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日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为了保障扩大侵略的需要,日军急于巩固在华统治和掠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他们提出了“变华北为大东亚作战兵站基地”,“建立华北参战体制”的新方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日军从1942年2月开始,对东起冀鲁边、西至晋西北的各抗日根据地展开空前激烈、残酷的“扫荡”。同时加强对占领区的劫夺榨取和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并强化傀儡政权,大力发展伪军,培植利用会匪道门,增强特务工作。
2月3日,日军发动了对太行、太岳区的春季“扫荡”。
当天拂晓,日军采取奔袭手段,分3路进攻太行区第二、三、四军分区,一路由辽县北犯石拐,一路山武乡东犯王家峪,另一路由长治、襄垣合击黎城,企图一举摧毁分区领导机关或基干武装。由于根据地军民预有准备,日军沿途遭到正规部队和游击集团的伏击、袭击,行动受阻。各分区机关和基干部队及时转移,日军的奔袭全部扑空。
当晚,三路日军共同转向桐峪、麻田,对八路军总部实行“铁环合围”。
刘伯承令新编第一旅在东阳关、潞城一线,分遣部队结合游击集团,以袭击、侧击的手段坚决扭住日军,掩护领导机关撤退。又令第三八五旅第十四团前出到涉县以北清漳河沿岸地区,迎击深入“扫荡”的日军。新编第一旅等部队对日军展开猛烈的伏击、袭击,有力地牵制和迟滞了日军的行动。日军进到桐峪,麻田附近时,总部机关已安全转移到了麻田以东的郭家峪。
日军因两步奔袭计划均告失败,遂转而进行“辗转清剿”。在和顺县的羊蹄凹、龙王庙尖,辽县的左会、黄漳,武乡县的蟠龙、石板等地,到处捕捉壮丁,抢劫耕牛等牲畜,恣意烧杀抢掠,撤布糜烂性毒剂残害群众,对根据地进行灭绝人性的摧残。为了支援太平洋战争,日军特别注意搜刮资材,凡对战争有用的东西,一律装车运走,连破铜烂铁也不放过。
刘伯承令第三八五旅、新编第一旅等部队强化游击战争,以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大胆宽大机动,用伏击、奔袭、急袭、骚扰等手段,摧毁日军的运输补给线,打击日军的“清剿”部队。并派干部帮助县、区指挥部工作,开展全面全力的对敌斗争。
各部队迅速分遣出若干分队,结合游击集团和民兵。进行坚决的反“清剿”作战。日军遭受打击后,不敢分散配置,只得集中兵力改作“反转电击”。
一连几天,日军以较大兵力来回运动,二次合击麻田、桐峪总部机关,五次合击第二分区基于武装。总部机关在特务团掩护下,每次都巧妙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26日,黎城日军在潞城日军配合下,“扫荡”太南地区。27日,刘伯承率师指挥所越过邯长路进至涉县以东工金庄,指挥反“扫荡”作战。他令新编第一旅、第三八五旅主力迅速开到太南,利用太南的险要地形,实行据险机动的伏击、阻击,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当天,日军进犯石城地区的先头部队百余人行经烟驮村,新编第一旅第二团一部采取伏击手段,给日军以突然、猛烈的打击,日军除10余人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该旅与第四分区第三十二团结合游击集团、民兵,依托虹梯关、老马岭等要隘,节节抗击,前后歼灭日军百余人。3月1日,日军聚集在平顺地区,有撤退迹象。
刘伯承判断日军经过大山深谷中的连日行军,已经疲惫不堪,又屡遭打击,士气衰落,现在急于归巢,阵势必乱,正是进行伏击和追击的好机会。
于是,他迅速作出了打击撤退日军的部署:派第十四团第一营袭击微于镇,牵制该地日军不使南援。令新编第一旅、第三八五旅、第四分区部队以主力置于平顺以南,打击向长治撤退的日军。另以一部置于平顺以北,防日军向微子镇撤退。2日,日军果然西退长治。新编第一旅、第三八五旅集中4个营设伏于南寨里。日军进入伏击地域,伏击部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各种武器射出的子弹和掷出的手榴弹暴风骤雨般落入敌群里,打得他们鬼哭狼嚎,死伤200余人。日军仗着武器的优势,拚命突围逃跑。伏击部队乘胜追击,一部向东追到杨威,对着日军的尾部一阵猛打。主力则乘胜西进到长治、潞城、壶关一带敌占区,乘势袭击日伪,摧垮维持会,大大震惊了日伪军。至此,太行区反“扫荡”结束。
太岳区在太行部分部队的支持下,以小部队结合游击集团、民兵接敌,主力及时转到外线,打击日军侧后,袭击交通线,也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这次春季反“扫荡”,军民同命艰苦奋战,太行、太岳两区共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日军原定两个月的扫荡计划只一个月就被粉碎。但根据地遭受的破坏和损失也很大。太行第三分区司令员郭国言、第六分区司令员范子侠等数百人在作战中英勇牺牲。仪4个分区统计即被劫走牲口6000余头、粮食近万石。
刘伯承对二月反“扫荡”进行了及时的总结。系统地分析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后采取的新战术,有所谓捕捉奇袭、铁环合围、纵横“扫荡”、辗转驻剿、反转电击、三角阵势、夜行晓袭等多种形式。同时对反“扫荡”的组织、战斗勤务、主要战斗动作和主要战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特别指明了对付日军合击、辗转清剿、反转电击的办法,为今后的反“扫荡”作战提供了战术指导。
5月9日,据内线和侦察报告,长治、潞城、襄垣日军正在调集兵力,紧急征集粮草,强证民间骡马,召集伪组织开会,向老爷岭等地抢修公路,部署纵深兵力,准备出动“扫荡”。又据临汾敌工站消息:日军第四十一师团近日调赴德州,行前准备对太岳区进行“扫荡”。11日,八路军总部转来豫北办事处的通报:平汉路近日运输繁忙,大批日军南来安阳、新乡后,正在补充粮弹,扬言有大行动。与此同时,太行、太岳两区发现有许多敌特、汉奸进入根据地,探查进军路线和八路军领导机关及主力兵团的位置。潜伏在根据地内部的间谍也纷纷出动,与外来的敌特、汉奸联络和互通情报。
种种迹象表明,日军新的大“扫荡”即将发动。12日,刘伯承、邓小平正式向各旅、分区下达了反“扫荡”命令。
两天以后,所谓的“第二期驻晋日军总进攻”发起,首先由第三十六师团7000余人“扫荡”太岳区。15日,日军奔袭合击东、西峪地区,企图捕歼太岳军区领导机关和基干武装。第三八六旅主力和军区机关及时转出外线,内线第十六团及第七七二团一部带领腹地游击集团、民兵不断打击搜山“清剿”的日军。
18日,刘伯承又接到阳城方面送来的情报:日军盛传调集7个师团准备40天给养,“扫荡”晋东南。他立即发电督促太行区各旅、各分区作好应急准备,令第三八五旅掩护总部行动。
第二天,日军集中第三十六师团,第四十一师团,独立第一、三、四、八混成旅团等共2.5万人,“扫荡”太北区。东线从平定、昔阳、井陉、元氏、赞皇等地同时出发,分向测鱼镇、黄北坪、浆水、将军墓一带进行局部合击。第一分区机关和基干军队避敌锋芒,适时转移。日军一一扑空。西线长治,潞城等地日军向东兜击。
21日晚8时,刘伯承率师指挥所从赤岸以南的会里村出发转移,师政治部主任蔡树藩率师直属队随后跟进。次日晨,师指挥所到达太南区固新镇。
刘伯承立即电令各旅和各分区:
日军正开始对太行区实施夏季新的全面的大“扫荡”,各部应即:一、分若干精干小部队深入敌之“扫荡”基地,接敌侦察;二、派得力干部带小部深入下层领导县、区、村指挥部;三、基干团加强便衣活动乘机进行机动;四、各领导机关力求短小精干,派干部帮助下层。
一莲3天,刘伯承一直守在作战室里,及时掌握敌情,不断下达指示。
新编第一旅、太北各分区源源不断地报告敌人的动向和进止位置。机要科的参谋们接连不断地向刘怕承呈送电报。到24日,东线平汉路的日军折向西南,一部控制了太北制高点峻极关。武安日军合击阳邑后继续西进。平定、昔阳日军汇合和顺日军合击松烟、拐儿镇后进至上庄、下庄地区。西线长治、武乡、辽县日军合击黎城、砖壁、桐峪等地后,也不断向腹地深入。
刘伯承指着标好最新情况的示意图,对李达和参谋们说,这次敌人判断我们主力是缩入腹地中心作战,会重演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的老办法。所以从各个方面齐向腹地中心来一个铁桶大合击。我们基干军队如果能够不与合击敌人作被迫的战斗,即能转到合击圈外背击敌人,摧击补给线,袭击敌占区据点,这是上策。如不可能时,则仅与一方来的敌人略为战斗,即转出合击圈外,进行上述的作战,这是中策。如被敌人越压越缩,钻入四面八方来的大合击圈圈心,不管我们如何打击,是很难得出好结果来的,这是下策。
他端起用太行山土产茶叶泡的浓茶猛喝了一口,提了提神,接着说,基干军队能否及时跳出合击圈,关键在于掌握好利害变换线。敌人在制订合围计划时用的是‘圆规划法’,即以预想的某一合击目标为圆心,依据它的兵力和各路可能汇合的时间划定一定范围的合击圆周。这个合击圆周形成的那一刻,就是利害变换线。基干军队要确实掌握好这个利害变换线,及时转到合击圈外机动。只要干部能够经常查明敌情、隐蔽自己,平时对地形熟悉,预见战斗复杂,就能使自己在游击集团佯动掩护之下,实现这一点。
当天,发现有一股日军的侦探在紧挨邯长大道的王堡、会里一带活动,企图侦察第一二九师指挥所的动向。刘伯承率师指挥所和师直属队移到合漳。
25日,刘伯承接连发出三道命令,要新编第一旅和太行第四分区乘长治空虚,到长治附近迅速、勇猛地打击日军,摧毁伪组织与补给线;太行第一分区部队利用太行山横谷东西机动,或打圈游击,或打击日军补给线;冀南第三分区派基干团主力向营井、武安出击,一部到武邯路西段积极破袭,以有力的外线活动配合太北腹地反“扫荡”。
同一天,东、西两线日军构成了对窑门口、南艾铺、青塔、偏城地区的合围圈。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一部分及担任掩护的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等部队未及撤出。万余日军从四面压缩,进行合击,猛烈的炮火和飞机投下的炸弹在南艾铺山头上不停地爆炸,步兵跟着多波次地发动冲击。被围部队英勇抗击,掩护机关人员从西、北、南3面奋力突围。激战竟日,日军伤亡300余,黄昏后占领了南艾铺。被围人员大部突出重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十字岭指挥突围战斗中光荣牺牲。
当夜21时,第三八五旅来电报告白大的战况和部队突围后的位置。当刘伯承看到电报中“左副参谋长不幸殉国”的字样时,一下子惊呆了,眼泪随即止不住地掉了下来。他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许多往事: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两人朝夕相处,相互切磋;在中央苏区和长征路上,频繁接触,互相关怀;抗战以来共赴国难。并肩战斗,尤其是合作翻译苏军《步兵战斗条令》、《合同战术》等,书信往还,字斟句酌。没想到如今左权竟捐躯疆场,共产党、八路军痛失一英才,自己痛失一挚友??他的心象刀绞一样疼痛。过了一会,他强抑注悲痛,接着看电报。他得知总部机关率第十三团第一营移到了南艾铺以西的尖庙,第七六九团第一营在青塔,第三八五旅旅部在麻田以南的苏家庄,都已经脱离了危险,心里稍稍得到了一点宽慰。
刘伯承又向参谋询问太岳反“扫荡”的情况。邓小平3月间赴太岳检查指导工作,这时正随太岳南进支队行动。刘伯承十分关心邓小平和部队的安危,发电向陈赓询问。第二天收到陈赓的复电,说敌人24日再次合击东、西峪,毫无所获。太岳军区正指挥主力部队袭击敌后城镇,破毁同蒲和白晋铁路,领导腹地小部队和游击集团、民兵反“清剿”。邓政委待岳南“扫荡”结束后即回太岳。他感到又松了口气。
5月27日,刘伯承迅速总结出太北反“扫荡”的经验,指示部队参照执行。这些经验的要点是;一、日军这次“扫荡”的重点是针对八路军高级统率机关和根据地集体资材,所以造成的损失大,这就要求机关必须实行战斗化和严密隐蔽资材;二、被围到合击圈内的部队,只要指挥员意志坚强、富于机动,很易突围而出,即使是统率机关,也只要能够做到灵动分遣、隐蔽转移,同样不难脱出危险;三、基干部队应在日军未构成合击圈前靠近他们的一路,乘隙转出,或配合圈内游击队反合围,或突人敌后城镇活动;四、在作战要线上设立秘密情报通信机关,积极搜集传递情报,组织便衣队打击日伪间谍和别动队,除掉日军的耳目;五、县、区、村指挥部切实发挥作用,领导群众保护自身利益,帮助军队作战。
太行、太岳两区部队和游击集团、民兵,分向日军补给线及敌占区铁路干线、城镇、据点实施全面有力的破袭。辽县至黄漳、潞城至黎城、武安至偏店等日军的主要补给线,不断路毁车翻,迫使日军不得不分派重兵掩护运输。第三八五旅1个排配合民兵40余人在辽县苏亭伏击敌辎重部队,利用地雷、滚石等毙伤日伪军140余人,本方仅伤、亡各1人。新编第一旅副旅长黄新友率突击营乘虚袭入长治飞机场,烧飞机3架,汽车14辆,汽油库两座。
第三八五旅一部攻克虒亭、五阳、黄碾等据点。
日军后方屡遭袭击,在根据地腹地“清剿”又受到小部队和游击集团、民兵的不断打击,加上根据地空舍清野,粮、弹等难以补充,不得不于6月9日匆匆结束太北“扫荡”。但大部分日军集结到邯长路沿线及清漳河两岸地区,准备继续“扫荡”太南区。
6月7日,据侦察报告,日军已在涉县、黎城、潞城调齐了人马,补充粮弹,即将出动南犯。南面林县日军也作好了配合的准备。
刘伯承命令第三八五旅和新编第一旅主力进到邯长路附近,在日军“扫荡”开始后迅速转到外线,袭击日军侧后,掩护师指挥所和直属队转移。指定第三八五旅分派两个有力支队在黎城、涉县间和潞城、微子间破袭,另以一部控制桂花西北山地;新编第一旅主力则在黎潞段东侧活动,与第三八五旅相互策应。
6月8日,刘伯承跟李达、蔡树藩研究部署了反“扫荡”的各项工作。
根据机关战斗化的要求,决定师指挥所与直属队分成前、后两个梯队。前梯队组织精干,主要担负指挥任务。后梯队加强警卫力量,保证安全转移。前梯队由刘伯承、李达率领,后梯队由蔡树藩率领。
刘伯承强调指出,根据太岳和太北的经验,日军这次夏季“扫荡”有一个新的特点,各路部队在前进中尚未构成合击圈之前,即在我们可能转移的要路上,留置一个小队或一个中队,构筑临时的封锁点,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残置封锁队。这些残置封锁队,或附以无线电台,或附以军鸽,随时可向指挥部提供情报。日间上山,夜间下山,多方进行佯动,意在将我们的部队压进合击圈内,它是要起那种吓鱼入网的响子作用。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特别的警惕。
李达立即让参谋起草成指示下达各部队。
这时候,刘伯承的妻子汪荣华怀胎多月,即将生第三个孩子了。前面的儿子“太行”和女儿“华北”,也都是在抗日战地出生的。汪荣华是师供给处的党支部书记,这次须随后梯队行动。行前,刘伯承跟妻子握别,并递给她五元边币,怀着歉疚说:“这是我这个月的津贴,你产后设法买点吃的。
我要指挥作战,无法照顾你。”①
9日晨,日军开始了大“扫荡”的行动。在涉县至黎城五六十里的正面上,万余日军组成20余路的梳蓖队形,步步向南推进。日军满以为使用这么密集的兵力,一定可以捕捉住第一二九师的指挥机关。
第一二九师前、后梯队驻在涉县以南的黄贝坪一带按兵不动。刘伯承认为过早行动反而会暴露目标;这里离邯长路仅30里,日军一般意想不到第一二九师指挥部竞敢呆在它的眼皮底下。为了转移日军的注意力和牵制他们的行动,刘伯承命令第三八五旅加强对邯长路的袭击,特别要注意消灭公路附近的残置封锁队。随时准备掩护指挥机关突围。
中午,北面一路日军进到了黄贝坪以西20里处的宋家庄,担任警戒的新编第一旅第一团一部进行阻击。激烈的枪炮声传到了师指挥所,人们不由得紧张起来。这时,侦察员前来报告:西面敌人正沿黄王曲、安乐村向石城急进。
下午1时,刘伯承下令转移。前进的方向是经黄岩西、杨家庄,从响堂铺以东的神头村一带穿过邯长路,尔后进入佛堂沟山地。前、后两个梯队拉开距离,静肃地往北疾行。队伍避开大道,专走偏僻的小路。山路崎岖,刘伯承时而骑马,时而步行。李达和参谋、警卫员紧紧围在他的前后。新编第一旅政委唐天际带着第一团第二营担任警卫。
黄昏时分,前、后梯队先后到达杨家庄西南大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村庄里空无一人。人们不停地走了半天,个个感到又饥又渴。但找遍了村子周①黄镇:《痛失良师》,载1986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围,也没发现可喝的水。有人跑到村头的一个凹坑边舀脏水喝。
刘伯承见了,急忙大声阻止:“不要喝,不要喝,这样会拉肚子的,里面有细菌”。他边说边取出一条毛巾,走到水坑边,招呼大家:“来,用毛巾过滤一下再喝。”于是,人们都取出毛巾当过滤器,慢慢地滤着脏水喝。
几个战士从老乡屋里找出了一瓦罐酸菜水。跟随刘伯承的警卫员想把瓦罐端过来,好让刘伯承先喝上一口。刘伯承制止说:“战士们最辛苦,最需要水,我们还是先忍一忍吧。”
战士们走过来,从瓦罐里倒出一杯酸菜水,请刘伯承喝。“我不能喝,这水是你们找到的,应该由你们大家喝。”刘伯承婉言谢绝。战士们坚持要他先喝。他接过杯子喝了一小口,然后把杯子交还给战士,说:“谢谢你们,你们快分着喝吧,先润润口,等走出合击圈,就有水了。”
入夜,部队继续转移。刘伯承对李达交代说:“鬼子搜山的队形很密,一旦遭遇,他们马上会进行向心合击,那我们的处境将万分危险。现在千万不能让鬼子发现我们的行踪。夜间行军不易观察,你要多派侦察员出去,一边直接侦察,一边与沿途的秘蜜情报通信所联络,随时掌握确实情报,免得陷入被动。”李达遵命作了布置。
为了缩小行军目标,刘伯承令前、后梯队加大距离。一连翻过了几道山梁,估计快接近杨家庄附近的大路了。忽然,侦察员跑来报告:“前面杨家庄已被敌人占领。一股敌人正沿着大路向南搜索。”刘伯承忙令队伍折向西行。走了一会,左前方山上火光闪亮,隐约传来人叫马嘶声。一连绕了几个弯,却与后梯队失去了联系。
刘伯承让前梯队暂时休息,他和李达、唐天际等登上一个山头,向四周观察。刚才见到火光的地方是左侧约3里以外的王家庄。王家庄往西往北,到处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火光。再往东北方看去,杨家庄、申家庄、北水直到神头村,连绵的大山间灯火闪烁、高低明灭。刘伯承迅速作出判断:敌人已从东、西、北3面进行了严密的封锁,企图把第一二九师指挥机关合围在黄花、石城地区。按原计划循杨家庄、北水出神头的路线已走不通了。好在预先已在西面作了布置,下一步可以利用陈锡联的掩护,从黎城、东阳关之间突出去。想到这里,他转身问唐天际:“你们常在这一带活动,地形熟悉,你说说,改往响堂铺以西突围走哪条道好?”
“师长,从西北这条大岭过去,就到了宋家庄的北山,再向北翻过香炉峧,往西直插石盆凹,一过郴长路就是东、西黄须,离三八五旅控制的上、下桂花很近。这条路是牧羊人走出来的,不少地段很险要,不过安全有保障,就怕后面后梯队这么一大摊子过不去。”
“是啊,这是个问题。虽然经过了精简,但直属队仍有好几百号人,行起军来一长串,真象是背着电灯泡子赶场,怕挤怕撞啊!”刘伯承颇有感触地说。
“转移的方向就这么定了。难走一点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安全、保险。
从前俄军统帅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凡是鹿能走的地方,人就能通过’。
我想,在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凡是羊能走的地方,人就能通过。”刘伯承断然下了决心。
为了联络上后梯队,刘伯承坚持在原地等候。李达怕耽误过久危及刘伯承及指挥所的安全,便对新编第一旅第二团参谋长陈皓说:“你叫部队集合,做好战斗准备,上好刺刀,准备用排子手榴弹杀开一条血路,保护师长和指挥所突出去!”
“不要贸然疲劳部队,不到万不得已不准打枪!”刘伯承予以阻止。
“那我们快走吧,还有三四个钟头大就要亮了。”李达十分焦急。
“一定要等后梯队上来,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刘伯承的口气不容商量。
李达十分理解刘伯承的心情,他要为党的事业和根据地人民负责,要为后梯队700多人的生命负责。他再次请求:“师长,请你率领前梯队先走,我带一个排回去找后梯队。”“太危险了,找不到怎么办?”刘伯承不忍心让自己的助手去冒险。
“不能再耽搁了,部队需要你指挥。我会尽一切努力找到后梯队的,万一找不到就钻山沟打游击。”李达恳切地说。刘伯承紧紧握住李达的手,动情地说:“好,你去吧,千万要小心!”
李达走后,刘伯承率领师指挥所走向西北方的大岭。农历4月末没有月亮,周围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一踏上那条牧羊道,果然十分难走。人们手脚并用,或抓住树枝向上攀援,或斜着身子往下蹬滑。牲口经过前拉后拽才肯朝前移动。
刘伯承拄着根树棍,在警卫员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行进着。一连几天的劳累,加上紧张,他的脑伤又犯了,头皮发胀,右边太阳穴阵阵作痛。他竭力稳住脚步,不让周围的人察觉出来。
过了一段几乎是直上直下的陡坡,路变得较为平坦些了,人们觉得缓了口气。蓦地,只听得“咕——咯!”一声,一个沉重的物体坠下了山崖。黑暗中有人报告:“师长的大黑骡子掉下去了。”大黑骡子驮的马搭子里,装着刘伯承的行李和书籍文件,其中有他的《合同战术》译稿,那是苏军系统论述诸兵种和空军各自的战斗性能及其协同动作的一部军事学术著作,是刘伯承着眼于人民军队未来战术的发展而在战斗间隙中精心翻译出来的。陈皓立即派侦察班班长带两名战士下山寻找。
队伍走了半夜,拂晓时抵达香炉峧。这里已远离敌人的合围中心。刘伯承让部队原地休息。一夜奔波,人们疲劳已极,许多人一进房子就倒头睡着了。刘伯承顾不上睡觉,刚坐定,马上命令电台与第三八五旅联络。
接着又问陈皓:“侦察派出去了没有?”
“派出去了。据找民兵了解,周围15里以内没有敌人。”
“敌情要切实搞清楚,警戒要放远一点。在胜利的时候更要防止麻痹,在疲劳的时候尤其应加倍警惕。长征中有些部队常常强调战士疲劳而忽视了侦察警戒,结果屡遭敌人袭击。抗战以来我们师受袭的教训也不少。今晚指挥所驻地不要放在公路附近。”
“好,我立即就去布置。”
“你告诉唐政委,把二营派出去,到宋家庄一带去找后梯队和李参谋长,要想尽办法完成任务。”
“是”。陈皓答应着照办去了。
这时,参谋前来报告:跟第三八五旅的电台联络上了,陈锡联回电说,已按照师长昨天的指示,控制了黎城至东阳关之间的公路和上、下桂花的山地,保证指挥所安全通过。
刘伯承看过电报后签了字,说:“再给陈锡联发个报,告诉他后梯队和李参谋长可能在宋家庄、王家庄一带,令他注意联络,并以一部侧击响堂铺、神头,进行策应。”
早饭过后,侦察班班长和两名战士赶回来了,他们找回了刘伯承的全部行李和书籍文件,刘伯承挨个握着三位战士的手,连声称赞说:“好同志,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黄昏,刘伯承率师前梯队从枣畔村越过邯长公路,到达东黄须。历时1昼夜,行程50里的难险突围胜利结束了。为了更加安全起见,队伍连夜赶到北社村。疲劳的人们很快进入了梦乡。刘伯承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心里总惦念着后梯队和李达等人的安危:“后梯队会不会遭到损失呢?李达和二营找到他们了吗?”作为晋冀豫根据地军队的主要负责人,他无时不为第一二九师直属队、区党委和边区政府的几百号人的生命担心。因为这里面几乎包括了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部精华埃一连两天,后梯队毫无消息。刘伯承寝食不安。13日晨,第二八五旅来电报告,李达、蔡树藩率后梯队安全转到了响堂铺以南山地。当天下午,后梯队到达北社。杨秀峰紧紧握住刘伯承的手,感动他说:“感谢师长派人来接应我们,见到你,心里才踏实了。”
至此,刘伯承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脑部的伤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李达、蔡树藩向刘伯承简要地汇报了后梯队与前梯队失散及脱险的经过。原来9日夜间,在杨家庄东南的大路边,后梯队被日军的一股搜索队挡住了去路,不得己回缩到山沟里,再出来时已找不到前梯队了。队伍转了两天,一直未能跳出日军的合围圈。为了缩小目标,队伍不得不分散行动。12日夜,在李达的统一指挥下,后梯队才安全转移出来。
6月9日开始的第三阶段反“扫荡”,至20日胜利结束。
6月16日,“扫荡”太南的日军转向陵川、辉县、林县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第四期“扫荡”。刘伯承令新编第一旅及太行军区第四、五分区策应友军作战。国民党第二十七、四十军和新编第五军,由于缺乏反“扫荡”准备和不善进行游击战争,损失惨重。7月8日,日军收兵回营。1942年太行、太岳等区的夏季反“扫荡”终于全部结束。
冀南平原同样经历了残酷激烈的反“扫荡”斗争。1942年1月,刘伯承、邓小平向冀南军区发出指示,要求他们在敌分割、封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广泛分遣部队,结合民众,在敌前后左右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和强化群众反掠夺、反压迫的斗争,并贯彻以政治斗争为主,以军事斗争为骨干的方针,以适应严重斗争的需要。冀南军区按照这个指示,将新编第四、七、八旅和6个军分区的基干团大部分分遣,组成班、排为单位的小部队深入日军占领的格子网内,辗转游击,打击日军。
4月29日,敌人纠集万余人突然“扫荡”冀南第四分区和第六分区。冀南军区直属队、区党委、行署机关、分区机关等,在战斗部队的掩护下奋勇突围,大部跳出包围圈,一部被冲散,受到了损失。
6月11日,日军又调集1.2万余人,对枣(强)南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铁壁合围。冀南区军政领导机关经过精兵简政,组织较前精干,侦察、情报工作得到加强,及时发现和掌握日军动向。安全转移,日军的合围扑了空。
8月间,刘伯承写出了《太行军区1942年夏季反‘扫荡’的军事总结》,系统地分析了日军”扫荡”所实施的压缩合击、抉剔“扫荡”、分道撤退等三个步骤的不同特点和战术,总结了根据地军民反“扫荡”的一系列作战原则,主要包括基干军队和腹地游击集团的行动方针;用兵的分遣和集结及运用;始终注意抓住敌人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等问题。此外,还分别讲述了反“扫荡”作战要旨、战斗活动、群众性游击战争的组织和指挥、统率机关与集体资材的转移、情报与侦察、通信联络等问题。这个浸透着刘伯承心血,对反“扫荡”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总结,曾被晋冀鲁豫根据地一位领导人誉为“太行山的‘论持久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