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抗大第一分校(晋东南故县) > 内容正文

抗大一分校战斗在沂蒙山上
来源:大众日报   2022-12-01 10:02:18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国防大学的前身,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其分校深入敌后战场,直接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和反“扫荡”,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发生在沂蒙山区的大青山突围,是抗大作为主力部队直接参战的最悲壮的一次战斗,伤亡600余名指战员,掩护一一五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等党政军机关胜利突围。

  一、挺进沂蒙山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先后组织发动了十大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10万余人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但起义部队多数是农民武装,没有作战经验,迫切需要主力部队的支持。毛泽东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战略决策,一一五师挺进山东。

  1939年3月,一一五师师部及六八六团在陈光、罗荣桓率领下到达山东,先后建立了鲁中、鲁南、冀鲁边、清河、胶东、滨海等六大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行政工作委员会和参议会,并建立了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决定,以陕北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六大队和第一、三、四大队各一部,及陕北公学大部,组建抗大第一分校,挺进敌后就地培养干部。1938年12月25日,抗大一分校在延长县召开成立大会,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出席,抗大总校副校长罗瑞卿宣读了中央军委的命令,任命何长工为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

  1939年1月3日,抗大一分校从延长出发,顶风冒雪,东渡黄河,经过一个多月的急行军,突破敌人多道封锁线,于1月21日,到达太行山根据地八路军总部驻地屯留,作为第十八集团军随营学校。全校学员三千多人,分编为三个支队,其中一个女生队。年仅十五岁的齐心报名参加了八路军,成为抗大一分校女生队的一名学员。

  2月23日,春节刚过,在故县镇岗上村隆重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身着灰棉军装的全体教职员工在田野上席地而坐,抗大校歌和抗战歌曲此起彼伏。朱德和左权在校领导的陪同下进入会场,全校同学起立,热烈鼓掌欢迎。

  从开学到6月,八路军总部领导朱德、彭德怀、左权和北方局领导杨尚昆、朱瑞等,都曾到学校作报告或讲课。朱德总司令亲自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深入浅出,很受师生们欢迎。

  1939年夏,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决定抗大一分校由晋东南迁至山东,周纯全任校长,韦国清为副校长兼训练部长,李培南为政治部主任。学校东进代号为“八路军挺进纵队”,学员三千余人,混编为三个大队和一个直属大队。

  1939年11月15日,一分校东进队伍从太南出发。经过4天行军,到达群山环抱的西井镇。周纯全校长前往王家峪,向八路军总部首长告别。朱德总司令嘱托说:“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华中的枢纽,是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要地。山东地大物博,人多枪多,回旋余地大,但缺干部,希望一分校在山东越抗越大,培养出千万个坚强的抗日干部。”

  随后,校部率2000余人的队伍,从太行山区出发。学员们高唱着抗大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队伍顶风冒雪,一路东进,秘密穿越冀南、鲁西敌占区,行程3000余里,于1940年1月5日,到达沂蒙山区根据地。

  1940年春节刚过,山东各部队选送的学员陆续报到。这是到达山东抗日根据地后的第一期,共招收学员2670名。3月初,举行开学典礼。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他说:“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创不久,斗争相当尖锐复杂,战斗将是频繁的,环境也是很艰苦的。全体师生只有学会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才能适应斗争环境。”

  开学不久,抗大一分校师生就参加了孙祖伏击战。3月16日,沂水、莒县、铜井、东里店等据点的日军300余人、伪军200余人,向孙祖一带进犯,企图偷袭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徐向前司令员抓住战机,决定消灭来犯之敌,亲自指挥作战部署。参战部队只有附近的纵队警卫团和第二支队。抗大一分校奉命配合作战,当即派出第三大队会同主力在侧翼截击敌人。

  日伪军到达孙祖附近的九子峰时,遭八路军迎头痛击。日军多次发起攻击,均被击退。激战一天一夜,八路军冲入敌阵地,双方展开白刃战。日军死伤惨重,残敌狼狈逃窜。共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缴获枪支及军用物品一宗。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在孙祖召开祝捷大会,抗大分校文工团演出了赶排的活报剧《狠狠的打》和现代京剧《治恐日症》,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

  抗大一分校不仅是一个教育单位,也是一支战斗部队,直接参加了数百次战斗和五次反“扫荡”作战,还为根据地的政治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沂蒙山小调》的诞生

  沂蒙山区位于泰蒙山脉和沂鲁山脉之间,群山连绵,峰峦叠嶂,沂河、沭河萦绕如带,七十二崮点缀其间,山高水长,风光秀丽,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战场。

  1940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困难时期,日寇、汉奸、国民党顽固派联合对沂蒙山区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地方土顽武装利用反动会道门黄沙会散布谣言,蒙蔽群众,阻挠参军支前。为打击反动武装“红枪会”及黄沙会的嚣张气焰,八路军山东纵队和抗大一分校第二、第五大队,以及沂南地方武装发起了反黄沙会战斗,经两昼夜激战,迫使“红枪会”武装和黄沙会退至石屋山以南,将国民党地方武装张里元部赶出了蒙山。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进驻蒙山望海楼山下的白石屋村,团长袁成隆,副团长王久鸣,团员有刘知侠、李林、阮若珊等30余名。山东分局交给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一个任务,就是配合武力行动,以文艺为武器,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方斗志,教育广大群众。

  沂蒙山根据地处于最艰苦的岁月,大家吃的是用高粱和地瓜做成的酸煎饼,睡的是用山茅草铺的地铺。校部和各大队驻地的周围,不是鬼子的据点,就是“黄沙会”盘踞的山头和村庄,但文工团却是斗志昂扬地投入了工作。团员们深入到白石屋附近“黄沙会”盛行的马头崖、沙沟峪等村,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登门走访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一边向会众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一边向群众搜集创作素材,进行文艺创作。袁成隆团长安排编审股长李林和阮若珊创作一首歌曲。

  李林,原名李森林,1935年在北平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8年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先后在一一五师六八八团、抗大一分校任文化教员、文工团创作股长,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文艺青年。

  阮若珊,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北平师大女附中读书时,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卢沟桥事变后,随北平流亡学生来到济南,与陈荒煤、荣高棠、张瑞芳等人一起组织了“北平学生流动剧团”,进行战地巡回演出。1939年春,奔赴抗大一分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文工团演员,参加了《李秀成之死》、《阿Q 正传》等话剧的演出,特别是在小调剧《抗属真光荣》、《双喜临门》及动员参军的话剧《过关》等剧,扮演的农村媳妇、妇救会长等角色获得观众的喜爱。她还创作了话剧《一双鞋》、《彭大娘》等文艺作品,成为颇受群众喜爱的女演员。

  李林与阮若珊是一对恋人,随抗大文工团进驻费县白石屋村。白石屋是个风光优美的小山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村子就坐落在北面的山坡上,有二三十户人家。小村四面山石林立,绿树浓荫,极为隐蔽和幽静。

  白石屋村西面的山峰,就是海拔1001米的蒙山第二峰“望海楼”。蒙山是沂蒙山区最高大的一座山脉,东西延绵上百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方圆八百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1156米,是山东第二高峰。

  春末夏初时节,巍峨的蒙山云奔雾驶,皱烟驳霞,林黛参差,风光旖旎。正在热恋中的这对革命青年,面对沂蒙山的美丽风光,激情澎湃,文思泉涌。在白石屋村一间乱石砌墙、茅草盖顶的茅屋中,由阮若珊执笔,与李林共同作词,连夜创作出了旷世绝唱《沂蒙山小调》初稿。初名《反对“黄沙会”》,歌词共8段。

  李林以地方民歌旋律为基础加工谱曲。创作完成后,李林、阮若珊在白石屋村旁的山崖上,一边打着呱哒板,一边当众演唱,请文工团的战友们提意见。大家被他俩创作的通俗的歌词、优美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所感动,报以热烈掌声。随后,这首歌就由阮若珊等文工团合唱队在校党代会和建党19周年纪念会上正式演出,阮若珊用甜美的女高音演唱了其创作的新歌,赢得了一片喝彩。

  1940年8月1日,日军偷袭抗大一分校驻地垛庄。抗大师生成功粉碎了日军的偷袭,取得了垛庄战斗的胜利。在庆功会上,《反对黄沙会》成为演出剧目之一。阮若珊再次演唱了这支歌。豪放悠扬的曲调,一下子就扣住了每个人的心弦,赢得了众人喝彩,在场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很快在沂蒙根据地流传开来。歌曲一经传出,便不翼而飞,很快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等山东各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随即又传到全国各大根据地。

  由于这首歌曲调优美,深受人们喜爱,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家对歌词不断修改,在保留开头两段歌颂沂蒙山风光唱词的基础上,充实新的内容,歌名也易名为《沂蒙小调》。后来,山东军区文工团的李广宗、李锐云、王印泉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等人对歌词进行了进一步加工,只保留原作的前两段歌词:

  这样一改,就给这首歌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精神,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沂蒙山小调》,成为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歌颂党的领导和沂蒙山人民幸福生活的革命歌曲,很快唱红了沂蒙山区,唱响了齐鲁大地,风靡了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

  三、永远跟党走

  1940年夏,为了迎接建党十九周年和抗战三周年,抗大一分校决定在“七一”举行党代会开幕式。开幕前夕,校政治部请校文工团创作一首新歌,向党的生日和党代会献礼。文工团起初推荐了《反对黄沙会》这首歌,但政治部认为最好创作一首既是歌颂共产党主题,又可以作为校歌演唱的歌曲。大家都说时间太紧张了,很难完成任务。

  文工团副团长王久鸣年仅22岁,先后毕业于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和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当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曲家。他心高气傲地说:“关键是缺乏好的歌词,如果有人能写出歌词,我10分钟就能把它谱成曲。”

  年仅20岁的抗大一分校政治部宣传干事、青年诗人沙洪听到后很不服气,他自告奋勇地说:“你能在10分钟内谱成曲,我就能在10分钟内作完词。”说完他就在树荫里席地而坐,掏出纸笔,稍加思索,立刻在膝盖上写了起来,即兴创作了一首短诗:

  创作完成后,竟然真的用了不到10分钟。王久鸣看了歌词非常喜欢,就一边看一边哼唱起来,谱完曲子后一看时间,也正好是10分钟。一首著名的经典红色歌曲就这样诞生了,歌名初定为《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

  这首歌的首演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全场掌声雷动。王久鸣还向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教唱了《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带着这首歌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很快就传遍山东各解放区,后来又传到延安、太行山根据地。随着抗大学员毕业后分赴各地抗日战场,从此,这首歌便走向全国。

  四、大青山突围

  1941年11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官畑俊六亲率驻鲁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到临沂坐镇指挥,调集5万余日伪军,向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委、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等领导机关所在的沂蒙山区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山东军区领导罗荣桓、黎玉等,及时作出了反“扫荡”部署,抗大一分校的任务是在东西蒙山一带活动,坚持内线战斗,配合外线主力部队打击敌人。

  11月5日凌晨,日伪军3万余人从临沂、费县、平邑、蒙阴、沂水、莒县等地倾巢出动,配有7架飞机、10辆坦克及数十门大炮,分11路向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分局机关驻地留田村合围。

  留田村位于沂南西南沂河岸边,只有村北有低矮的丘陵,无法坚守。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师部等机关3000余人,处于日军“铁筒包围阵”中,处境十分危险。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主持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萧华等同志出席会议。

  大家围着地图,研究突围方案。有的提议向东突围,转移到滨海根据地;有的提议分散突围,以保存力量。罗荣桓听后,伸手向南一指,果断地说:“我的意见,向南突围!”大家颇感意外,露出了惊异的神情。

   “是的,向南!向敌人的心脏临沂方向挺进!”罗荣桓重复了一句,接着对敌情分析说:“敌人集中兵力向我合围,后方必定空虚,我们趁机插到他的大本营临沂方向,变被动为主动。”大家一致赞成罗荣桓的意见。

  在罗荣桓的指挥下,部队采取翻边战术,乘夜突围,悄悄通过了敌人三道封锁线,没费一枪一弹,跳出了日军的合围圈。部队昼宿夜行,悄悄向蒙山一带转移。日军合围扑空后,畑俊六恼羞成怒,又集中7000余人,向蒙山一带分进合击。

  11月17日,日军从空中侦察到行至东西蒙山之间大谷台的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师部等领导机关人员,遂对大谷台进行合击。领导机关人员东越临蒙公路进入北村。

  300多名日军特种部队,尾追第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分局机关,进占沂南绿门山、狼窝子,并在绿门山建立据点,对沂蒙中心根据地构成威胁。罗荣桓、陈光决定趁敌立足未稳,率师部特务营、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四团第三营消灭该股日军。

  为了集中精力作战,防止机关受损失,罗荣桓指示,由师部第五科科长袁仲贤带领师部及直属队人员,省战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带领山东分局、省战工委、省群团组织、报社、医院、被服厂等人员约2000人,于29日夜向临蒙公路西侧的大青山转移,待部队结束战斗后再会合。据抗大一分校报告,那一带未发现敌情。

  畑俊六指挥日军在沂蒙山区追击一一五师、山东纵队主力总是扑空,于是改变战术,令一部继续追寻,而以一个混成旅团5000余人秘密进入大青山周围,布置了一个圈套,企图消灭进入这一带的八路军部队机关。这一敌情,抗大一分校没有发现。

  11月30日晨,东北山口突然响起急促的枪声,接着第五大队岗哨升起报警的烽烟,东南方向也响起隆隆的炮声。从熟悉的三八式步枪特有的“叭勾”声和炮声判断,遇上了日军主力部队。

  周纯全、李培南、袁也烈、阎捷三等领导决定:学校迅即组织力量,扼守要地,阻击敌人,主动承担掩护领导机关突围的任务。周纯全校长随即命令:“二大队、三大队,抢占李行沟南、北岭的有利地形,第五大队抢占大青山制高点,掩护领导机关向西蒙山突围。”

  大青山系蒙山支脉,位于沂南、费县、蒙阴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686米,山势险峻。日军一个中队携九二步兵炮一门,已抢占大青山一号高地,并向前哨连急袭。担负警卫全校重任的第五大队,遂向第二、三号高地扑去。大队长陈华堂、政委李振邦都是久经沙场的老红军,当机立断抢占制高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高地争夺战。

  就在这紧急时刻,一一五师师部后方机关和山东分局、省战工委等领导机关又茫然拥进抗大一分校驻地。早已埋伏在四周的日军立即扎进口袋,疯狂地向包围圈中心滚进压缩,四面八方的枪炮声越响越近。袁仲贤当即命令师直各单位人员向东南方向的上、下石盘转移,同时组织部分队伍由北面冲向大青山顶,与抗大一分校守卫人员会合,掩护机关、学校突围。

  战场形势万分危急!周纯全校长果断命令山东分局警卫连在前开路,掩护机关非战斗人员和抗大学员向西蒙山突围。突围人员通过一条沙河,四面的日军居高临下,凭借有利地形猛烈射击,敌机也反复俯冲扫射,炮火轰鸣,弹飞如雨,许多战士倒了下去,鲜血染红了草坡,染红了白沙,染红了河水。

  面对敌人的疯狂阻击,突围部队除了前进别无他途。狭路相逢勇者胜,冲在最前面的警卫连,在阎捷三的指挥下以排枪开路,后续队伍冒着炮火勇猛前进,用血肉之躯杀开一条血路!扼守西山山麓的是少数日军和伪军刘黑七的部队,看到汹涌冲击的人潮,被这无惧无畏的场面惊呆了,竟慌忙撤离阵地,向西南方向溃逃。警卫连迅速抢占西山,掩护滚滚人流突出重围。

  抗大一分校二大队290多位教员和学员壮烈牺牲,只剩下二大队队长邱则民、指导员程克带领40多名学员,仍然坚守高地。机枪手牺牲了,队长邱则民端起机枪,疯狂地向冲上来的敌人扫射,子弹打完了,他用力砸毁最后一挺机枪,毅然跳下悬崖。指导员程克和最后的17名学员与敌人展开激烈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全部英勇牺牲。

  血阳西斜时,二号高地、三号高地相继失守。第五大队第二、第三中队近300人,基本上牺牲在阵地上。尾追而来的日军见大队人马脱围西去,像输红了眼的赌徒,凭借优良的武器和优势兵力,嚎叫着蜂拥而上,“围剿”、杀害所有活着的对手。由于断后掩护人员少,阻挡不住敌人的追击,日军步兵、骑兵一齐闯入人群,以长短枪、马刀对手无寸铁的机关人员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一时间,整个战场血肉横飞,600多名干部、学员血洒疆场。

  省战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率部分人员突出日军重围,刚转移到大谷台,复遭日军合击,又向望海楼方向突围。在冲到东西蒙山之间的大沙河沟崖时,遭敌机枪火力封锁,陈明双腿被打断。大批日军围拢上来,陈明连发数枪还击,然后用最后一颗子弹对准自己开了枪,壮烈殉国。

  陈光、罗荣桓得报大青山战况后,急派攻打绿云山的部队飞速赶赴大青山。当增援部队到达时,大青山突围战斗已经结束了。傍晚时分,突围出去的人员经紫荆关转移到西蒙山。

  大青山突围,伤亡惨重。省战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一一五师敌工部部长王立人、省抗协宣传部长赵冰谷、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鲁中军区直属第三团政委刘清、蒙山独立支队政委刘涛等1000余人牺牲,省战工委副主任李澄之被俘。山东分局组织部长李林和统战部长谷牧负伤。不远万里前来帮助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美国《太平洋事务》记者汉斯希伯,也牺牲在战场上。

  在突围后的当晚,校长周纯全派军事教员郝云虹,向山东分局领导汇报情况。黎玉怀着沉重的心情说:“抗大一分校牺牲了这么多指战员,实在令人痛心,你们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冲杀出来的,这就是胜利。大青山突围是山东抗战史上一次空前壮烈的战斗,抗大一分校立下了具有独特意义的战功。”

  五、《铁道游击队》和《红嫂》

  刘知侠也是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团员,原名刘兆麟,出生于河南省一个铁路工人家庭,毕业于卫辉一中。1938年夏,他从报纸上看到抗大招生的消息后,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奔赴延安。抗大毕业后,留校教学,先后任抗大分校区队长和军事教员。1939年冬,随抗大一分校来到沂蒙山。因常在《抗大文艺》上发表作品,被分到文工团工作,任《山东文化》杂志副主编。

  1943年夏天,山东军区在滨海根据地召开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刘知侠在会上采访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刘金山,创作了小说《铁道队》,在《山东文化》上连载,引起较大反响,战士们争相传阅。

  不久,刘知侠冒险穿越津浦铁路,来到微山湖深入生活,和铁道队员们生活战斗在一起,成为铁道游击队的荣誉队员。铁道游击队队长刘金山还把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的一支驳壳枪赠送给他。刘知侠根据铁道游击队的真实故事,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成为红色经典代表作之一。

  有一次,刘知侠在采访沂南县委副书记兼抗联主任李子超时,听说有位大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感动地说:“太感人了!我要把它写出来,那位大嫂叫什么名字?”

  李子超遗憾地说,当时听到这个事,也要求区里的干部好好宣传一下。区干部汇报,那位大嫂恳求说:“这事千万不要对外说!俺公公、俺婆婆和俺男人脑子都很封建,这事万一传开了,就把俺毁了。”为了尊重这位大嫂的意见,就没有宣传这个事。那位大嫂的名字,就没有传下来。

  刘知侠到沂蒙山区采访,也没能找到那位大嫂,但却发现了许多像那位大嫂一样救伤员的沂蒙妇女。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谱写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之歌。刘知侠很受感动,带着激情创作了小说《红嫂》,成为家喻户晓的反映沂蒙精神的代表作之一。

  抗大一分校经多次整编不断壮大,先后设立了鲁南、胶东等3处支校,朱瑞、罗荣桓先后兼任校长。抗战胜利后,抗大一分校挺进东北,归属抗大总校建制。

  抗大一分校是在敌后根据地分校中,开办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干部最多、参加战斗最多的分校。在山东期间举办了八期,培养军、政干部11840名,其中开国将军88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沂蒙精神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要继续发扬光大。

  本文选自孙志华、齐鲁著《齐鲁烽火》

  作者孙继业,笔名齐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刘墉传奇》、中篇纪实《烽火沂蒙山》等作品数百篇,出版《伟人孙中山》《共赴国难》《齐鲁烽火》等著作多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