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坐落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在历史上曾有多个称呼,秦称“瀛洲”;隋至元朝称“流求”;明称“鸡笼”、“北港”等;清朝命名为“台湾”,并设立府衙辖制。
自宋元起,已有汉民经澎湖迁居台湾,到明末时,因闽南大旱,数万沿海灾民举家前往,垦殖台湾,两岸交流日趋频繁。如今的台湾民众,其祖上多来自福建沿海地区。
在台湾历史上,曾有两次被外族侵占。一是明末时,西班牙占据北台湾,荷兰侵入南台湾,后荷兰殖民者驱逐西班牙人,从1624年(明天启)到1661年(清顺治),荷兰盘踞台湾37年,由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
1895年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已无力于海防,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除赔款2亿两白银,还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
自此,日本在台湾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
为将台湾彻底同化,日本在台实施高度集权的“总督”制度,所有机构都围绕总督展开,可以理解为“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总体上分三个阶段:
1895~1919年武官总督时期;1919~1937年文官总督时期;1937~1945年的武官总督时期,即“皇民化运动”时期。
在日据初期,面对着台湾民众风起云涌的武装反抗,日当局实行了残酷的高压统治。根据治安状况,将全台湾分为“危险”、“不稳”、“平静”三类区域,分别由军队、宪兵、警察守备。仅在1895到1902年间,遇害反抗民众高达3万余,超出全台人口1%,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到了第二阶段,就任文官总督着重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同化,实施“内地延长主义”,将台湾视为日本本土的延长,套用日本的统治方式施治于台湾,目的是让台湾民众“效忠”于日本政权。
“皇民化运动”则更为极端,时值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担心台湾民众心系故土,从而在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多个层面“日本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兵员匮乏,促使这一过程加速,以便能征募更多台湾兵员充当炮灰。
然而无论日本表面上如何“亲善”,同化程度有多高,仍将台湾民众视为帝国体系内的“二等人”。台湾民众的地位,要低于日本本土高于朝鲜等其他殖民地。
日本对台湾的利用及歧视之心,从各方面展露无遗。
台湾被当作供应基地,拼尽全力推广现代化农业,以使其粮食和蔗糖的产出,满足日本本土及对外侵略的需要。虽然事实上提高了当地农业水平,但完全出于一己私心:日本研发出一种高产水稻,但抗风力欠缺,而台湾恰恰是台风频繁光顾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强行将此稻种全岛推行,结果台风到来大面积绝收,受害的是台湾民众。
然而无论日本表面上如何“亲善”,同化程度有多高,仍将台湾民众视为帝国体系内的“二等人”。台湾民众的地位,要低于日本本土高于朝鲜等其他殖民地。
日本对台湾的利用及歧视之心,从各方面展露无遗。
台湾被当作供应基地,拼尽全力推广现代化农业,以使其粮食和蔗糖的产出,满足日本本土及对外侵略的需要。虽然事实上提高了当地农业水平,但完全出于一己私心:日本研发出一种高产水稻,但抗风力欠缺,而台湾恰恰是台风频繁光顾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强行将此稻种全岛推行,结果台风到来大面积绝收,受害的是台湾民众。
日本殖民者为掌控台湾经济命脉,不允许台湾人开办大型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的小作坊。在日本人经营的大企业中,管理高层、技术性强的重要岗位,人员皆来自日本,台湾本土人士只能担任底层工作。
歧视同样反映在教育中,允许台湾人接受六年制基础启蒙教育,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却设置诸多障碍。如“台北帝国大学”,主要服务于日本学生,台湾学生只能选择医学和法律专业。台湾青年能谋个医生或是律师的职业,已经算是出人头地。
其用意非常明确,无论是统治核心或是社会核心,必须由日本人占据,这些重要位置都是台湾民众的禁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