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才山于1910年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九·一八”事变前,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求学,东北沦陷后,转入东北政法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抗日秘密活动。1935年作为流亡学生来到绥远西部桃子铺垦区开荒,既而参加了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1937年正式参军,同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抗日联军总队大队长,后任第十团参谋长。到冀东后,有任冀东军分区付参谋长及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40年春,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才山任团参谋长。奉命挺进平北,开辟丰(宁),滦(平),密(云)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
十团进入丰滦密以后,改编了袁水和王荣两支绿林队伍。成立了丰滦密联合县政府,又在丰、滦、密西部成立了滦(平)昌(平)怀(柔)联合办事处。三年中,一直进行根据地的发展建设工作。
1943年冬,才山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参谋长。
由于冀东地区环境残酷,战斗频繁,所需弹药日增。为了解决部队武器弹药供应不足问题,李运昌司令员指定才山兼管军工处工作。
军工处成立后不久,晋察冀军区唐延杰参谋长、特派技师黄锡川带领十来个技术员到冀东工作。
军工生产用的机器设备,都是利用各种关系从敌占区通过层层封锁运到解放区的,型号既不统一,新旧又不一致,缺东少西不配套,工人们就加工零件改装。制做手榴弹、地雷、炮弹,需要大量的黄色炸药,可是这此原料农村里没有,需要由城里买进偷运回来。黄色炸药属于军用物资,敌人对此封锁甚严,很难买到。黄技师和工人们研究,想出了用谷糠代替部分黄色炸药的办法,就是把黄色炸药弄碎,与谷糠混合作为装料,使之填满弹壳。经过试验,效果很好。一颗手榴弹爆炸,能有六七十片碎片。指挥员们反映,我们生产的手榴弹威力较大,战士们都抢着背,有的管它叫“手炮”。
1945年7月4日在遵化县杨家峪战斗中壮烈牺牲。享年35岁。
主要事迹
1945年7月1日,冀热辽军区尖兵剧社和十五军分区长城剧社联合公演了黄天、今歌的新作四幕歌剧《地狱与人间》。此剧以反映人民及其军队反抗日寇“集家并村”法西斯暴行为主题的,奉军区首长之命,他们赶赴军区驻地进行纪念演出。
1945年7月3日早晨,才山率尖兵剧社和长城剧社的80多名文艺战士,由遵化县支队长耿兆江带一个加强连护送,从十五军分区腹地滦河东岸出发,奔赴军区机关驻地玉田县。
晚上9点多钟,行至离原定宿营地鲁家峪尚有15华里时候,由于女同志和小同志精疲力竭,行进速度越来越慢。为此,才山决定夜宿杨家峪。
杨家峪是距玉田、丰润较近的一个山村,三面环山,一条小干河穿村而过,形成河南、河北一条街。两个剧社和县大队的同志住在河北街。
就在这天夜里,满洲队1700多人把仅有100余户的杨家峪重重包圈起来。
4日拂晓,云雾迷朦。敌人乘我军集合前撤离的机会,偷偷接近村子。杨家峪武装班长杨喜发觉后,急速返村报告。这时,两个剧社的同志,有的刚到集合场,有的刚出院门,几名动作慢的女同志还在房东家里。突然,两声枪响,接着机枪和手榴弹爆炸声响起来,这时,县大队已在西山与敌人接了火。接着,小干河沿岸也响起激烈的枪声。于是,才山命令集合场上的同志撤退到一条胡同里,警卫部队在河北沿上还击。由于敌人枪多火力猛烈,警卫部队不得不被迫撤到胡同里。
胡同被敌人包围后,才山命令部队趁天没亮突围。警卫部队在前,女同志和小同志在中间,除重伤员由男同志搀扶外,轻伤员全部跟着突围,有战斗经验的同志留在最后。剧社同志除干部有几条短枪和勤杂人员的几条步枪外,其余人每人只有两颗手榴弹。突围部队集中了所有火力一阵猛打,从胡同冲了出去。此时,天还没亮,加上朦朦晨雾,敌人摸不清我方底细,被突围队伍甩出的一排手榴弹打的懵头转向,闪出一条道路。突围队伍乘机冲出村子。
突围队伍冲上村西山坡时,遭到山上敌人的机枪拦击,警卫部队伤亡很大,被迫退回山下。这时,枪声越来越紧,村里村外响声一片,只有西南山上的枪声比较稀疏。当突围队伍转向西南山坡时,埋伏在山上的敌人突然开火,把冲上来的突围队伍压在山脚的大坝坎下。此时,队伍仅剩20多人,除几名警卫战士以外,多数是女同志、勤杂人员和伤员。
天亮后,突围队伍发现东山上有一面敌人的大红旗,红旗指处枪声更加急烈。才山指了指飘着红旗的东山,命令长城剧社指导员王维汉和副社长朱希明带领女同志和小同志向东突围。未等王维汉说话,才山、黄天为吸引敌人的火力,和几个警卫战士带着伤员跃过坝坎,迅速向西猛冲猛打。东山上的红旗指向西山,顿时西山上枪声大作。王维汉,朱希明带领突围队伍隐蔽地向东冲去。
才山和黄天等十几个人,为掩护队伍突围,被围在西山脚下的一片葡萄园里。这时,所有持枪的同志,只剩下最后的子弹了。敌兵们的吼叫声,敌人撕破喉咙的劝降声,他们似乎没听见,都静静地坐着,谁也不说一句话。
在葡萄架下的才山,逐个地看了周围的每个人,然后向敌人闪过轻蔑的一瞥,举起手枪,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自己的身体,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突围出去的人们回到了杨家峪。正准备安葬烈士遗体的乡亲们,一齐围拢上来,人们泣不成声地诉说着烈土牺牲时的情形。在烈士的遗体中,找到了黄天、今歌和才山副参谋长……杨家峪的人民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最隆重的安葬仪式。
解放后,为了纪念才山等40多名烈士和教育下一代,党和政府在杨家峪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人物评价
才山烈士体格很弱,常疾病缠身,但是他依旧废寝忘食的工作着,自他到冀东后,即着手对军队工作整顿,获得相当的成绩,尤其是对军需品制造保证军需品供应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1945年7月4日,才山同志奉命率部自丰滦迁到丰玉遵平原执行任务途中,在遵化县杨家峪被“伪满讨伐队”包围,虽经英勇奋战,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很大,不能脱险,以身殉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是具有高度革命精神的好同志,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