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我为《英雄名录》写序 > 内容正文

徐·序 | 英雄的祖父是我们后辈心中永恒的怀念(上)
来源:铭记抗战英雄   2024-03-02 09:50:20

  本篇序由徐爽英所写。徐爽英是徐荣奎将军的孙女。这篇序深情记录了她对祖辈的敬仰与缅怀,以及对抗战英烈的无尽敬意。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先辈的深切怀念,也是对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带着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力量。

徐·序

《抗战阵亡将士名录·徐氏》

  勇毅前行:致敬抗战精神的传承

  接受《铭记》项目负责人王伟老师关于为徐姓烈士撰写序言的邀请,已经过去多日,我一直深感自己能力有限,难以承担这份重任,因此,一直没能落笔,也深感惭愧。

  直到有机会聆听了王伟老师宣传伟大的抗战精神的激情讲座,在我心中引起深深的共鸣。我们有着同样的前辈,他的祖父杨杰将军是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的。

  杨杰将军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员。我的祖父徐荣奎将军是1938年在天井关战役中壮烈牺牲的,他是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二期的学员。

  他们都是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黄埔烈士。他们的英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永远地被铭刻着。

  2015年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他们都英名在列。英雄的祖父是我们后辈心中永恒的怀念,永远的楷模!

  那次讲座是王伟老师第98次全国巡讲,他的勇毅前行、恪尽坚守与辉煌成就,令我深深的敬佩。

  我随即向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隆重推荐了王伟老师,他们正是需要像他这样有情怀、有担当的黄埔后代加入其中。

  很快王伟老师成为了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正式会员。

  为他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的2024新起点上,更好地宣传伟大的抗战精神,宣传历经百年风雨仍然屹立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我们共研了纪念黄埔抗战烈士之题,以共赴百年黄埔纪念之约。以中华黄埔文化之光,照亮祖国和平统一之路。

  与此同时深深打动我的是王伟老师率领团队历时五年,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上线的《抗战阵亡将士名录》,堪称一部永恒的巨著,令我深深敬佩。

  这里凝聚了王伟老师和团队青年志愿者们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名录收集了32.15万名抗日阵亡烈士名字。包括了1459个姓氏,其中也包括了我祖父徐荣奎将军在内的徐姓烈士共有4061名。

  在众多检索工具中,以姓氏为目编辑抗战英烈名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直接和便利的查找烈士资料的渠道,更是一种以人性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的编目创新与突破,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家国情怀传承不息的优秀文化精神内涵。

  这里的每一个词条都是在和平年代、盛世中华、国泰民安的今天,对每一位勇赴国难、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深情的呼唤:这盛世如您所愿!这穿越历史时空的呼唤,也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英烈们回家的路!激励后人永远铭记。

  能融入为抗战英烈名录撰写序言的公益活动中是我的荣幸,也是对先辈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虽然我还不能记清楚每一位徐姓烈士的事迹,但我愿意努力。就让我将自己踏着先辈的足迹,寻找飘荡的忠魂的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吧,以期能为那些正在寻找前辈历史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支持,让更多尚未回家的烈士早日踏上归途。

  家国情怀:祖父抗战足迹的历史追寻

  2019年以前,我对祖父抗战牺牲的历史和事迹一无所知。

  2019年开始,在大多历史档案陆续解密后,国家也相继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我终有机会踏上寻找祖父抗战足迹之路。

  三年时间我行程上万公里,寻遍可能存有祖父历史资料的多个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资料馆和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多地烈士陵园;寻访仅存的家族长辈和已是百岁高龄的祖父生前战友,听他们口述历史,讲述祖父生平和抗战故事;

  请教多位历史学家,查找阅读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历史年表,梳理人物事件关系;向有关部门发出多个协查函……

  终于,苍天不负我执着,截止到2021年9月,我几乎找到了绝大部分散落在不同城市,不同馆、园,不同刊物,不同时期的祖父资料,清晰地还原了他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

  他是无数抗战英烈的缩影!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在2013年国家出台的《烈士安葬办法》恩泽下,祖父牺牲83年后,被批准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至此,飘荡的忠魂终得以安落在我们民族英雄的精神家园!

  我的祖籍在祖国东北边陲黑龙江省瑷珲县。国人知晓这个地名大多是因历史上晚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割让土地不平等的《瑷珲条约》。

  那是一段悲壮与屈辱的历史。我的瑷珲家乡人民替积贫积弱的国家和4万万同胞承受了那段苦难和悲惨。

  在能够查询到的我的徐氏家族图谱中,记录着十三辈祖先的由来与传承。

  康熙初年,我的徐氏始祖徐朝祥、二始祖徐朝德被清廷由内地调去吉林,称:皇清诰封武略骑尉前水师官。后为抵御沙皇俄国边境入侵,在组建瑷珲水师营时,始祖、先祖赴任驻守边疆,从此,徐氏宗族世代克昌,繁衍生息,戍边屯垦,保家卫国,兴业发展,薪火传承。

  曾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徐氏家族的优秀代表。其中记录最清晰的要数第九代子孙徐希廉,是我的高祖父,汉军镶红旗人。

  户司办事笔贴式出身,练就一身文武功夫。参加过中日甲午之战,也曾任黑龙江库玛尔路鄂伦春协领,是一位文武双全勤政爱民的五显将军。毕生奉献国家。

  清末民初时被清廷任命出任山海关副都统,统帅国之陆海军队镇守北国要塞,称为国之重臣。卸任后回到家乡,主纂15万字文献《瑷珲县志》,堪称民国县志之范本。成为记录和研究瑷珲历史、中俄边境历史乃至整个黑龙江历史等的重要依据。

  历史时空推转到了1905年,身为高祖父徐希廉长孙的祖父徐荣奎在瑷珲出生。此时,历经千辛万苦的徐氏家族,与勤劳勇敢智慧的瑷珲人民同风雨共患难,已发展成为瑷珲大户人家,人财兴旺,家境富足。

  少年徐荣奎骨子里传承了忠勇卫国、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当国家与民族深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和掠夺时,19岁的青年徐荣奎毅然放弃优渥的家庭生活,从戎卫国,步入军旅生涯,先入东三省军士教导队受训,再入东北讲武堂研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历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副官、秘书、参谋、团附、团长等职。

  1933年再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深造。救亡图存,追随张学良将军转战东北、北京、河北、河南、山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合作,改编兴军,祖父抗战足迹遍布东北、华北和中原大地。

  直至1938年2月,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130师775团团长的祖父,奉命率部出征山西晋城,阻击日军从河南向山西北犯,在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土肥原部顽敌激战天井关中壮烈牺牲,为祖国献出了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

  再也没能回到过他出生成长的那片黑土地。残酷的战争告诉和平年代的我们,天井关战役失利后,国民革命军没能有机会打扫战场,没来得及掩埋牺牲将士们的遗体,更没能为他们竖立哪怕是最简易的墓碑。

  古来征战几人回,唯有青山伴忠骨!还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青年时代离开家乡,战争年代兵荒马乱,祖父为国捐躯的准确消息和事迹,没能传回瑷珲老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祖父任职于东北军和就读于中央军校的经历难以公众。直到81年后的2019年,祖父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才在“家国瑷珲 —寻找瑷珲历史名人后裔”活动中得以知晓,公之于众。

  家乡政府和人民以拥有徐荣奎将军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为荣光,给予高度拥戴和缅怀。家乡领导和代表隆重出席了2021年9月9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将军英灵安葬仪式,并组织开展了拍摄徐荣奎将军纪录片、媒体报导、瑷珲历史陈列展、撰写发表纪念文章、征集诗词书法作品、发行纪念邮封、编印徐荣奎将军纪念册、组织朗诵歌会等一系列缅怀纪念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告慰英灵,激励后人。

  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忠烈千秋”微信公众号创始人、著名抗日英烈陈蕴瑜将军的孙女陈瑾老师,是她在网上看到我的纪念祖父文章后,主动联系,交流我们共同的缅怀经历,经他介绍我与王伟老师有缘相识,我们都成了好朋友。

  我分别向王伟老师和陈瑾老师分享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早年印制的馆陈烈士名录,那上同时记录着我们三人的祖父杨杰将军、徐荣奎将军和陈蕴瑜将军。

  向坚守“忠烈殉国,后裔守护,亲爱精诚,续写春秋”的陈瑾老师致敬!以下文章是2021年9月9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祖父英灵安葬仪式上,我与祖父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与大家分享。

无比崇敬您的孙女:徐爽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