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校进驻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一带,校部就设在前南峪村。1943年起,校长徐向前,兼任中央处理委员会主任、抗大总学习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瓦窑堡成立,简称“红大”,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任兼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
1937年1月1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并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同时将驻甘肃庆阳地区的红大第三科改为附设步兵学校。毛泽东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并多次到校作报告和讲课。他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就是在抗大的演讲。林彪、徐向前先后任校长和代校长,李井泉任政治委员,刘伯承、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彭绍辉先后任副校长,罗瑞卿、刘亚楼、许光达、何长工先后任教育长,傅钟、莫文骅、张际春、李井泉先后任政治部主任,刘亚楼、许光达、陈伯钧、王智涛先后任训练部长,杨立三、杨至成、周文龙先后任校务部长,莫文骅、胡耀邦、徐文烈先后任政治部副主任。
抗大学员以从部队抽调干部为主,并招收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全校学员最多时达1万余人,其中女学员1000余人。学习内容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和军事常识等,还有国内外形势教育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采取启发式、研究式和实验式教学方法,军事、政治、文化并重,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员边学习,边战斗,边生产。
随着形势发展需要,抗大于1939年9月开始,先后迁至山西省武乡县蟠龙镇以及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办学,1943年春迁回陕北绥德。1938年冬~1945年夏,还陆续在晋冀鲁豫、晋察冀、山东、华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14所抗大分校。1938年12月,驻甘肃省庆阳地区的抗大第5大队和驻陕西省洛川地区的抗大第6大队,驻延安地区的抗大第3、第4大队和陕北公学_邑(今旬邑)分校及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各一部,在陕西延长县会合后,东渡黄河,于1939年2月到达太行山区,正式成立抗大第一分校(归八路军总部建制),对外又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随营学校。11月,第一分校迁至山东省沂水,后转战于莒县、临沂、沭水、费城和江苏省赣榆等地办学。
1943年3月缩编为山东军区教导第1团。1945年10月,教导第1团到达吉林通化,以后编为东北军政大学吉辽分校。何长工、周纯全、黄欧东、李培南、张雄、袁仲贤、阎捷三、刘浩天、张仁初、韦国清、孙继先、袁也烈、廖海光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1938年12月,以驻陕北蟠龙地区的抗大第7大队和驻瓦窑堡的抗大第1大队第1支队为基础,与抗大第2、第3、第4大队和陕北公学_邑分校、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各一部,合编组建抗大第二分校。该校成立后,学员分别由陕北和关中出发,于1939年2月到达河北省灵寿县陈庄办学。9月又迁到韩信台和唐县、完县(今顺平)边境的神南地区。
1943年2月返回陕北绥德,并入抗大总校。陈伯钧、邵式平、孙毅、徐德操、袁子钦、李志民、唐子安、陶汉章、张平凯、吴先恩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1939年7月,抗大总校离开延安后,以留在当地的部分教职员和第1、第2、第5大队各一部为基础,组建抗大第三分校。许光达、陈奇涵、郭化若、张振风(庄田)、张正光、李逸民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1941年10月,工程学校和炮兵团教导营并入第三分校。11月11日,第三分校改称军事学院。
1940年3月,新四军第6支队随营学校扩建为抗大第四分校。6月,抗大总校第一华中派遣大队与第四分校会合,加强了该校的力量。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吴芝圃、张震、萧望东、方中铎、刘清明、李干辉、冯文华、陈锐霆、张明河、邱一涵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分校转战于豫皖苏地区。7月,隶属八路军第4纵队。
1941年1月,隶属新四军第4师。
1944年9月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在战斗中牺牲后,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决定,将抗大第四分校改名“雪枫军政大学”。
1940年11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干部学校、新四军皖东干部学校于江苏盐城合并组建抗大第五分校。
1941年4月,抗大总校第2华中派遣大队与第五分校会合,加强了分校的力量。陈毅、黄克诚、吴胜坤、洪学智、赖传珠、冯定、谢祥军、余立金、薛暮桥、张兴发、王信虎、贺敏学、唐克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
1941年10月,分校编为“华中抗大总分校”,并组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
1942年底,部队精简,抗大第五分校停办。
1944年夏,恢复抗大第五分校。日本投降后,该校改编为新四军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独立旅。
1940年11月,抗大第4团大部、第1团一部和八路军第129师随营学校,于冀豫边涉县合编组成抗大第六分校。刘忠、黄欧东、姚继鸣、铁坚、胥光义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
1941年4月,分校并入抗大总校。
1943年初,以抗大总校返回陕北时留下的基本科第1、第2营为基础,从校直和各队抽调部分干部,组建新的抗大第六分校。徐深吉、袁子钦、胡汉标、张力雄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同年冬,该校一部改编为太行大队,抗大第六分校撤销。
1941年7月,以八路军第120师教导团为基础,于山西兴县组建抗大第七分校。周士第、徐文烈、喻楚杰、杨尚高担任分校领导工作。
1943年1月,第七分校西渡黄河,挺进陕西省绥德地区,其营连干部队并入抗大总校。3月,分校附设的陆军中学南下陕西省合水县,编为抗大第七分校第1大队。不久,又组建第2、第3大队,并组成新的第七分校领导机构。彭绍辉、张启龙、喻楚杰、杨尚高、康永和、方复生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七分校停办。
1941年5月,以新四军原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一部为基础,于淮南地区扩建为抗大第八分校,隶属新四军第2师。张云逸、罗炳辉、冯文华、高志荣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
1943年春,抗大华中总分校一部分干部和教员加强充实第八分校。同年秋,第八分校缩编为新四军第2师教导团。
1942年5月,以抗大第五分校苏中大队为基础,于江苏南通地区扩建为抗大第九分校,隶属新四军第1师。粟裕、刘季平、张崇文、张日清、杜屏、符确坚、谢云晖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分校成立后,即渡江南下,到苏南地区与第2、第16旅教导队合并。
1943年夏,随着整个苏中形势的好转,第九分校返回江北办学。
1945年春改编为“苏中公学”,后并入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1942年2月,以新四军第5师随营军事学校为基础,组建抗大第十分校。李先念、萧远久、郑绍文、余潜、杨焕民、冷新华、张水泉、邝林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由于新四军第5师兼豫鄂皖湘赣军区,部队分散,该校编成4个教导团分散办学。
1945年9月,第十分校校部改编为新四军第5师第14旅旅部。1945年5月,新四军第7师在安徽省无为县也组建了抗大第十分校,谭希林、曾希圣、陈仁洪、杜剑华、阙中一担任分校领导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新四军第7师随营学校。
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组建抗大太岳分校,隶属八路军太岳军区。陈赓、赵征夫、李良汉、李懋之担任分校领导工作。1945年10月,抗大总校一部从陕西省绥德地区到达山西省长治地区,与太岳分校、太行分校合并组建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队为基础,组建抗大太行分校,隶属八路军太行军区。童国贵、彭崇珠、孟擎宇、李克如担任分校领导工作。
1945年秋,与太岳分校和抗大总校一部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合并组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在抗日战争期间,抗大总校连续办了八期,连同各分校共培养和训练了十余万名军事、政治干部,其中有的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高级指挥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建设和部队建设的优良传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