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聂荣臻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的第一个大胜利。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聂荣臻在抗战期间的战绩几乎尽人皆知,而他关爱根据地群众生产生活并与根据地群众水乳交融的事迹却鲜为人知。聂荣臻在晋察冀根据地把边区部队称作人民子弟兵,十分重视和加强边区军民关系建设,他要求边区部队各级干部应有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识,必须提高和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巩固和发展边区的决定性因素”的认识和思想,他重视各种抗日群众团体的组建,指出这是“边区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战胜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减轻人民负担,聂荣臻等八路军领导干部还以身作则,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生产自救运动。
关心群众生产和生活
1938年年初,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由河北阜平迁驻五台金岗库村,当聂荣臻要到金岗库村的好消息传来时,全村的男女老少无不欢喜地奔走相告,热情相迎。
聂荣臻在这个风景秀丽、溪水长流的小山村先后工作、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同村里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
聂荣臻率领部队进驻金岗库村后,为了军事训练,临时把老百姓的一块约二亩大的土地作为训练场地。春播时节即将到来之际,虽然村里的干部和群众没有提出要地,但是聂荣臻心里非常着急,他深知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绝不能因军训占地而耽误农时。于是,他指示部队必须在春播前把土地还给老百姓。
部队按照聂荣臻的指示,迅速在顽石横卧、杂草丛生的河滩上开辟了一块训练场地,并且把原来占用的那块土地深翻平整之后及时还给了老百姓。
不仅如此,聂荣臻还经常抽空来到田间地头同老百姓聊天,为老百姓发展生产出谋划策。他指示驻军和机关干部,除了正常的军训与军务之外,一定要千方百计抽时间帮助老百姓搞生产。部队战士还在河岸上为老百姓栽种树木,在田间帮助群众耕种。
当时,司令部的机关和警卫部队分别驻在村子的庙院或老百姓家中,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然而,他们宁愿自己受苦,克服困难,也绝不会给老百姓增添麻烦。在五台山那冰天雪地的寒冬,部队战士也没有随便烧过老百姓的一根柴、一块煤。司令部驻的庭院是一个国民党员的房屋,进驻时,聂荣臻特意叮嘱机关工作人员,要很好地爱护房东的家产。
当有一位同志不注意这个问题而弄坏东西还认为没什么事时,聂荣臻当即严厉地批评了他。因此,金岗库村的群众衷心爱戴八路军、拥护共产党。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日,主动帮助部队工作,给予驻军机关各方面的方便,军民关系相处十分融洽。
注重民兵建设
聂荣臻认为:既然司令部在金岗库村,那么金岗库村的自卫队理所当然就应当在军事训练方面是先进的,否则便是军队的失职。
有一天,聂荣臻专门请来村自卫队的骨干吃饭。他亲自为自卫队队员们斟酒,把好一点的菜推在他们面前。吃完饭,他激励自卫队队长张茂功:“我派人帮助你们进行训练,你们可得为军区所在地也为整个边区争光啊!”张茂功当即向聂荣臻表态:“司令员请放心吧,咱们不是孬种。”
聂荣臻对当地民兵建设非常关心,抽调专人帮助县、区、乡组建自卫队,农闲练兵,农忙耕种。
在金岗库村居住期间,聂荣臻抽出部队干部战士抓村里自卫队的训练,上政治课,教射击、投弹、刺杀,教多种游击战术。军区又将12枝步枪、一箱子弹奖给自卫队,武装了一个班。在石嘴地区民兵军事演习、比武检阅时,金岗库村民兵自卫队获得第一名,军区司令部向他们颁发了“优胜红旗”。聂荣臻获悉后非常高兴,领着人在村口迎接自卫队员。队长张茂功一声口令,全体得胜归来的自卫队员们都用力摆头向司令员行注目礼,聂荣臻高兴地鼓起掌来,笑着问张茂功:“有了枪弹,鬼子来了怕不怕?”张茂功充满自信地回答:“有八路军在,有枪有子弹,就不怕!就敢跟日军狗东西拼!”
建爱民桥
1938年初春,聂荣臻了解到,金岗库村前的清水河,一到冬天结了冰,人畜过河就很困难,不是人摔倒,便是牲畜扭伤。夏天山洪暴发,人畜过河就更困难了,乡亲们无法像往日那样过河上山砍柴、种地。河对岸的田地不能适时耕种,误了农时,影响粮食收成。没有一座桥,老百姓实在是太困难了。阎锡山统治时期,地方官吏借口修桥,曾几度向村民勒索钱财,却只要钱不见修桥。老百姓气愤地把这条清水河叫成“害民河”。聂荣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动员军区干部战士为民众义务修桥。
聂荣臻亲自挂帅,察看地形,设计图纸了解水情,开座谈会征求群众意见。方案确定后,便立即行动起来。聂荣臻指挥战士们冒着严寒,上山坡砍树,下河滩测量。战士们站在冰凉的河水里打桩,腿脚都冻得红肿了,还坚持干活。
村里的群众看了深受感动,心疼不止,主动给战士们送水、送饭、送棉衣??
经过十几天的艰苦奋战,一座宽4米、长30余米的五孔木石结构大桥就建成竣工了。
金岗库村多少年来的“害民河”从此变成了“便民河”。可恨可惜的是,后来,这座桥在战火中被日军烧毁。
桥虽然不存在了,可是,聂荣臻架起的共产党八路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却永远屹立在金岗库村人民群众的心中。
“他们做得很对,我们要遵守。”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一来到中国就急着要求赴抗日前线开展救死扶伤的工作。
聂荣臻聘请白求恩为军区卫生顾问,白求恩非常愉快地答应了。白求恩谢绝了对他生活上的特殊照顾,立即埋头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第一周就检查了医院全部500多位伤病员,第二周开始做手术,经过四周的时间,就医治好了140多位伤员,使他们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
白求恩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聂荣臻,他非常担心累坏白求恩的身体,于是,他筹划着要亲自陪同白求恩上五台山台怀镇参观寺庙,放松一下疲劳的神经。
那是个艳阳天,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团长纪亭榭带着警卫员策马开道,聂荣臻和白求恩骑着马在后边缓缓随行。当一行数人路过五台石坪村时被几位手持红缨枪的儿童团员拦住去路。一个儿童团员毫不客气、神气十足地将红缨枪往他们面前一横,大声说:“过来,查路条!”纪亭榭跳下马来微笑着说:“呵,你好厉害!”旁边的警卫员也适时提醒一句:“聂司令员来了,你别查路条了。”儿童团员们严肃认真地说道:“不管什么司令员,不查都不行!”
说话的工夫,恰好聂荣臻也来到了跟前,听到此言,欣慰地扭头对白求恩说:“好!有这么些儿童团,我们就放心了!”接着,聂荣臻笑着对儿童团员们说:“如果我没有路条呢?”儿童团员们干脆利落地回答:“没有路条,就跟我们走!找区长去谈话。”
这时,警卫员见状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就要上前去进一步说明一下,聂荣臻摆摆手阻止了,说:“他们做得很对,我们要遵守。”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旁边来的一位老大娘认出了聂荣臻,连忙过来含着笑对儿童团员说:“孩子们,我来作保,真的是聂司令来啦!还不赶快敬礼?!”
这一群可爱的孩子这才一个个向着聂荣臻行起军礼,表示歉意和敬意。
聂荣臻跳下马来,慈爱地抚摸着他们的头,连连夸奖他们是“好样的”,白求恩也禁不住也用英语称赞几句,翘起了大拇指。
聂荣臻看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儿童团员,当即让随行人员拍下了这一珍贵的镜头,并且登报表扬了儿童团员认真负责的精神。
帮助恢复学校
聂荣臻在金岗库村时看到:由于战乱,学校关闭了大门,教师们也无心教书的状况,心里很不是滋味。
聂荣臻深深懂得文化落后是山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没有学校,聂荣臻深为失学的孩子担忧:“小小年纪不上学,许多儿童团员查路条很认真,不认识字怎么行!”于是,聂荣臻想办法帮助村里恢复学校,让这里的适龄孩子们能有学上,能进行最初步的知识教育。
经过同各方面人士耐心交涉和做工作,终于在村里的牛王庙院内,由司令部腾出几间房子,作为教室,恢复了学校,动员村里大多数适龄儿童都来上了学。学校还成立了儿童团,让孩子们一边上学一边站岗放哨,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不仅如此,聂荣臻还抽空亲自出马教自卫队员和儿童团员们唱歌。
在聂荣臻的关怀和支持下,金岗库村的教育工作和儿童团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被推荐为石嘴地区模范村,学校也被评为模范学校。
给老乡送去饺子
1938年春节前夕,聂荣臻司令员按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动员全体机关干部、驻军,积极开展爱民活动。他们帮助群众担水扫院,砍柴修房,送“福”字,贴对联??聂荣臻还注重整个村庄的卫生工作和亮化美化。他命令警备连和八分队战士们冒着严寒,清除了村里大街小巷几十年来的垃圾,平整了路面,清扫了街道。他让战士们去山上砍来松枝,搭起牌楼,挂上彩灯,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金岗库村呈现出几十年来未曾有过的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腊月廿八清晨,聂荣臻在村口散步时,迎面遇见了担水的杨大爷,他关切地问道:“杨大爷,你老起得真早哇!过年的事准备得咋样啦?能不能吃上顿饺子?”
杨大爷回答说:“能,能。白面的吃不上,吃顿莜面饺子也满可以了!”
大年三十的下午,杨大爷正准备帮老伴包野菜莜面饺子时,只见聂荣臻的警卫员走了进来,将一大碗胡萝卜拌羊肉的饺子馅和3斤多的一包白面往炕上一放,说:“大爷,这是聂司令员让我给你送来的。”
杨大爷赶忙说:“这,这咋行哩!聂司令员工作那么辛苦,为军民操劳,还是留给他吃吧!”执意不肯收,随即一个劲地让警卫员把东西拿回去。
“这是聂司令员从他那一份伙食里匀出来的,你非收下不可,要不,我咋向首长交代呀?”警卫员边解释边挣脱了杨大爷的手,麻利迅捷地一溜烟跑了。
望着警卫员远去的背影,杨大爷的两眼感动得渐渐模糊了,他赞叹:聂荣臻司令员和八路军真是人民的贴心人哪!
帮老乡扶车
1940年腊月的一天,一大队八路军行进在太行山的乡间小路。迎面过来两辆畜力拉煤车。一辆撞在了大石头上,车歪躺在地上。赶车的人急了,扬鞭猛打牲口,天寒地冻,牲口打个趔趄,趴在地上不动了。车翻了,急得赶车人直跺脚。
这时,一位骑马的八路军跳下了马,帮助赶车人一同扶起了车。
行军行列里的战士连贵和回头一看,去帮助扶车的人竟然是聂荣臻司令员,而更让他惊喜的是,那位赶车的人正是他父亲,心里感到阵阵发热,随即叫了一声:“爹!”连贵和是襄垣县黄楼北村人,他父亲是往家里拉煤路过此地的。他已3年时间没有见过儿子的面了,未曾想到在这儿意外相遇,情不自禁喜出望外地丢下煤车,扑过去抱住儿子说:“贵和,爹可算见到你了!”
聂荣臻笑着说:“噢,原来是父子见面了,不容易啊,快谈谈吧。”他一边说着一边解开缰套把牲口从辕里牵出来,拴在路旁的树上,又回头同另一个赶车的人去扶翻倒的铁轮车。那位赶车的人见八路军首长如此卖力帮忙,便喊了一声:“云生,先来抬车。”连贵和父子俩急忙跑来不好意思地说:“首长,让我们来吧,别把你身上弄脏了。”
聂荣臻微笑着说:“没关系。”说完,聂荣臻一会儿到路边找来垫车的石头,一会儿又同大家一起扶车,忙前忙后,累得满头大汗。后来,两个警卫员和连贵和父子一齐动手,才把翻倒的大车扶了起来,但是车上的煤全撒在了地上。
聂荣臻见没有工具可用来铲煤装车,就用手去搬炭块。一边干活一边问:“大叔,刚下过雪,路上滑,是不是因为我们部队行军把你的牲口惊吓了?”赶车的人连忙摇头说:“不是,是我赶车没有操心。有些走神了。见部队过来这么多人,我就思念起我的儿子了。”
聂荣臻笑道:“赶车和打仗一样,不能一心二用啊。”他又回头对连贵和说:“小同志,你看我,只知道你是我部队的战士,还不知道你的姓名呢。”连贵和急忙答道:“报告首长,我叫连贵和。”聂荣臻接着又和蔼地说:“小连哪,路滑不好走,我批准你一天的假,帮助你父亲把这两车煤送回去,住上一宿,同父亲好好聊一聊。”听了聂荣臻的话,连贵和非常高兴,他多想回去看一看呀。谁知还未能等他开口,他的父亲连云生就抢先说话了:“首长,不用了,我们父子已经见过面了,也亲眼见到了你们这样关心老百姓的好首长了,贵和跟着你们,我一千个放心!”回头又对贵和说:“孩子,家里人都好的,千万不要惦记;你要在部队好好听首长的话,好好干,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了再回家!”
连贵和见父亲如此高兴,心里自然乐开了花,他不住地点头应着,随后朝父亲亲昵地一笑,便紧跟着聂荣臻首长又踏上了前进的征途。
将人民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树为拥军模范
戎冠秀,河北省平山县下松盘村妇救会主任,自聂荣臻率部创建晋察冀根据地以来,戎冠秀就带领全村妇女积极开展抗日工作。她把两个儿子送上前线,挨家挨户动员适龄青年入伍。该交公粮了,她从这个碾盘走到那个碾盘,动员村民交好粮??她吃糠咽菜,省下小米送给前线战士。她忍寒受冻,省下一条条棉线、一尺尺粗布,组织下松盘村姐妹们做军鞋,冒着弹雨和硝烟把鞋递到子弟兵手中。
1943年12月,留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程子华、肖克、刘澜涛等提出,为表彰边区军民在反“扫荡”中的英勇事迹,鼓舞边区人民和子弟兵的斗志,召开全边区群英大会,聂荣臻欣然同意。聂荣臻从上报的英模材料中发现戎冠秀拥军事迹很突出,同意用他和军区其他首长的名义授予戎冠秀“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1944年2月,晋察冀边区在河北平山县寨北村召开英模表彰大会,聂荣臻代表边区党政军民将镶有“子弟兵的母亲”的锦旗授予戎冠秀,对她的模范事迹予以表彰。
《晋察冀日报》等报纸把戎冠秀拥军事迹介绍到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中,推广到了全中国。在戎冠秀拥军爱兵事迹鼓舞下,不仅深受感动的子弟兵焕发出空前的战斗力,而且全边区再掀军爱民、民拥军热潮,军民团结齐心协力抗击日军的景象时时处处都能看见,非常感人,并形成强大的“铜墙铁壁”,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拥军模范戎冠秀的拥军事迹,使聂荣臻看到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强大力量,看到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光明前途。他号召边区全体八路军将士英勇奋战,多打胜仗粉碎敌人“扫荡”,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实际行动保卫子弟兵的母亲!
军民一家亲
为感谢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村的乡亲们无私为转移部队捐献粮食,聂荣臻将边区粮票发放在他们手上。新年到了,聂荣臻带领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人员挨家挨户看望住有部队的房东,向他们祝贺新年,一同欢庆新春。他发动部队为老百姓写春联,含有“福禄寿喜”“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吉祥意义的大红对联几乎贴满了蛟潭庄村家家户户的门上。春节那天,聂荣臻和夫人张瑞华给群众拜年,群众感激地说:“共产党、八路军真好,聂司令员这样大的官亲自给我们拜年,哪朝哪代见过哟!”
1944年春,天灾导致青黄不接,为渡难关部队和老百姓采野果、摘树叶充饥。聂荣臻命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不能上山釆树叶,宁肯饿肚子不与民争食。边区人民清楚部队的生活也很艰难,在万分感激的同时纷纷要求聂司令员解除命令。
人民群众对部队的理解、体贴、关怀与爱护之浓浓深情,让聂荣臻感动不已。
在饥饿面前聂荣臻要求子弟兵严守纪律,坚定不移地让食于民,把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加以保护。
据抗战期间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读书的王悦在回忆文章中说:有一回反扫荡,部队没有吃的。一天,喜从天降,他们居然捡到了一只老山羊,当时他们饿急了,吵着闹着赶快杀了填肚皮。可是管理员说,这是绝对不行的,聂荣臻司令有命令,非得找到失主不可。就这样,不但没吃成,行军时还得赶着一只老山羊。
王悦深情写道:“这样的军队,老百姓当然归之如流水,像戎冠秀那样的子弟兵母亲又何止千万。我亲眼看到披麻戴孝的妇女带着孩子来顶替刚刚牺牲的丈夫,又看到老母亲用旧席子卷起牺牲的儿子大哭一场,便立刻又到村口去放哨。”
阜平县城南庄一位叫张建忠的老乡说,他听奶奶讲,一次,他家的鸡跑到聂荣臻住的院子里,把刚刚做好的饭啄得乱七八糟,聂荣臻的警卫员上前追赶,一不留心把鸡打死了。聂荣臻严厉地批评了那个战士,让他写了检讨。事后,这个战士在一名干部带领下来到他家赔礼道歉,并送给他奶奶一块银元。张建忠说:“奶奶把这块银元保存了很长时间,后来家里孩子上学,才交了学费。”
尾声
著名诗人田间,当时就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他用一首名为《偶遇——题聂司令员》的诗,记述了聂荣臻的一个生活片断——
将军,他在我门前
喝过茶,歇过马
将军,他在我门前
和我谈过话
问过我的庄稼
长得差不差
……
将军又是威严
又是那么仁爱
好比山间明月
爱照穷人的路
……
这首诗的语言文字虽然十分简短明了,却是对聂荣臻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非常形象可亲的生动的写照。
在日本侵略军不“扫荡”的日子里,晋察冀根据地是很安定的,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开展,秩序井然。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社会风气非常好。
聂荣臻说:“依靠人民,比山靠得住。”聂荣臻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晋察冀根据地是个非常巩固、非常可靠的根据地,人民,完全站到了共产党八路军一边。说到底,和人民打成一片,是根据地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晚年,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深情地写道:“在抗日战争中,尽管我们处在敌人的封锁包围中,我们的司令部距敌人不过几十华里,有许多战火纷飞的场面,但是我们却有一种安全感,在群众的海洋里安全得很啊!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驻在唐县和家庄,中央分局在河北阜平县易家庄,我每次去开会时只带一个警卫员,我们一人一匹马一天就跑到了。一路上毫无危险,走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都给我们烧开水、指路,照顾得十分周到。八路军英勇抗击侵略者保护了人民,人民同样尽心尽力地保护我们。”聂荣臻还说:“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之后,我们就置身于群众的海洋里,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而敌人呢?处处碰壁处处困难,找不到向导,找不到用具,想找口锅做饭也不容易,就像一个既聋又瞎的人坠入了深渊。”聂荣臻在总结晋察冀工作时也说,正是有了这种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才能使孤悬敌后的晋察冀根据地一天天壮大起来,如果没有边区人民的拥护、帮助和支持,八路军就不可能在敌后立足,晋察冀根据地就不可能由一个游击区变成一个巩固的敌后根据地,八路军部队就不可能由弱到强、发展壮大。
来源:《中华魂》2015年5月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