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新四军第7师抗日军政大学第10分校成立了。它的前身是新四军第7师教导大队。
新四军第7师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于5月1日在安徽省无为县东乡白茆洲正式成立的,全师近2000人。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治委员曾希圣。第7师成立不久,组建了教导大队。为了培养更多的军政干部,以适应斗争形势的发展,成立了军事队和政治队,培训部队的基层军政干部。1943年,第7师发展到6000余人,教导大队也扩大为四个队。这时,抗大华中总分校结束,干部和教员都分配到抗大各个分校。分到第7师的这批教员和干部,便分到教导大队。由于充实了这批教学骨干,教学工作越来越走向正规化,并准备在此基础上,创办抗大分校。但由于日军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相互勾结,不断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和进攻,斗争越来越复杂、严峻。根据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保存干部和教员骨干,师部决定暂不开办抗大分校,教导大队的建制也暂时取消,采取分散办学办法,除师部留下一个队以外,其余三个队分赴含和地区沿江支队和皖南支队继续办学,培训干部。次年秋,以留在师部的教导队为基础,成立了干部培训班,主要培训部队的营、团职干部。
1945年春,随着国际反法西战争的节节胜利,和我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发展,日军被迫紧缩兵力,实行战略退却。第7师领导抓紧有利时机,迅速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队伍,全师达3万余人。这时,干部数量少、素质低成了部队主要矛盾。为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迎接全国大反攻的到来,必须迅速培养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为此,师部研究决定,并报经新四军军部批准,于5月间,以教导队和干部训练班为基础,在安徽省无为县的团山里村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皖江区第10分校,简称第7师抗大第10分校。第7师师长谭希林兼任校长,师政委曾希圣兼任政委,我被任命为教育长,杜剑华任副教育长,阙中一任政治协理员(政治处主任)。
为了尽快培养出部队和地方急需的合格干部,学校从一开始便建立了较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起了保证作用。当时学校的组织序列是:在校长和政委的领导下,设立校务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处理学校的重大问题。校委会由我和阙中一、杜剑华以及党总支书记等同志组成,我和阙中一分别提任正副书记。校务委员会下设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总务三个股,分管各项教学和保障工作。
学校共有五个学员队。第1、第2队是军事队,学员主要是部队的连、排长和优秀班长;第3队是地方武装干部队,学员多是地方游击队的战斗骨干,以及地方政府分管军事工作的干部;第4队是政工干部队,学员主要是部队的指导员和准备担任政治工作的排长;第5队是学生队,主要是来自上海等城市、地方的青年学生和部队中的中学生。另外,还为皖江地委代办一个地方干部训练班,学员大都是在敌占区暴露了身份的各级党政干部。
学校在办学开始,就把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立足于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努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学员的头脑。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毛泽东有关阶级斗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学习党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还学习瓦解敌军、战时群众工作以及怎样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各种群众组织、宣传和动员群众等。学习的教材主要是参照抗大总校和华中总分校的课本和教学大纲,并结合新四军在皖江地区对敌斗争实际而制定的。在学习期间,每个队的学员都要系统地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以及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论述,明确我们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各个队还根据自己队的专业制定了各自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学校的军事教育是全体学员共同学习的重要科目。当时处在战争环境,学员们毕业就要奔赴战场,带兵打仗和做政治工作,所以对学习军事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我们也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部队准备情况和战术要求的教学方案。战术训练以连、排的战术动作为重点,单兵训练以射击、投弹、刺杀三大技术为重点。理论讲解以游击战、麻雀战、夜战为重点,并结合具体战例,深入浅出地进行形象教学。课程的安排非常紧凑,每天的教学内容都是结合演习和操练在野外进行。从单兵的技术训练到连以上的攻防战术训练,都经常反复地演练。当时正值夏季,天气十分炎热,学员们顶着烈日,在野外摸爬滚打,一丝不苟地进行练习,非常严肃和认真.由于学员大都是来自部队的干部或战斗骨干,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学习期间又十分刻苦努力,所以他们提高很快,毕业时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分校的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学员的生活很艰苦,大部分住在团山里村的祠堂里和民房里。村旁的场院和祠堂就是课堂,门板一竖就是黑板,学员们一人坐一只小凳,双膝一合就是课桌。大家非常珍惜这短暂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
每天清晨,东方刚刚发白,嘹亮的军号声就划破黎明前的寂静。学员们紧随着响亮的口令开始了操练。在日复一日的紧张学习生活中,大家始终保持着饱满旺盛的精神。夕阳落山后,村子里便响起激昂的歌声和欢声笑语,同学们三三两两,或漫步交谈,或唱歌做游戏。当夜暮降I临,学员们又围绕在昏暗的油灯下进行热烈讨论,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和经验,或复习白天所学的课程,教员也深入到班组同大家一起讨论,听取意见解答问题。学校生活处处充满着民主、和谐、朝气蓬勃的气氛。抗大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传统校风,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当时,学校的学制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短期训练。我们校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发动全体教员和干部,出主意,想办法,共同努力,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干部。教员们自觉地把搞好教学与提高部队战斗力、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大目标联系起来,起早睡晚,一心扑到教学工作上。缺乏教学器材,大家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简易教学器材,使军政教学课程得以顺利进行。对所教的课程反复备课,编写的讲义几经修改,精益求精。力求符合部队实际和学员需要,使每期学员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在斗争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学校始终注重提高学员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使学员既学到了一些急需的军事知识,更使他们具备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树立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强信心和建设新中国的远大理想。新四军第7师抗大第10分校共培训学员1000多名。他们回到各自的岗位后,作出了很好的成绩。有些同志屡建战功,有些同志成为优秀的指挥员,有些同志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他们对在分校那段学习生活,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以至终生难以忘怀。
我与分校的同志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中迎来了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时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我党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实现,决定对国民党作出让步,将新四军从包括皖中、皖南在内的南方八个解放区撤出。9月间,驻皖江地区的新四军第7师遵照军部命令开始北撤,第10分校随同第7师师部一起撤退到苏北的淮阴。10月,第7师进行了整编,抗大第10分校改为第7师干部随营学校。我和阙中一、杜剑华及部分同志调到部队工作。大家满怀着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离开了这所培养人锻炼人的革命熔炉——新四军第7师抗大第10分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