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 > 内容正文

李培根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22-06-29 15:12:00

  

  李培根(1909—1941),原名荣明,江苏省扬中县兴隆乡人。父早逝,家贫。聪明过人,诗文具佳,性格刚毅,为人正直。23岁赴沪学商,因徒友受老板虐待,出面抗争,致遭打击,愤而返乡教书。民国25年,在“公民训练师资养成所”受训3个月,回扬中任乡壮丁军事训练教官、校长。“七·七”事变后,江苏省政府通令教官集中于淮阴待命,李见国民党无抗日决心,抗命未去。民国27年4月,与赵良斌等组织“苏南抗日同盟会”,秘密进行抗日活动。同年夏,由新四军挺进纵队王子清推荐,任一支队政治处民运股长,加入共产党。民国28年起,先后任“挺纵”战地服务团团长,扬中县抗敌委员会主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民国29年12月,任镇江县秘书长,代行县长职权。李到职后,一天也不休息,四处奔走,雷厉风行地开展工作。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上以身作则,生活上艰苦朴素,关心下级。民国30年1月24日,至镇五区北元乡,与区长赵文豹研究年前工作,当天下午,曾会见地方士绅、乡保长,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劝其分清敌我,抗日救国,不料汉奸告密,第二日清晨被敌包围,奋力抵抗,壮烈牺牲,时年32岁。

  早年经历

  父早逝,家贫,读书聪明,能文善诗。少年应试粹文社,撰论文《漂母饭韩信》,内有“秦汉之世,侠风甚炽,安知此母非侠而隐于漂者乎”等精辟之句,阅卷者评谓“立志不凡”。李性格刚毅,出言不俗,乡人颇重其才。

  1931年至沪学商,因徒友受店主虐待而出面抗争,遭店主报复,李愤然返扬做私塾教师。

  1936年,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在扬州举办公民训练师资养成所(又称扬州军校),培训壮丁教官,李和左光华、冷瑞麟等前往报考。受训3个月结业,回扬中任三涫等乡壮丁军事训练教官、校长。

  参加抗日

  1938年,国民党扬中县政府解散。一时盗贼猖獗,李忧心如焚,与张克勤、朱永茂、冷瑞麟等义结金兰,共商抗日大计,誓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敌当前,坚决抗击,患难与共,互济危急,斗争到底,决不妥协。”民族正气,溢于言表。

  同年4月,偕义兄弟至苏北投张松山部(张为国民党驻泰兴军队头目),李见其以抗日名义招兵买马,实为扩充个人实力,并无救国诚意。于失望之际,即在泰兴组织苏南抗日同盟会,秘密进行抗日活动。

  同年夏,李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任一支队秘书、民运股长;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5月任挺进纵队战地服务团团长。1940年2月扬中县抗敌委员会成立,李任主任委员。4月县抗敌委员会改称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李任县长。李在任期间,率领军民屡挫敌寇,曾截击日伪运粮队,迫使敌人弃车逃跑;在石家埭与敌交战,击毙日伪军十余人。

  李执法如山,大义灭亲,对为害乡民的堂弟亦毫不姑息,坚决镇压;1940年8月,李带领扬中县抗日武装力量全歼了叛军第一别动大队薛德裕部。

  1940年冬,李调任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长,代行县长职权。

  壮烈牺牲

  1941年1月24日(腊月二十八日),李与警卫员投宿于镇江县五区伏元乡富贵墩一中医家,因汉奸告密,凌晨驻姚家桥伪军偷袭包围,李奋力抗击,终因身负重伤无法突围,遂以最后一粒子弹壮烈自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