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日战争图书馆 > 口述史料 >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全10册) > 内容正文

《童祥苓口述历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童祥苓口述 冯绍霆撰稿  2022-06-21 15:28:46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18位口述者中,或为名门之后,如杨杏佛哲嗣杨小佛、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小校经阁主人刘晦之之孙刘耋龄等;或为学界翘楚,如邓伟志、陈绛、邹逸麟、姜义华、林丙义、阮仪三;或为艺坛名家如颜梅华、汪观清、胡振郎、吴彤章、高云龙,还有一代名伶童祥苓、资深影人沈寂等。他们斑斓多彩的人生经历,加之撰稿人本身的学养,使得丛书内容既有史料价值,又兼具可读性。《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丛书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是关于上海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同时选题丰富,涵盖行业广泛,有助于反映时代全貌。

  《童祥苓口述历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童祥苓口述、冯绍霆撰稿。

  童老通过讲述自四十年代拜师学艺,初涉梨园,与其二哥童寿苓、四姐童芷苓、小姐童葆苓一起使“童家班”扬名京剧界。后出演《智取威虎山》、拜周信芳为师,退休后开餐饮店等经历,展现个人的传奇一生。

  《童祥苓口述历史》目录:

  编撰说明

  一、比哥哥姐姐小了十几岁

  二、我要唱戏

  三、学戏:小学升中学

  四、迷上余叔岩拜师马连良

  五、初恋和结婚

  六、进了上海京剧院

  七、一年要演五百场

  八、南云有出典

  九、成了小生

  十、拜周信芳为师

  十一、黄油面包不容易吃

  十二、从少剑波到杨子荣

  十三、树立杨子荣的形象

  十四、张春桥说“童家能有几个好人”

  十五、《智取威虎山》搬上银幕

  十六、过年时锅里只有青菜

  十七、“文革”后期演出情况

  十八、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十九、唱不唱《智取威虎山》

  二十、上海京剧院第一个承包队

  二十一、从《甲午海战》说起

  二十二、退休之前

  二十三、小童餐饮部

  二十四、兄弟姐妹又少一人

  二十五、美国之行

  二十六、和谐温馨的晚年

  后记

  文章文摘:

  《童祥苓口述历史》:

  一、比哥哥姐姐小了十几岁我家祖籍江西南昌,祖父童泗泉当过吉林官产处长。外祖父广东南海人,据说入股了双妹牌花露水。

  两家条件都比较好,供子女上大学不成问题。但是,到了父母那辈就落魄了。父亲童汉侠是个大学生,天津法政学院毕业,早先供职军界、政界。以前家里有一张照片,是父亲和孙中山在一起,很宝贵的,“文化大革命”以后找不到了。父亲后来没有固定职业,靠为报纸写稿子赚点稿费贴补家用。那时家庭生计主要靠我母亲陈倩颖。她在娘家的时候也是大小姐。我有一个姥姥,老管母亲叫五小姐,管父亲叫五爷。长大了,我问了母亲,才知道姥姥是丫头收房,母亲是正房出生,所以就叫小姐。母亲在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与邓颖超、刘清扬同学,后来在小学教书,有固定收入。

  我有四个哥哥姐姐:大哥侠苓、二哥寿苓、四姐芷苓、小姐姐葆苓,我叫她葆姐。为什么我管大姐姐叫四姐呢?因为我们家是大排行,男女一起排下来的。原来还有个三哥,夭折了。

  哥哥姐姐们年龄相近,我却比他们小了十多岁。

  为什么呢?因为葆姐之后,母亲怀过三胎,都打掉了。懂事后,我想知道为什么独独留下了我?娘说,打掉三胎后几年都没有怀孕,没想到四十多岁又怀上了我。和父亲商量来商量去,想到这是最后一胎了,就留个小的吧,所以就有了我。

  真是好险啊!如果早几年怀上我,或者父母还认为是个负担,我就到不了人世。也许就是这个道理,我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多灾多难。幸好上天又赋予我逆来顺受、与世无争的个性,让我携妻带子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走了讨来。

  1935年我出生时,家在天津虹桥区的鼎新里。到我记事的时候,家境很贫困。那会儿父亲经常失业。

  大哥二哥为了帮父亲找工作,常常深夜到街上贴小海报。有一次,他俩上街贴海报,在法租界被抓到巡捕房。父亲赶紧去解释清楚,才放了出来。

  为了多挣钱,母亲在慈惠圣功小学兼教多门课程。就这样还不够养家,还得做教馆,下了学到人家去辅导,就像现在的家教。还不止一家教馆,有好几家。旧社会教书是很清苦的,她赶来赶去舍不得花钱乘车,一直是步行,走出了许多鸡眼。小时候,我经常看娘用热水泡脚,拿薄刀片修长满了鸡眼的双脚,不修就疼得走不了路。我站在边上看着,生怕娘割伤了自己。娘也看出我的心思,总是安慰我。我年纪虽然小,但她的劳累辛苦早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到今天,我还能清晰记得当年景象。母亲六七十岁了,还拿个刀片划鸡眼。我说你找个修脚师傅不好么。

  她不答应,都是自己削。那会儿家里挺有钱的,完全有条件,但是她还是自己来。我很揪心,感觉母亲很苦,她的脚都是为了我们几个孩子才弄成这样的。娘是天下最好的母亲。

  哥哥姐姐都很孝顺懂事。大哥读书时总是捡同学扔掉的铅笔头,用竹管接起来用。当时有奖学金,只给前几名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二哥上学时,学校规定要穿校服,家里给做了一套。他知道来之不易,穿上校服就小心翼翼,不敢弄脏弄破。一回到家,马上脱了叠平放好,第二天再穿。有时因为交不上书杂费被老师训斥,为了不让娘着急难过,二哥总是将委屈忍在心里,娘往往要等接到学校的最后通知才知道。

  ……

阅读电子书返回顶部

上一篇:《沈寂口述历史》

下一篇:《汪观清口述历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