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延安十年中央党校学员知多少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谢武军   2022-12-05 14:19:03

△1944年7月中央党校四部学员演出自编话剧

  中央党校1937年2月进驻延安,1947年3月随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前后十年。十年间,中央党校究竟培养了多少干部?因原始资料的缺失,至今尚无完整准确的统计。本文仅根据有限的资料作一点初步的研究。

  十年间中央党校常规班次培训学员9000人左右

  十年可分为三个时段:1937年2月至1941年底,1941年底至1945年8月,1945年10月至1947年3月。各时段的培养目标、班次设置和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招生对象和人数也不一样。

  第一阶段:1937年2月至1941年底。中央党校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有坚定政治立场的敢作敢为的区县级党的干部与群众工作干部”,常规班次共招收五十五个班,培训学员近4000人。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1937年开设一班至十三班,招收学员800人左右。一、二、三班主要是红四方面军干部;四、六、十一班是陕北干部;五班主要是老干部和高级干部(也有少数新干部);八、九班是抗大四大队转来的党员;十班主要是白区来的干部和一些失掉党的组织关系的干部;十二、十三班大多是从国民党监狱中释放出来的干部。七班是中央党校第二个少数民族班,有藏回彝蒙等少数民族学员33人。1937年6月8日,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访问中央党校,曾采访过这些少数民族学员。

  1938年党校新招收十四班至二十九班,学员近1000人。老红军和党的地下工作者、归国华侨知识分子以及从全国各地来延安的大中学生“三大潮流汇合”,其斗争经验、政治水平、文化程度差异很大,知识分子新党员较多,还有部分非党员。十四班是文化班。因前方急需用人,党校学员不敷分配。开始规定学制8个月,后压缩为6个月。6个月分为两期,一期三个月,部分班次学习三个月即毕业分配。

  1939年2月至1940年2月党校新招收三十班至四十三班,共924人。其中三十、三十一班是妇女工作班(1939年7月此两班拨给中国女子大学,作为其第一批学员),三十二、三十三、四十二班是文化班,三十四班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班,三十七班是少数民族班(皆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为主,有少量东乡族),三十九班是职工班。绝大多数班次学习时间为6个月,文化班、少数民族班学习时间一年左右。每期在校学员平均数约550人。

  1940年3月至1941年底先后开办四十四班至五十五班,新招收学员约1000人。其中四十五班是知识分子班,四十七班是七大代表班(由于日寇的占领和国民党的封锁,大部分代表历经千辛万苦通过层层封锁徒步赴延安。先到的部分代表被安排到党校学习),五十班是职工班,五十一班是文化班,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班是从马列学院转来的党员干部,其中也有部分七大代表。从1940年开始,党校由短训班转到正规化培训。延长学制,三个月的短班完全取消,主要班次为一年制的中级班和高级班。小班制改为大班制,最大的班有100多人,平均每班60至70人,每期在校学员平均数在600至700人之间。比如,1941年第二学期(5月—8月)学员638人(未编班者49人未计算在内),从省级师级干部到区乡级连排级干部都有。

  第二阶段:1941年底中央政治局明确规定中央党校为培养地委以上及团级以上干部的“高级与中级学校”。1941年底至1945年8月培训高中级干部3500人以上,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1941年底至1943年5月,中央党校招生对象为地委、旅级以上干部和少数地委以下的七大代表。修业年限正科两年,预科三年,正科有九个学员支部,预科分甲乙丙三级四个学员支部,加上在延安的七大代表和军政学院高干队,共招收学员800人左右。

  1943年,中共中央将保存骨干与教育骨干作为近两年的两个重要任务。年初,党中央发出《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要求华北及华中各战略区域,在保持工作需要的最低条件下,抽调大批干部送延安保留培养。选送的干部,军队中应该是营级及其以上的干部。地方应该是县级及其以上的干部。为准备培训从华北、华中抽调来延安的大批干部,在中央党校设中级班。1943年5月至1944年初,中央党校扩大为四个部,一、四部学员为高级干部,二部学员为中级干部,三部为“文化人部”,共有学员1846人。

  1944年2月,西北局党校学员761人编入中央党校成为第五部,学员主要是陕甘宁边区的区乡营连级干部、少数县团级干部和长征干部,以及华北等抗日根据地的中下层干部和国统区来的知识分子干部。11月六部从五部分出,从1944年5月至1945年7月,中央党校学员总数保持在3000人左右,其中相当部分是1942年和1943年进党校的。六个部的工作人员也近3000之数,其中干部约620余人,事务人员少则1300余人,最多时达1732人,高级干部的随行人员(警卫员、炊事员、通信员、勤务员、饲养员)近千名也在党校参加生产和学习。全校总人数6000左右。

  第三阶段:1945年10月至1947年3月。中央党校设二、六两个部,学员主要是来自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的中下层干部,至少招生两期,培训学员1500人左右。

  学员流动性大,难于准确统计

  当年的党校是铁打的班(或支部)、流动的学员。1937年秋到1939年春党和军队大发展时期,各根据地和敌占区需要大批干部去开辟工作,到处争抢党校学员。比如,1938年12月10日彭真曾致电杨尚昆、朱瑞:“整理冀东工作,需要大批干部,特别是部队东去时,晋东北五台区也需要大批干部补充。最近中央党校十七班、二十班、二十一班毕业,内中有一批县委和群众工作干部,特请你们去电给我们分一批。”1939年2月3日彭真又致电杨尚昆:“冀中、冀察热都需大批干部去充实,此间均抽到无法再抽,请中央设法从党校抽调七八十人去做党的工作。”当时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党校大部分学员学习三个月即分配工作,甚至学习一两个月就离校。有学员回忆:四班入学时76人,后来陆续派出,毕业时剩下40多人。1941年的教学总结写道:“学员不断流动,随来随去,像流动训练班一样。……四十班、四十三班开始时每班80—90人,因不断调动,两班合并,只有106人,到毕业时不到60人,这两班真正学到毕业的只有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还有中途插班的。45班也是如此。”

  整风运动前夕,中共中央书记处明确规定:“所有已入校学习的学生,除经党校整风审查认为政治条件不合格者和中央书记处指定调出者外,其他人一概不在毕业之前调出分配工作。中组部概不接受各机关请求调出中央党校学生的要求。”但在1942至1945年,中途调出和插班的现象仍然突出。比如,到1944年5月一部学员548人,1945年7月只有330人。1944年11月二部学员718人,到1945年5月只有601人。离校的学员或回原单位,或就任新职,或去湘鄂粤桂、豫西等地创建新的抗日根据地,或去敌后大中城市为大反攻做准备。

  此外,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还设有长短不同的各类研究班、临时训练班(简称临训班或临时班),学习时间10天半个月或一个月不等,其人数也是未知数。比如,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为解决“干部恐慌”,中央党校制定了“四五六计划”,招收学员到校学习四周、五周、六周即分配上前线和各根据地,轮训总数不详。

  再如,1941年在校常规班次12个左右,约650人。但1941年3月陈云致电林枫,说中共中央党校中的晋西籍学生在校一千余人,仅有七个炊事员,请他设法找十个炊事员来。1944年9月3日,五部副主任强晓初在《学风与个人思想总结》的报告中提到,五部除了8个学员支部,还有“三个临时支部”。1945年中央党校还开设西北民族班和西南民族班,人数不详。1945年10月至1946年底,在中央党校临时培训的军队和地方干部之多更超过了往年。

  因此,延安时期在中央党校学习过的干部究竟有多少,还有待当年档案资料的发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