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9月,铭记项目启动“我为《英雄名录》写序”的活动,邀请爱心网友为同姓名录写序。活动启动后得到众多小伙伴的支持。一篇篇序,犹如在抗战英烈神位前的一盏盏灯,照亮牌位,照亮历史,照亮抗战英烈回家的路。
本篇序由杨赋立先生所写。
他的奶奶是民国复旦大学的学生,漂亮,脑子好。但外敌入侵,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于是拿起了枪成为千千万抗战一员。
“先辈已远去,谁还会细究那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战争?去铭记那些牺牲者?”
写这篇序是盼望对过去的静思默想,能扫去一时名利的喧嚣,放逐内心的浮躁。愿我们今天对先烈的铭记,不仅是记下一个个名字,更是借此举照亮我们已经暗淡的心灯。
“赵钱孙李......”久远的姓氏每一个都充满着讲述的渴望
小时候,童声念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久远的姓氏,每一个都充满着讲述的渴望。因为名字,我知道我姓杨。随着长大,我这个燕赵之子,四方游历,遇见来自四面八方的面孔,以前念过的姓,生动起来。即便在普通的招呼声中,那连接你我的,依然是姓氏打头。在这个民族共同体中,我几十年一直如此,没觉特别,直到有一天被催醒。直到看了一个小视频,歌声昂扬:“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持久抵抗将仇报……。那些人曾经是谁?往日情怀终于在我生命中弯成一个问号。看《八佰》电影,被带回祖辈眼前的上海:滚滚苏州河,硝烟弥漫。腰束手榴弹,跳下仓库与敌人同归于尽,喊着“陈树生”,“孩儿不孝了,娘……”。“娘,俺走了……”。观影至此,气氛冰凝,阵阵心痛。影片最后有句台词:“我们的后人会记住这里,会记住你们所做的这一切”。能记住吗?影片中一度还响起黄埔军校校歌:“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移情入影,一时惆怅如云,哀伤似雨。
岁月掩藏了一个密码,这曾是抗战家庭
年过半百,我莫非多愁善感起来?非也!父亲说,祖父是黄埔军校四期的。岁月掩藏的一个密码是:这曾是抗战家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天津和平区新疆南路8号,在一座古旧的房间里,奶奶讲起老故事。讲日本兵巡行,她抱着我爸爸遇到的险情。讲南京大屠杀,讲重庆防空洞惨案。讲她曾经的梦想:“不是七七事变,嗯……毕业后,我就是国家的……播音员”。天哪!眼前的这个老太太,到底姓字名谁?此前,只知道她是民国复旦大学的学生,漂亮,脑子好。一个沉默的声音一直在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就这样过去吗?祖辈曾在生死线徘徊,在他们的二三十岁,青春无梦!外敌入侵,更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就拿起了枪!奶奶加入了军统的忠义救国军,是一名下级军官。一次坐船,她带着枪,遇到敌军搜查。她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整个忠义救国军是抗日武装,牺牲巨大,谁还记得?今天风和日丽,谁还记得昨日电闪雷鸣?杯光酒影中,谁还会细究那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战争?去铭记那些牺牲者?
“述往事,知来者” 撼动我们内心的时代故事在哪里?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司马迁“述往事,知来者”。我们民族精神的价值传承,写史作传,更多聚焦“大人物”。战罢,一将成名万骨枯。那些普通士兵,作为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寂寞无声。感谢《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的编写。让我们记下那些穿上军装的大地之子们!愿我们今天对先烈的铭记,不仅是记下一个个名字,更是借此举照亮我们已经暗淡的心灯。让那“舍生取义,儿所愿也”的豪迈,吹散耽于感官享乐的世风;让那些烈士的名字,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愿先烈们在抗战中发出的生命之光,唤醒我们沉睡的民族良知!撼动我们内心的时代故事在哪里?幸而,我们还有抗战的老故事。盼望对过去的静思默想,能扫去一时名利的喧嚣,放逐内心的浮躁。让先烈先辈的精神,涤荡那颗已经迷失方向的灵魂!
向每一位抗战的先辈鞠躬致敬!
杨赋立
2022年3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