,他同方志敏、周建屏等人一起率领红十军攻打景德镇,俘虏了大部分国民党浮梁县的军警,缴枪410余支,罚没土豪劣绅的浮财达数百万银元,镇压了民愤极大的国民党反动官吏江溥和“红帮”头目“三十万麻子”等5人。景德镇第一次建立了市、县苏维埃政权,从此景德镇便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织部分。并与军长周建屏率部艰苦转战,两度入闽,开展土地革命,使赣东北和闽北连成一片,形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赣东北省军委书记兼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校长、政委(第一所红军军校)。1932年12月起任闽浙赣省军委主席、闽浙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与赣南的井冈山遥相呼应,当时人称江西“南有朱毛,北有方邵”。赣东北有一首《打倒土豪为人民》的革命民谚:“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第一英雄方志敏,第二将军邵式平。两条半枪闹革命,打倒土豪为人民。”这正是江西人民从内心表达了对方志敏、邵式平的敬仰之情。

图为邵式平在作报告

  邵式平南征北战继续革命

  1933年1月,邵式平亲率红十军赴中央根据地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任红一方面军五军团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后调离部队,组建闽赣苏区,曾任闽赣省苏维埃主席、闽赣省委书记、闽赣军区代政委。其间与肖劲光(后授大将军衔)因“黎川事件”被王明路线打成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罗明路线”的领导者和代表者,邵式平受到了撤职处理。1934年8月奉调中央根据地工作。其曾于1931年、1934年两度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4年10月,邵式平率部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初期任中央军委纵队(即红星纵队)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遵义会议后再次遭受王明路线领导人的不公正排挤,降任红五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邵式平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一期(红军大学二期)高级班(军、师级红军干部)学习,后留校任高级班班主任。抗日战争时期,邵式平担任陕北公学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副校长。1939年由聂荣臻元帅亲自向中央点将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晋察冀边区政府工商局局长、晋察冀边区政府四分区专员等职。1942年后调延安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并出席了党的“七大”。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任华中办事处主任。1946年率南下干部到山西,途中接中央命令,率队转赴东北工作。先后任中共辽吉省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中共嫩江省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西满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东北财经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图为1959年毛泽东主席在庐山接见邵式平(前排左一)等人

  邵式平主政江西功高望重

  1949年6月邵式平南下,毛泽东亲自点名担任江西省第一任人民政府主席,1949年9月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邵式平担任中共中南局委员、中共华东局委员,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第二书记、省长。邵式平文韬武略,才华横溢,讲话出口成章,结合实际,机智而风趣;书法文笔苍劲有力,炉火纯青;作报告一向不要秘书写讲稿,却谈论条理清晰,辞采动人,深入浅出,令人折服;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党和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党内领袖人物皆亲昵地称之“邵大哥”。1956年,邵式平被选为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任期间,创建了闻名天下的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的前身),为中国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被后世誉为“教育省长”“江西富农”。

  1965年3月24日,邵式平因病在南昌逝世,享年65岁。江西人民永远铭记和无限怀念着红十军政委、江西省首任省长邵式平!

  (作者彭远汉系江西省景德镇市新四军研究会会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