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世纪历程》连载之八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21-07-29 08:47:04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世纪历程》 高世琦编著 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从1936年6月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9年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10多万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央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根据紧迫的形势和即将面临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任务,1936年2月,中央红军干部团和陕甘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合并,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成立红军干部学校。不久,在红军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抗大是在政治环境和生活条件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而且“越抗越大”。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他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而“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它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抗大总校办学9年间,数易校址,先后在陕北瓦窑堡、保安(今志丹)、延安,山西武乡(盘龙镇)、黎城(西井镇),河北邢台(浆水镇)和陕北绥德等地坚持办学,前后经历了延安办学阶段(从1936年6月至1939年7月)、华北敌后办学阶段(1939年8月至1943年2月)和重返陕甘宁边区办学阶段(1943年3月至1945年9月),共举办了8期培训班。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抗大先后成立了14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1所附设中学,分布于西北、华北、华中的广大区域,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到处都飘扬着抗大的旗帜,回荡着抗大的校歌。

  抗大的学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考验的红军老干部、老战士,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基础、抗大的栋梁;一部分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和战士,他们经过抗大的培养后,又回到各部队、各地区带兵打仗,或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辟和建设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中一支坚强的骨干力量;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他们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经过抗大的培养锻炼,又播撒到全国各地,成为抗日战争各条战线上的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抗大访问,不久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描述: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西行漫记》当时曾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许多爱国侨胞就是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才下决心回国投奔抗大的。

  抗大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总方针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实行“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抗大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站在国防教育的最前线,所教所学所作所为,以争取抗战胜利、民族社会解放为主。二是坚持教育与实际紧密结合,要求教学中必须做到“四化”:原则化,即坚持原则;中国化,即一切问题不能脱离中国实际;通俗化,讲课用事实说明问题,用群众常用常见的语言;具体化,把问题与一定时间、条件联系起来讲解,不能把理论看成是孤立的条文。三是坚持“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优秀干部。四是教员与学员一致,能互相研究共同探讨,教员不仅教育学生,使学生进步,而且还向学生学习,求得自己进步。

  抗大的课程设置主要分政治、军事、文化三大类。政治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问题、社会科学概论、哲学、政治工作等。军事课开设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炮兵、测绘、地形、射击、防空防毒等。根据学员的需要,还开设地理常识、自然常识、算术、日文等文化课。抗大学制从4个月到半年,也有8个月、1年、3年多班次。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学制都只有半年左右,第8期为3年多。

  抗大采取“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教学相长”等新的教学方法。坚持教师的启发式讲课和学员的自学相结合,学员的自学讨论时间多于讲课时间。在文化程度较高、经验较丰富的学员中经常采用研究式和实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的特点,以学员自学为主,教员予以指导,学员阅读参考书,自己思考研究或分组讨论研究。实验式教学使学员自己动手,容易使教与学统一起来,做到学用一致。特别是在文化课的教学上,抗大普遍推广了杜石坞教员的国文课教学法、田干教员的算术教学法、集体修改作文的方法,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

  抗大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创办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自为抗大制定教育方针,亲自审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经常给学员讲课、作报告。从抗大总校成立后的3年时间内,毛泽东22次到抗大讲话,4次为抗大题词,并多次听取抗大领导汇报工作和与他们研究工作。在毛泽东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在延安的中央领导担任了抗大的兼职教员。中央为学校选调了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丰富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抗大工作。林彪、徐向前先后任校长和代校长,李井泉任政治委员,刘伯承、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彭绍辉先后任副校长,罗瑞卿、刘亚楼、许光达、何长工先后任教育长,傅钟、莫文骅、张际春、李井泉先后任政治部主任。

  抗大有严肃的校风校纪。1937年4月,毛泽东为抗大制定了“团结、紧张、活泼、严肃”的校训。抗大以这一校训为指针,在加强军事教育、政治教育的同时,严肃政治纪律、军事纪律和生活纪律,特别注重良好的作风养成。抗大建校之初就明确提出:教职学员不论职务多高,资历多老,历史贡献多大,都须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学校的纪律。学员在校学习,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军事纪律和生活纪律。如都应按时起床、出操、就餐,内务要整洁有序,外出要请假,军容要严整,不准结婚,等等。对于违反规定,触犯法律者,不管资历多深,贡献多大,绝不姑息迁就,一律从严查处。抗大又有严格的会议制度、报告制度、检查总结制度、平时考核和定期测验制度、听课制度和定时作息制度等。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开始考虑深入敌后创办抗大分校,就近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训练干部这一重大决策。为了完成在新阶段大批培养干部的任务,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全党工作重点放在战区和敌后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改变抗日军政大学的建制,把抗大分散到各地方去,以便冲破日、伪、顽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到敌后办学,培养大量干部去带领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发展和建设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春至1945年春,抗大先后在晋冀鲁豫、晋察冀、山东、华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大各分校。

  附:

  抗大各分校的情况

  抗大第一分校于1938年12月在陕西省延长县组建,先后转战华北、山东,在敌后办学7年多,为军队和地方培养干部2.4万余名。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进军东北,改为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第一分校是抗大分校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培养干部最多、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为巩固和发展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

  抗大第二分校于1938年12月成立,1944年3月撤销建制,历时5年多,共培养了2万余名干部,在晋察冀抗日武装力量的建设和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三分校是1937年7月抗大总校离开延安挺进敌后办学时,留下一部分教职学员组建的。1941年11月与军政学院第三、四队合组为军事学院,至1943年3月编入抗大总校。尽管开办时间不长,但由于在延安环境相对安定,第三分校得以保持正规化教学秩序,培养了2600余名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八路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豫皖苏边区创建,在淮北洪泽湖畔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结束,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分校。它吸收华中和江南的知识青年,在江淮平原的艰难条件下坚持办学,共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五分校是在1940年11月,由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干部学校、新四军皖东干部学校于江苏盐城合并组建。1941年4月,抗大总校第二华中派遣大队与第五分校会合,加强了该校的力量。陈毅、黄克诚、吴胜坤、洪学智、赖传珠、冯定、谢祥军、余立金、薛暮桥、张兴发、王信虎、贺敏学、唐克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1941年10月,该校编为“华中抗大总分校”。并组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1942年底,部队精简,抗大第五分校停办。1944年夏,恢复抗大第五分校。日本投降后,该校改编为新四军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独立旅。第五分校先后培养了近5000名军政干部,为新四军的发展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作出了贡献。

  抗大第六分校正式成立于1940年11月,1943年冬结束,在太行山区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数千名干部,为坚持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大第七分校于1941年7月在晋西北兴县创办,1943年转移到陇东地区,1945年11月结束。第七分校转战于黄河两岸,历经艰辛,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通过教育训练和劳动锻炼,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年轻干部。

  抗大第八分校于1941年5月以新四军第二师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创办,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结束。第八分校共举办4期,培养学员约2000人,为新四军第二师的发展和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抗大第九分校于1942年5月由抗大苏中大队改编成立,1944年夏改为“苏中公学”。它是在苏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条件下,坚持一面战斗、一面教学,以战斗保卫学习的一所分校。第九分校在近3年中,共办了5期,为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和苏中、苏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3300余名军政人才,特别是培养了一批华侨青年干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抗大第十分校于1942年2月成立,至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结束,历时3年多,先后办了5期,为新四军第五师和豫鄂边区培养了4000多名军政干部,被誉为坚持在豫鄂边区敌后根据地培养训练干部的“背包大学”。

  抗大太岳分校于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组建,1945年10月并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历时一年多。它是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和太岳军区部队培养干部的一所抗大分校。

  抗大太行分校于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队为基础组建,隶属八路军太行军区。童国贵、彭崇珠、孟擎宇、李克如担任分校领导工作。1945年秋,与太岳分校和抗大总校一部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合并组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专为第一二九师短期轮训基层干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