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将军书法集 > 内容正文

舒同书法作品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综合   2023-05-02 14:09:16

  舒同,1905年11月25日出生于江西省东乡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五四运动影响下,1920年6月,和进步同学成立“金兰同学社”。1921年8月,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李井泉同学等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5年发表《中华民国之真面目》。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席,第二、第三届名誉主席,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舒同,汉族,1905年11月生,江西东乡人,又名舒宜禄,字文藻,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中等师范文化。曾入江西东乡县立尚志学校学习,1921年8月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起任中共东乡县支部书记、县委书记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东乡县党部常委。

  红军时期

  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四军政治部秘书,红十一师秘书长,中共赣东特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十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其间任红二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政治部主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11月起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1937年11月起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1940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底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延安整风期间,1942年起任军委整风干领导小组副组长。1943年至1944年任中央军委宣传部部长。1944年秋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秘书长兼学习委员会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起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1945年12月至1949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其间:曾兼任华东局宣传部部长、社会部部长、故军工作部部长。1947年1月起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华东军区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兼宣传部部长,《解放日报》总编辑,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华东文教委员会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华东局党校校长。1954年8月至1960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1955年1月起任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60年10月至1963年2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1956年7月至1960年11月兼任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61年2月至1966年6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1962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1977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77年9月至1979年12月任陕西省革委会常务副主任、副主任。1978年5月至1982年12月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央军委军战史编辑室主任,其间:曾任军事科学院党委常委。1979年7月增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第二届、三届名誉主席。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荣誉章。1998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舒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物事迹

  家风简朴

  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市场商品供应极为紧张,所有商品都要凭票购买。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舒同也与全国人民一样,生活过得十分清苦。他的零用钱和所有粮票、布票等票据统一由工作人员保管,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外,结余部分基本用于贴补身边工作人员的不时之需。他从未主动给自己子女买过任何礼物,唯一的一次还是在秘书的再三提醒下,舒同才为过5岁生日的儿子舒关关买了一辆玩具小汽车。

  “爸爸生活简朴,他常说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还讲究个啥。”舒安回忆道,“一小碗米饭,一盘豆腐,一碗青菜汤,就是他每餐的标配,多一点都不要,十年如一日。”秘书看到舒同身体虚弱,偷偷在菜汤里加了点肉末,舒同发现后,对秘书一顿狠批,“现在老百姓连地瓜面都吃不上,作为领导干部还好意思吃肉吗?”舒同严肃地说,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不能只嘴上说说,要落实到行动中。

  “从严要求自己,实事求是做人,干干净净为公,严格管好家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艰苦朴素,一心为民。”多年来,舒同一直认真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后代。

  舒同和妻子石澜先后生育过三男一女。他戎马一生,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子女,“凡事要靠自己努力,一不能搞特权,二不能靠关系,三不能干违纪违法的事。”1963年,舒同到陕西任省委书记。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在西安农村下放的舒安看到希望,很多人劝舒安找他父亲打个招呼,可以上个好大学。“父亲似乎猜到了我的小心思,打电话对我说,学习上的事,要靠自己,我可帮不了你。”谈起此事,舒安记忆犹新,最终他打消这个念头,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美院。

  1978年,舒同到北京军事科学院任职,根据有关规定,妻子石澜可以办理随军手续,但舒同却从未给组织上提过要求。他对石澜说:“我们是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此后,石澜没有提过随军的事,独自在西安生活几十年,毫无怨言。

  “父亲的大局意识和对家人的严格要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舒安深有感触地说,受父亲影响,他曾主动要求去农村生活了几年,“现在回头想想,这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为纪念舒同,传承其清廉家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民政府建立了舒同博物馆。

  “父亲倡导的‘清正、廉洁、为民’的家风,我们会秉承好。”舒安饱含深情地说。

  书法成就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后任第2届、第3届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毛泽东主席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他自幼喜爱书法,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被誉为“神童”、“东乡才子”。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但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备受海内外推崇。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所谓舒体,就是从“二王”入手,以颜、柳之楷为本,取各家各体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独特风格,立“七分半”字体。这个“七分半”,可以说是舒体字的精华,既结体上楷、行、草、篆、隶五体各取一分,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合称“七分半”。

  “七分半”字体充分反映了舒体字的深厚基础和面貌特征。应当说,舒体字的形成,不只是艰苦的书艺探索,更重要的是意志和毅力的磨练。舒同的墨海生涯从14岁在乡间小有乡誉时起,直至93岁病逝近80个年头,在漫长的岁月中,不管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十年浩劫”的动乱,不论是在繁忙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罹难挨斗的“牛棚”里,他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始终没有中断艺术研究和临池实践。舒体浑圆有力,外柔内刚,宽博端庄,雍容大方,以其特有风格,体现革命风云、将军气度,深为人们珍爱。当今,舒体已被输入电脑,广泛用于报纸、刊物、电影、电视,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舒同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团、师搞宣传工作,在紧张战事之余,潜心书艺,寄情翰墨。随红1军团长征到陕北时,一路上书写大幅标语,弄得身上全是石灰,衣服上也烧了好多洞。在行军途中,没有纸笔,舒同就捡了树枝在地上划拉;骑在马上,也用手指头在裤腿上划拉。有一次被毛泽东看到了,就笑着说:“舒同,你成了马背书法家啦。”从此,“马背书法家”的美名就传开了。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边区政府管辖的旬邑县时,为团结抗战,中共拟请当地一位前清翰林出任边区参议员。那位老夫子说,“我和没文化的人谈不来”,拒绝参加。毛泽东知道后,就让舒同以中央名义给他写一封信,宣传我党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这位前清遗老读了信后连声称服:“字美文雅,想不到共产党内也有人才啊!”随即出山参政。

  1936年延安创办中国抗日军政大学,负责筹备的同志请求毛泽东写校牌。此时毛泽东正在忙于撰写《实践论》,一时抽不出空,便向来人推荐:“你们去请1军团的舒同写吧,他的字写得很好哩!我很欣赏。”就这样,时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的舒同奉命书写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牌,还写了大门左右两边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校训。从此舒同的名声便驰誉全党全军了。

  何香凝说过:“国共有两支笔,国民党有于右任,共产党有舒同。我更喜欢舒同。”

  舒同是多产书法家,几十年来,他的墨留遍全国各地,特别是与颜真卿故里费县情有独钟,费县有他的多件墨宝传世。1959年舒同到费县视察水利工程,应邀回去题写了“许家崖水库”五个大字(每字原大高100厘米,宽80厘米)。这五个大字端庄大方,遒劲有力。体现他当时身置大跃进的年代,视察民情,看到人民群众意气风发兴修水利的热潮而感慨万千;刚到山东省委担任第1书记,又有用武之地,春风得意;50多岁正年富力强,笔法浑熟,运笔酣畅淋漓,有泣鬼神、惊天地之气。舒同生前曾有言说:“许家崖水库”五个大字,是他一生中写的最大的字,也是他最满意的字,而且刻的也好。这五个大字虽然没有落款,但人们一看就认出是舒同体。竖立在大坝溢洪闸旁的《许家崖水库》石碑,既是一座书法名碑,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已成为费县著名旅游景点——鄪国明珠“天景湖”的历史文物标志。

  舒同之所以被誉为人民的书法家,是因为他这位马背上的红色书法家身居高位而没有官架,学识渊博而没有傲气,无论谁去求字,他都一一应允。因而,改革开放以后,费县人多次登门拜求墨宝,舒同先生为“半塔中学”“琅琊羲之砚厂”“费县影剧院”等题名,这些墨宝成为稀世珍品。出版《舒同字帖》(分楷、行、草三本)、《舒同书法》、《舒同书法艺术》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