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领域,红色文化一直是一个热点,收藏群体也十分广泛。市场对于红色藏品的挖掘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一大批意义非凡的纪念章、邮票、钱币、证书等彰显红色文化的特色藏品得以呈现出来,诉说着它所承载的革命故事。
如图所示这件《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毕业证书》,是在北京一场拍卖活动中亮相的一件红色收藏作品。证书规格18×22厘米,布质,外观老旧,表面泛黄,主要文字内容清晰可辨,但局部因背墨渍污染尚无法确认。证书外框及主题文字均呈蓝黑色。证书主要文字内容如下: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毕业证书 第×号:本分校第二期第一大队第五队学员陈××学习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给予毕业,特签发给毕业证,以资证明。校长“陈伯钧”、副校长“邵式平”朱笔签名,签证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年十二月”。证书左半部则附毛泽东语录:“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毛泽东”。
史料记载,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全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共中央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于1936年6月1日,将创办于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此后,中共中央根据敌我斗争形势,适时作出了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分校的决定。1938年12月,以驻陕北蟠龙地区的抗大第7大队和驻瓦窑堡的抗大第1大队第1支队为基础,与抗大第2、第3、第4大队和陕北公学旬邑分校,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各一部,成立抗大第二分校。陈伯钧、邵式平、孙毅、朱子向、赵凤岐、徐德操、袁子钦、李志民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该校成立后,学员分别由陕北和关中出发,于1939年2月到达河北省灵寿县陈庄一带办学。9月又迁到韩信台和唐县、完县边界的神南村。1943年2月返回陕北绥德,并入抗大总校。由于为抗日前线培养输送了万余名骁勇善战的指挥员,其中有66人后来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抗大二分校因此被誉为“造就指挥员的摇篮”。该校后更名为华北军政大学,即现在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陈伯钧(1910—197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四川省达县(今达川)河市坝村人。在革命生涯中,曾参加过秋收起义、龙源口战斗、黄洋界保卫战、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广西战役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在其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中,无论是作战间隙,还是行军路上,陈伯钧始终保持记日记的习惯,从1933年起至1950年,记下了4000多篇日记,以一个革命战争参与者的视角,从一个侧面大跨度地记载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和人民军队的战斗足迹,被学术界评价为在党史、军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评价说:陈伯钧是红军干才。
邵式平(1900—1965),江西弋阳县邵家坂人,是我党我军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邵式平是弋横暴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是闽浙赣苏区和红十军的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也是闽赣苏区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其小学期间,与方志敏同窗三载,结为挚友。1923年秋,邵式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在李大钊、赵世炎、瞿秋白等革命先驱的影响下,开始踏上了革命的征途。1931年11月和1934年6月两次当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政府执行委员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其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一期(红军大学二期)高级班(军、师级红军干部)学习,后留校任高级班班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陕北公学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副校长。
这张《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毕业证书》,见证了中国革命军事教育在战争时期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