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红色记忆】抗大与胶东抗大的由来
来源:山东栖霞发布微信公众号   2022-12-06 09:19:20

图片

毛泽东在抗大讲话

  抗大擎起了抗日救亡的一面大旗。在决定中国人民命运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创办抗日红军大学,大规模培养干部的战略决策。抗大的成立,春雷般唤醒了沉睡的中华大地,成为抗战烽火中凝聚抗战力量、鼓舞必胜信念的一面光辉旗帜,在全国人民心中升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胜利曙光。

  抗大与胶东抗大的由来

  抗大原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创建于1936年6月1日,校址在陕北的瓦窑堡,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后校址迁至保安。1937年1月,党中央决定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校址从保安迁至延安,毛泽东兼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校长林彪,副校长刘伯承。

图片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门

  1938年12月,中央军委任命何长工为抗大第一分校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同时,在延长县召开成立大会,进行整编。1939年1月,抗大第一分校(对外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随营分校)开始从延长县出发,向晋东南挺进,在山西省屯留县故县镇举行第一学期开学典礼。11月上旬,中央军委命令第一分校继续东进挺进山东,同时任命周纯全为校长、李培楠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任副校长兼训练部长。1940年1月,第一分校到达山东省沂南县孙祖乡东高庄村。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奉中央军委指示,决定由一分校第一大队大队长贾若瑜和政委廖海光率第一队继续东进至胶东办学。4月,第一大队到达胶东,在掖县(今莱州市)三元村与胶东抗日军政干校会合,组建抗大一分校第三校(习惯称胶东支校),俗称胶东抗大。

图片

莱州市三元驻地

  合并后,五支队司令员高锦纯兼任校长,刘汉任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贾若瑜任副校长(八路军第一纵队教导团团长),廖海光任政委,黄经琛任军事总教兼参谋长。校部设司令部、政治处、供给处。经过短时间筹备,胶东抗大第一期(延续胶东抗日军政干校分期,时称第七期)共有学员600余人,组成5个学员队(其中青年队、女生队各1个)。6月1日,在招远县西山王家村举行了开学典礼。由于日伪顽的“扫荡”干扰,胶东抗大于大泽山根据地一带办学仅一年时间。

图片

大泽山铁矿寺

  1941年3月,牙山反投降战役胜利结束。之后,胶东抗大奉命东移,在占领和巩固牙山新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加强教学活动。6月,胶东抗大隆重举行纪念母校五周年该校一周年及第三期(始以胶东抗大分期)开学典礼。

图片

《大众报》1941.6.27

  校部先后在牙山西麓的刁崖后、东麓的东夼(今凤凰庄)、栖霞城北古镇都村牟氏庄园、蛇窝泊镇文石等村。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1943年3月整编为山东军区教导第二团(保留抗大建制),1947年2月改为华(山)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

图片

栖霞市刁崖后驻地

图片

栖霞市东夼驻地

  胶东抗大虽然几易校名,但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1949年5月中旬,学校奉命从蛇窝泊文石村出发,彻底离开栖霞县境,进军青岛郊区。从胶东抗日军政干校成立到华(山)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离开栖霞,胶东抗大共办学13期,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一万多名干部,其中不乏开国将领及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人。

图片

抗大学员于栖霞牟氏庄园合影

  胶东抗大辗转于栖霞、掖县、平度、莱阳等地办学长达近10年,加深了老区人民对党的感情。特别是在栖霞办学近9年,影响了栖霞的文化,鼓舞和熏陶栖霞几代人。胶东抗大诞生于战争年代,是革命战争的需要,是红色文化的产物,是胶东屋脊上的一面旗帜,在栖霞人民心中永远飘扬。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