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他由张学良推荐到黄埔10期,1938年投奔延安在抗大任教,后授少将
来源:腾讯网   2022-12-01 09:39:17

  1933年,张学良推荐了两个东北子弟到黄埔10期学习,一个是他的弟弟张学思,还有一个就是他。

  他的出身背景也不一般,他的父亲曾任张学良的秘书,“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东北救亡总会”,西安事变时任张学良的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战全面爆发后投奔延安,后成为新中国副国级的高官。

  他叫高存信,他的父亲叫高崇民,东北辽宁开原人。

  高存信是1915年生人,15岁时,考入沈阳市省立第二工科学校;18岁时,经少帅张学良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10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东北炮六旅任观察排长。

  作为东北军高官子弟的高存信,后来为什么要投奔八路呢?

  主要原因:

  一是国民党军无法实现他打回老家去的愿望。当时,日本侵占了他的家乡“东三省”,所谓故土情怀,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是就是打回老家去。高存信黄埔军校毕业后不久就爆发“七七事变”,他随东北军炮6旅由洛阳开赴平汉线北段,配合步兵投入抗击日寇沿平汉路南下的作战,但是在日寇的决战中,国民党军却把仗打成了难以收拾的大溃退。后来这一连串的败仗,使高存信原来依靠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愿望破灭了。

  二是他发现八路军才是能实现他打回老家去值得寄托的力量。1937年10月,八路军取得了歼日军板垣师团1000余人的平型关大捷后,后相继又在华北取得了广灵伏击战和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不俗战绩,让他身受鼓舞并认准了我军领导下的八路军才是他的唯一希望。

  于是,高存信通过与我党关系较好的父亲高崇民的关系,在周公的介绍下到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工作。

  1938年1月7日,高存信终于到延安并进了抗大,任抗大4大队军事教员。在延安,让高存信感受到与旧军队所经历的大不相同的感觉,这里完全是崭新的,让他的工作热情高涨;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军民抗战热情都非常高,到处都可以听到《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等抗战歌声,这更让他对打回老家去充满了信心。

  之后,高存信主动申请入党,用心地把他从黄埔军校学到知识向抗大的学员们进行教授,还荣获“斯达汉诺夫”光荣称号。

  1940年10月,高存信奉命进入抗战一线,担任冀中军区司令部的作战科科长、干部教导团副团长、晋察冀军区干部总队总队长、晋察冀军区炮兵干部训练队队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高存信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炮兵团团长、炮兵旅旅长、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军委炮兵副参谋长兼华北军区炮兵司令员等职。

  高存信心心念念打回老家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1955年,时任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主任的高存信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任炮兵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为培养我军炮兵专业技术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6年12月17日,高存信将军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