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抗大第七分校(山西兴城) > 内容正文

【追寻红色印记·抗大七分校篇】 战火中诞生的革命熔炉
来源:快资讯-陇东报社   2022-12-01 14:56:12

  在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有一座极具特色的四合院,那就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七分校(简称抗大七分校)旧址。微风拂过,院后半山腰的砖塔上传来阵阵风铃声。在群山翠绿的包围中,这座建于北宋元符二年的八面七层砖塔与抗大七分校旧址交相辉映。

抗大七分校旧址外景  路世玲 摄

  走近院子,大门两旁的石狮子威严注视前方,拾阶而上,门楣上“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七分校”几个字熠熠生辉。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是院中间被苍松翠柏包围的几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毛泽东为抗大同学会成立时题写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再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

抗大七分校旧址外景  路世玲 摄

  “院内的22孔石窑,是抗大七分校学员当年亲手修建的,他们在这里生产、学习,然后奔赴战场,投身建设,将自己所学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南梁红色大景区管理委员会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常斌强介绍说。

  晋绥建校 陇东办学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度过暂时的困难,中共中央在实行“精兵简政”的同时,决定增设抗大分校和陆军中学。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1941年7月26日,筹备已久的抗大第七分校在山西兴县李家湾举行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期开学典礼。

抗大七分校旧址所在地——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  李卿 摄

  “当时,日本侵略者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更加频繁地‘扫荡’,为了减轻华北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负担,争取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并有计划地储备干部,以便对日反攻,党中央决定把抗大总校和第二、第七分校以及附属中学、陆军中学,集中迁到陕甘宁边区办学。”常斌强说,1943年3月16日,抗大七分校在副校长喻楚杰率领下,从山西兴县驻地出发,经临县第八堡西渡黄河,于3月21日到达陕西绥德。

抗大七分校旧址内的窑洞  路世玲 摄

  3月底,中央军委决定让抗大第七分校及晋绥陆军中学、晋察冀抗大二分校附中、晋冀鲁豫所属的太行、太岳陆军中学,到陇东办学,以便于保存干部,迎接胜利。

  “4900多名学员,怀着抗日救国的崇高理想,从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多路开进,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冲破碉堡林立的封锁线,风餐露宿、千里跋涉,来到陇东。”常斌强说,1943年5月,抗大七分校进驻华池县东华池办学,同年6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史料记载,当时全校共有师生5200余人,其中教职员工300余人,下辖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由晋绥陆中及新军教导大队组成第一大队驻扎大凤川;由抗大二分校附中组成第二大队驻扎豹子川;由晋冀豫太行、太岳陆中组成第三大队驻扎平定川。中央军委任命抗大总校副校长彭绍辉兼任抗大七分校校长,张启龙为政治委员,喻楚杰为副校长,杨尚高为政治部主任,唐子奇任教育长。校部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教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及办公室、秘书科、管理科等科室,还建立了一个80多人的文工队。

  自力更生 劳动建校

  东华池地处子午岭山麓的一片山川地带,由于连年战乱,这里变得人烟稀少。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当地移民流动不定,使之更加荒凉。抗大七分校到达后,除了利用原七七〇团营房外,广大师生依山架棚,开挖窑洞,自力更生,劳动建校。

  “首先是组织学员打窑洞,由于土质坚硬,挖土费力,很多学员的胳膊都肿了,手上还起了血泡。开了窑口之后,要跪着挖,甚至要爬着挖,气都喘不上来,各班学员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天黑了也不休息,有的点着小油灯一直干到半夜。”常斌强说。

抗大七分校旧址内景  马骁 摄

  在建设任务最繁重的时候,抗大七分校一大队组织成立了162人的突击队,在19天内为即将到来的第三大队开挖了75孔窑洞。经过50多天紧张、艰苦建设,到1943年9月,近200孔崭新的窑洞,整齐地坐落在豹子川张家岔周围的山坡上。

  1944年春,喻楚杰担负在东华池建设新校址的任务。他从各大队选拔了一些能工巧匠,凿石备料,修建了46孔石箍窑、36间平房,并盖起了一座可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至此,经过1年多的辛勤劳动,全校开挖窑洞850余孔,并陆续安装了门窗、添置了桌凳,修建了教室、饭堂。

  学员住宿和学习的问题解决后,吃饭的问题也是靠全体师生自力更生来解决。“刚到东华池时,除由当地政府和兄弟部队就地支援一些粮食外,主要靠学员自己背粮。为了运粮,学员们把被单缝起来、裤腿扎起来当口袋,步行到莲花寺、太白镇等地去背粮,往返百余里山路,跑一趟需要两天。”常斌强说。

抗大七分校旧址内景  李卿 摄

  为了彻底解决粮食问题,抗大七分校坚持一面生产、一面学习。1943年4月,校部和一大队到达合水不久,为了不误农时,组织了1200人上山开荒。二大队也于5月20日到苗村附近的南山开荒种菜。1944年3月,校政治部印发的生产宣传提纲提出:男同志完成“五千石细粮,五万亩荒地”,女同志完成“一万斤细纱,八百至一千斤细粮。”按照这一要求,4月2日起,校直属队和一、二大队分别在东华池、大凤川、豹子川展开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这一年,全校开荒近6万亩,生产折合细粮5650余石,足够自供半年口粮,并做到蔬菜全部自给。同时,全校养猪1300余头,羊1100余只,牛百余头。

  抗大七分校全体师生丰衣足食后,为了解决物资困难,校供给部及时组织专人到延安、庆阳、西华池等地设立交通站和采办所,广泛开展经商活动。截至1943年底,采办所赢利约合边币6300万元,盐业公司赢利折合边币1234.5万元。分校就用这些钱,给各大队作了生活补助。

  在此基础上,抗大七分校还因地制宜,利用农牧业生产成果开作坊、办企业,解决日常生活用品问题。办起了油坊、磨坊,加工食油、粉丝、制作豆腐,组织驮骡队到“三边”(靖边、定边、安边)去驮盐,保证全校每人每日吃到五钱油、五钱盐。开办了织布厂和鞋厂,办起铁厂自制生产工具和运输工具……原来冷清清的荒山沟,变成五谷丰登、欣欣向荣的新山村。

  搞好教学 贡献力量

  “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了抗大七分校的教学课程,必须结合战斗、行军、生产、劳动,以及做群众工作来进行。”常斌强说。

  抗大七分校转移到陇东以后,学员大量增加。一些年龄较小的陆中、附中学员,虽然经受过战争环境的艰苦锻炼,但缺乏严格系统地军事训练。为了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抗大七分校于1943年和1944年冬,开展了军事大练兵活动。练兵项目包括:从单兵动作到班、排、连的制式教练,投弹、刺杀、爆破等战术,排、连攻防战术,以及单杠、双杠、木马等军事器械操。

  同时,抗大七分校按照军事、政治、文化课的不同要求,分别编写教材,进行集体备课,不断精炼内容,提高教师水平,培养人才。在组织教学时,针对学员特点,实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妄图抢占胜利果实。1945年9月6日,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总计1113人奉命提前结业,从平定川出发,踏上了重返前线的征途。1945年10月5日,校部和一大队奉命重返晋绥。1946年5月,抗大七分校学员全部毕业,奔赴各解放战场前线。

  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办学三年,培养了5000多名军事、政工干部和初中级通讯、测绘、文艺、医务等人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少从抗大七分校走出去的师生,成为运筹帷幄的高级指挥员和屡立战功的英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