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抗大(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胶东支校)在栖霞八年办学的风雨历程,是一段光辉的红色历史,也是一座珍贵的精神富矿。
昆嵛茫茫,牙山巍巍,红色摇篮,革命熔炉。
抗战全面爆发后,党中央根据抗战形势发展需要,决定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分校,深入敌后办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胶东支校是抗日战争时期诞生在胶东根据地的一所红色学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后改称抗大第一分校第三校、教导二团、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通称“胶东抗大”)。胶东抗大在战火硝烟中诞生,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学习和战斗中成长,流动办学长达10年之久,为胶东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
办学历程:迂回胶东半岛方圆数百公里流动办学
胶东抗大迂回于胶东半岛方圆数百公里流动办学,很短的一段时间在大泽山一带,大部分时间在牙山周围的栖霞、莱阳一带,历时近10年之久。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和革命任务的需要,校址不仅有小区域内的频繁变动,也有大方位上的多次迁移,校领导、教材以及教育对象都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胶东抗大在大泽山一带共培养了两期学员。1940年6月1日,第一期(时称第七期,延续迁鲁前总校及一分校办学总期数)开学伊始,就投入了“六·一”反扫荡战斗中。11月27日,胶东抗大第二期(时称第八期)学员入学,共有700余人。1941年1月30日,驻大泽山以西的高家村一带的胶东抗大,与毗邻而居的胶东区党政机关,一起遭到日寇、伪军及投降派的四面合围。胶东抗大奉命掩护区党委、行署机关和党校共1000余名非战斗人员的转移。牙山解放以后,胶东抗大奉命东移,在占领和巩固牙山新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加强教学活动。3月25日下午,校本部进驻牙山西麓原蔡晋康司令部所在地刁崖后村,学员分布在周围的刁崖前、西野、东野、李家庄、麻地、徐家疃、下阁子、阁子东沟、牙后等十几个村庄。学校安定伊始,一面组织师生参加牙山抗日根据地建设,一面着手招收第三期学员。牙山抗日根据地是胶东抗大连续办学时间最长、进驻时间最长、进驻村庄最多的地方,至今尚留存着胶东抗大的遗迹。牙山东麓民风淳朴,是很理想的办学环境。1941年6月1日,第三期(自此开始以胶东抗大分期)学员开学。由于反投降战役的胜利,根据地范围迅速扩大,地方迫切需要干部,学校便接受地方干部或有文化的青年入学,专门组成一个政权队,学员扩招到700多人,编成2个营6个连。
抗大是革命的大熔炉,是军队和地方干部的摇篮,胶东抗大自始至终继承和发扬了抗大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她是一所在战争年代创建、在战斗中成长、根据战争需要培养人才的学校。胶东抗大在胶东流动办学近10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干部,他们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办学特色:火线办学适应严酷军事斗争
胶东抗大是一所诞生于极其恶劣条件下的军校。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决定了她不同于和平年代的任何一所大学;火线办学的特点,决定了这所学校必须探求运用与对敌作战相适应的教学办法,进而形成了适应严酷军事斗争的办学特色。正是坚持了这样的特色,才保证了学校顽强的生存和发展壮大,保证了其卓有成效地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并源源不断地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输送了大批军政干部。胶东抗大在教学中展现出的这些特色,在当时是势在必行的历史壮举,也是名副其实的伟大创造。因为有了这样的壮举和创造,才成就了胶东抗大干部摇篮与革命熔炉的美名。
因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学校不可能有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固定校址。战争环境决定了流动办学、边学习边战斗这一特色。
这种游击式的边学习、边战斗的特点,决定了每个学员都是战斗员,每一个教员都是指挥员。教学也是随时进行。在胶东抗大工作过六年的赵德欣回忆说:“6年来,胶东抗大从无固定课堂和训练场所,但从来也没因此而影响上课。我们走到哪里,哪里的山坡、树林、场院就是课堂。如果遇到风雪天气,大家就挤到较大的宿舍一起上课。借个门扇当黑板,背包就是凳子,双膝就是小桌,大家都认真地记笔记。”工作过七年的罗高也曾经说:“部队到哪里宿营,哪里就是校址,借住的民房就当课堂。有时候一个连的学员挤在三五十个平方米的房子里,炕上炕下、门里门外坐得满满的。春夏秋季节多在场院里上课,特别是夏天,经常在大树下上课,这时,‘知了’在树上高声鸣叫,教员在树下大声宣讲。这种人、蝉争鸣的场面,为我们创作了一首奇妙的交响曲。”这就是火线办学的最基本特色。
学校需要在不断流动的战斗环境中进行教学,决定了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军事斗争的环境特点,学有用的知识,让学到的知识管用。每一期的学习时间,都从战争环境和战场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掌握,能长则长,不能长则短。教学计划也不做详细规定,只能扼要规定学习科目,具体教学计划根据临时情况制定。
胶东抗大教员在备课时不仅深刻钻研、吃透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学员的思想情况和对学习的要求,在教课时尽量联系对敌斗争和思想实际,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如1942年,在反扫荡战斗中,教学与实战就结合得很密切。
胶东抗大的办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培养战争形势需要的军政干部,其学员多为部队或地方的基层干部或准干部。“不是战斗部队,不适宜也不应有主动进攻作战、消灭敌人的作战任务。但在敌人进攻面前,又不能不采取自卫的防御手段,这就使学校的战斗行动具有很大的被动性。要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在战斗行动的指挥上和战斗的动作上,就必须高度机动灵活。”这是曾任胶东抗大副教育长的高锐对胶东抗大办学经验的总结。
胶东抗大取得的非凡成就,是在艰苦岁月的苦汤里浸泡出来的,是在卓绝斗争的烈火中淬炼出来的。胶东抗大的血脉里,有着适应环境、苦中历练的红色基因,而内在基因的外在表现,就演进为胶东抗大的办学特色之一。
胶东抗大利用现实的艰苦环境,培养学员敢于斗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格,成效十分明显。1942年,三次反扫荡中,学员分散在牙山周围,10人一队,3人一组,以简陋的武器与敌人周旋,保存自己,打击了敌人,取得了胜利。这是胶东抗大办学成果的最好体现。
胶东抗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民主亲民,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延安作风,自力更生,勤俭办学,既保障了部队的供应,又密切了军民关系。胶东抗大办学的10年,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全面落实的10年。之所以能有这样好的教学氛围,得益于胶东抗大的首长以上率下、平等待人的治学理念。胶东抗大办学10年,校长经历了一任又一任,但每一任校长都能够坚持以身作则,日常生活不搞特殊化,官兵之间平等相处,这是胶东抗大教学上的又一特色。
贡献与影响:为部队地方培养大批骨干人才
栖霞是老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加之地理环境优越,战略地位特殊,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建立后,一直是军队及军用医院、兵工厂等入驻的首选。胶东抗大落户栖霞后,先后流动于牙山周边、县城周围及蛇窝泊一带办学8年,进驻和巡回宣传过数百个村庄,对牙山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地方政权建设、经济社会的繁荣及革命思想、先进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令人瞩目的作用。
1941年3月,牙山反投降战役胜利后,胶东抗大奉命从大泽山抗日根据地迁移到栖霞牙山一带,一边开展军政训练,一边配合地方进行牙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胶东抗大把保卫和建设牙山抗日根据地作为向学员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编写在教材之内。学校为了担负起巩固和建设牙山抗日根据地的责任,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紧密配合地方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加强政权建设,为建设和巩固牙山抗日根据地起到重大作用,牙山地区的人民从此有了坚强的后盾,地方政权也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胶东抗大队伍庞大、驻村多,而且与群众同住一个屋檐下,每个学员带有自己的碗筷,炊具大多都是借用老百姓的,所以彼此关系更加亲密。因为每个学员就如同家庭的一个成员,每驻一户,就像一粒种子,把八路军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播种在每一村、每一个家庭。胶东抗大住到哪个村,哪个村的大街小巷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村中就换上宣传抗日、宣传革命思想的崭新标语。
抗大是革命的大熔炉。胶东抗大迁至牙山抗日根据地之后,牙山根据地便成为当时胶东的“小延安”,吸引着祖国东方边陲不少怀有革命志向的青年慕名而来。从东海之滨到大泽山区,从渤海岸边到胶济线一带,他们纷纷从敌占区逃出来,一路打听着来到牙山抗日根据地,寻找胶东抗大,报名参军。栖霞本地青年,尤其是居住在胶东抗大驻地周围村庄的,由于耳濡目染,受革命的熏陶,纷纷要求参军入伍,进胶东抗大接受教育,在部队或地方工作的栖霞籍青年也常常被组织派到胶东抗大学习受训。栖霞县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李子民曾经于1942年和1945年两次被组织派去胶东抗大学习深造,并于1945年9月带领一批军政干部由龙口乘船进军东北,开始了他更加壮丽的戎马征程。
总之,当年上过胶东抗大,扛过枪、打过仗的这批青年人,在胶东抗大这座革命大熔炉里,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受到教育和锻炼,既增长了才干,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又把胶东抗大的传统和作风,带到各条战线、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胶东抗大的教育方针、思想作风直接浸染着这方水土,影响着这里的人民。可以说,胶东抗大是胶东屋脊上的一面旗帜,是栖霞人民心中永远飘扬的旗帜。
胶东抗大在栖霞办学,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在战争年代的动荡岁月里,继承并发扬了延安时期抗大的优良传统,在教学中既有理论上的提升,也有与实践的结合。根据党的需要,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骨干和人才。许多人后来成为部队的高级将领和地方的主要领导。同时,胶东抗大辗转于栖霞基层村庄,不仅是地方政权的后盾,也影响了栖霞的文化,加深了老区人民对党的感情,鼓舞和熏陶了栖霞几代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