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宽(1889年10月27日—1969年7月30日),字厚甫,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中国近现代海军将领,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
陈绍宽早年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914年任海军总司令部副官。1915年派往美国学习。次年赴欧洲各国参观战事。1918年任驻英使馆海军武官兼留学生监督。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海军代表身份出席巴黎和会。
北伐战争时随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归附国民革命军。1929年任国民政府海军部政务次长兼第二舰队司令。1931年升任海军部部长。任内在争回测量、引水等多项主权和西沙群岛的领土,以及对海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均多有贡献。1935年晋升海军一级上将。
九一八事变后执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7年指挥江阴海战,翌年改任海军总司令,并参加武汉保卫战。1945年5月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8月代表中国海军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出席盟军对日受降仪式。9月再以海军代表身份参加南京受降。年底归隐福建。
解放战争后期拒绝赴台,并策动一部分海军官兵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是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及民革中央副主席。
1969年7月30日,陈绍宽在福州病逝,终年80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10月27日,陈绍宽出生在福建闽县城门乡胪雷村(今属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一个贫寒家庭。他的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在晚清海军中由水手升至中士管轮。
陈绍宽童年时,在家从事放牛等农活。到了十岁,才入私塾读书。十五岁,考入福州教会美部会办的格致书院,英语成绩优良。十七岁,入南洋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航海技术三年。这期间,他以勤学见称,平日与人寡交,沉默寡言,埋头苦读,即使假日也很少外出。学堂规定晚自修至9时30分钟,他认为时间太短,请求每月加缴灯火费大洋六角,被允许每晚可以延至11时30分钟就寝。由于勤学苦读,成绩位列全班第一,深得教习器重。
加入海军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绍宽从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先被派到“通济”练习舰见习,实习结束时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后被调充“联鲸”舰二副兼教习,升海军中尉。
1912年,陈绍宽任“镜清”练习舰驾驶大副,授海军上尉。不久,“镜清”舰由沪航榕,舰长因故没有随舰,嘱陈绍宽主舰。该舰多年未到福州港,依照惯例,三年没有进出某港的舰船,可以聘请引水员领航。特别是从闽江口至马江的航道地势极为险要,按要求必须请引水员领航。然而,陈绍宽凭恃平日练就的航海技能,不请引水员,亲自驾驶,安全抵达了马尾。此事被当时海军界传为佳话。
1913年任“江亨”舰副舰长。在此期间,历任“肇和”舰驾驶大副、“应瑞”舰航海正、“湖鹏”雷艇艇长。1914年,调海军总司令部副官,升海军少校。
1915年12月5日,陈其美等革命党人意图夺取“肇和”军舰,时为少校副官的陈绍宽指挥“海琛”“应瑞”两舰截击,不只使革命党人夺舰企图失败,也使他自己在北洋政府的海军之中受到重视,不久他便被破格提升为“肇和”练习舰代理舰长。
出国考察
1916年2月,陈绍宽奉派到美国学习飞机和潜水艇的操作技术。10月归国。12月,参谋本部选派刘家佺等6人赴欧洲各交战国观察战事,海军总长程璧光也趁此时派陈绍宽随同出国观战,顺便留英深造。
自1917年年初起,陈绍宽开始了约三年的旅外考察生涯。他在1917年1月11日抵达日本,并自14日起由东京出发,前往日本海军各重要机关参观,27日离日赴美。2月5日抵檀香山,再转往美国本土。5月,奉命前往英国观战,考察英国海军。在英期间,陈绍宽拜访过英国外务部及海军部,参观了英国各处军港、军舰、厂校营栈,及飞机工厂。他还到过英国海军潜艇队,考察潜艇根据地的设备,并随潜艇出海操演巡弋,后来他又从英国转赴法国和意大利考察两国的海军战备。
8月,北洋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对德、奥宣战,身在英国的陈绍宽立即加入英国海军潜艇队参战。在英德日德兰海战中,陈绍宽奋不顾身,坚守岗位,服从调遣,颇有建树,荣立战功,得到英国海军当局的嘉奖和颁发的“特别劳绩勋章” (Oder of Distinguished Service)一枚。
1918年秋,陈绍宽任驻英使馆中校海军武官兼留学生监督。1919年2月,他作为海军代表参加了中国代表团海军专门委员会,出席巴黎和会。4月又以中国海军代表的身份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国际航道会议。在国外,他目睹了英、美、法、日等列强假和平、真分赃的卑劣行径,切身感到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世界政治现实,加上接触了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天演论》观点,激发了他献身海军、富国强兵的志向。
崛起海军
1920年,陈绍宽回国。当时,北洋海军部恰好有司长缺额,有人劝他留在部里任司长职。他坚持要到实践中去锻炼,就任“通济”练习舰舰长。在这期间,他给来舰上见习的海校员生,传授在英、美等国所学的枪炮、轮机操作技术和实战指挥经验,教授航海技术,还经常率领学生出海训练,尤其是遇上大风大浪时,即令舢板出海,让学生在恶劣的环境中练习驶风、爬桅杆等基本功。同时,他仍虚心地向舰上富有经验的老舵工、老水兵求教,不断提高自己的航海技术。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陈绍宽因为帮助直系有功而升任北洋海军总司令公署参谋长,晋授海军上校。1923年,继杨树庄任应瑞号巡洋舰舰长升海军少将,时年三十四岁。
时值军阀混战,海军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面对这种状况,陈绍宽竭力保存和增强实力,以防被吞并。他曾说:“做船主第一要保住自己的船,不要被入所劫夺,如果能夺得别人的船,这个船主就是了不起的人才。”适广东护法政府海军总长温树德,被吴佩孚收买率舰北降,遗下“豫章”舰一艘,停泊在汕头港。他奉令率舰南巡到汕头港,旗令“豫章”舰归队,并令舢板出海执行命令。“豫章”舰上的官兵见状仓皇逃走,陈绍宽便夺得“豫章”舰,驶回福建东山。
这年夏秋之间,陈绍宽随杨树庄二次攻打厦门。当时,厦门为北军皖系臧致平部所盘踞。陈绍宽在嵩屿、胡里山和磐石三面炮火的猛烈夹击下,也不躲进保身台,神态自若地指挥作战。最后率舰冲入厦门港。
支持北伐
1926年,北洋政府内阁改组,杜锡珪出任海军总长。9月,陈绍宽升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奉令率舰队驻泊南京,游戈于长江中下游。北伐战争初期,他多次向直系军阀孙传芳提供帮助,曾派舰供孙设置统帅部,还出动军舰协助孙部攻打进入江西的北伐军。孙传芳对他亦礼为上宾,在一次宴会上对众将领说:“今天,我结识这位品德高尚、勇敢善战的陈将军,就比我扩充十个师的兵力作用还大。”
国民革命军东路军迫近上海时,驻泊在高昌庙的“建威”、“建康”二舰响应北伐军,炮轰龙华,迫使直鲁联军护军使毕庶澄撤出上海。陈绍宽获悉这一消息,对“永绩”舰舰长高宪申说:“你舰副长王致光也有投奔革命的意图,你要注意,不要让他也来个炮轰南京城。”随即又派“楚同”舰舰长李世甲赶赴上海,提醒海军总司令杨树庄说:“上海这样做,对驻泊在南京的各舰艇有很大危险。”不久,杜锡珪、杨树庄就归附国民革命军的问题,征求各舰队的意见,他坚决反对。后来,在驻守福厦的第一舰队发难,海军与北洋政府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于1927年3月跟随杨树庄归附国民革命军。
陈绍宽归附国民革命军后,率舰队离宁南下,担任吴淞口至江阴水域的防务。他首先指挥“海容”等舰进攻吴淞炮台,迫使孙传芳退守江北,随即又率舰队在通州江面协助北伐军扫荡北洋残敌。淞沪、南京次第光复后,第二舰队奉命担任江阴至镇江的防务。4月,陈绍宽督率各舰驰往江阴、泰兴和三江营一带,截击由泰兴潜渡过江的孙传芳两个团,并将其悉数歼灭。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陈绍宽将第二舰队的司令部设在南京,亲率“楚有”等舰担任镇江至南京的防务。这时,宁汉交兵迫在眉睫,他为阻止唐生智部东征讨蒋,令“楚有”等舰封锁长江上游的马当、华阳、东流、安庆及东西梁山等处,昼夜梭巡。
7月6日,陈绍宽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率舰协同何应钦的第一军和李宗仁的第七军,在龙潭一线会战孙传芳部。26日晨,孙部的段承泽等三个师,乘雾夜由长江北岸望江亭、划子口、大河口,向乌龙山、栖霞山、龙潭一带强渡,占领栖霞山和龙潭车站,致使沪宁交通中断,情势危急。陈绍宽指挥“楚有”旗舰,冒着猛烈的炮火,在江面上先截击,后反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将占据栖霞山及南北象山高地的孙传芳军击溃。29日,孙传芳又在龙潭聚集十个师、四个混成旅约五万余人,并向第一军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陈绍宽令舰队沿江猛攻,竞日激战,力捣孙部阵地。当孙部向江边溃退时,又率舰断其归路,迫敌纷纷挂起白旗请降。31日,取得龙潭之战的胜利,共俘虏孙部五万余人,缴枪四万余枝。
龙潭战役结束后,陈绍宽所率舰队受到南京政府嘉奖,并得国民政府一等勋章和获“中流砥柱”大勋旗一面。国府委员蒋作宾专程前往慰问,陈绍宽在答辞中,要求乘胜追歼,继续北伐,收复东北,统一中国;收复渤海舰队,统一海军。他说:“自古破竹之势,从无中止于半途,去草之图,要在能绝其根本。今彼肤南下牧马,既已破胆而逃,斯群公痛饮黄龙,更宜魁期而会。”并表示说:“绍宽愿击中流之楫,追随北指之鞭,穷犁扫于沈辽,宁见神州统一。收艨艟于溟渤,所期海宇澄清。”
10月,南京政府进行第一次西征,兵分三路向武汉进军,讨伐唐生智。19日,陈绍宽奉令率“楚有”“楚同”“永健”“永绩”“江贞”等舰西驶。因武汉江右军第三十六军闻讯仓皇西遁,不战而下芜湖。次日,他留“永绩”“楚同”二舰在芜湖维持治安,其余继续西上。25日,攻下安庆,将未及撤退的唐军刘兴部二千人缴械。27日,率舰队为中路入鄂。11月6日,“楚有”“江贞”两舰攻下龙坪。11日,不战而下蕲春。13日,进占鄂城、黄冈。这时,唐军恐后路被截断,遂相继放弃汉口、武昌,向岳州后撤。他不等陆军开到,便率海军先行登陆,进入武汉维持秩序。20日,又率“楚有”旗舰上巡。
1928年1月17日,攻克城陵矶,占领岳州,收降“楚振”舰,出示安民,奠定了湖南的局面。连克湘阴、长沙后,他指挥各舰艇,一面掩护陆军渡江围攻,一面在长、岳间严密梭巡。不到半个月,唐军全部溃败,接受了桂系军阀的改编,陈绍宽则率舰镇守两湖沿江一带。4月11日,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任为武汉分会委员。6月26日,陈绍宽随蒋介石、李宗仁北上北平,代表海军参加商讨“军事善后问题”会议,并代杨树庄在《军事善后案》和《军事整理案》上签字。
振兴海军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设立海军署,陈绍宽任署长,晋升为海军中将,负责海军工作。他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海军内部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状况,毅然决定拟订海军“铨叙法则”。他们结合海军实际,参阅中外文献,草拟出海军官阶、执掌、赏罚等一系列法则,经法制委员会审议,送立法院批准后,立即公布施行。当时,海军内部派系林立,东北系、电雷系、粤系,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感。他便首先在自己直接管辖的闽系海军中执行。
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陈绍宽被蒋介石电召到北平,研究海军“统一”问题。蒋曾向他应许过:张学良易帜后,渤海舰队归海军总司令部接管。可是,当他满怀希望赶赴北平时,蒋介石已经变卦,借口张学良不同意,确定有关海军统一问题须等一个时机再议。因此,他统一海军的期望,一时成了泡影。
1929年1月,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全国编遣会议,海军总司令部也相应组织了编遣委员会。陈绍宽提出各舰队的经费由海军署统收统支、人事由海军署审核任免等建议,再一次争取统一海军舰队的番号,除原来第一、第二舰队的番号不变外,将奉系的渤海舰队改称为第三舰队,粤系的舰队改称为第四舰队,而各系仍各据一方,自以为政。
同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陈绍宽亲率“楚有”“咸宁”两舰,护送蒋介石赴武穴。4日,协助其他部队攻占刘家庙。5日,攻下武汉。13日,指挥舰队由汉口兼程急进,先后击破郝穴、马家寨、观音寺三道防线,在进攻马家寨时,桂军炮火猛烈,坚而难克。适有一英舰从宜昌驶下,向“楚有”旗舰发出旗号,问道:“Where can I fire at?sir.”(司令阁下,我可以向何处开炮?)陈绍宽即下令以旗语令其轰击马家寨,摧毁了桂军的炮兵阵地,随后命舰队迅速闯过马家寨,迂回到桂军的后方阵地,迫使李宗仁部后撤。蒋介石占领两湖后,任命他兼任湘鄂政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府委员。6月1日,国民党政府的海军部正式成立。陈绍宽任政务次长,兼第二舰队司令、江南造船所所长。在部长杨树庄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公出期间,代理部务。
1929年10月,陈绍宽派“威胜”炮艇会同当地驻军,“围剿”在宜昌上游巴东一带进行革命活动的贺龙部队。1930年秋,红一方面军二次攻打长沙,他调派军舰分扼长江要隘,并令“楚泰”“成宁”等舰兼程驰援长沙守军,因湘江水浅,又增派“勇胜”等炮艇直扑长沙,参与“剿共”。
1931年2月,陈绍宽接受记者访问。他说,建设海军的主要任务是规划海权、设立海军学校和改造军舰。不久,他又在中央广播电台就海政与国防计划问题发表讲演,认为建设海军的治标办法是先购置巡洋舰、潜水舰,治本的办法则必须建造六十万吨位的各种类型军舰,以及在胶州湾、象山港和大鹏湾建设军港。并指出规划海权是“当务之急”。他拟定领海范围为三浬,但参谋部提议以十二浬为防,经多次会议协商都无结果。
5月下旬,汪精卫等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宁粤矛盾激化。6月4日,海军部奉蒋介石命令,把所有能在海上作战的战舰,都调往福建,对广东方面施加军事压力。11日,陈绍宽与其他海军高级将领联名致电蒋介石,表示“当勉率艨艟,悉供鞭策”。
这年底,法国殖民主义者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机,公然向中国驻巴黎使馆提出照会,声称所谓七洲岛(即西沙群岛)是属于越南的,应注意越南对该岛之“先有权”。对此,陈绍宽派员会同外交部予以严辞驳斥。他认为,西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开发和经营的。他在主持海军署工作期间,就已把西沙群岛划为中国海军军事区域,派出海军人员管理。后来,他又派人在该岛建成了气象台、无线电台、灯塔等,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932年,他决定福州海军学校每年定期招生,聘请英国海教官到校任教,培养出数百名毕业生。先后派出数批海校留学生,为海军培育一批骨干力量。
三递辞呈
海军“不作为”
主词条:一二八事变
1932年元旦,陈绍宽继杨树庄就任海军部部长。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他奉蒋介石之命密令各舰队“准日海军司令部来函:‘此次行动并非交战,如中国海军不攻击日舰,日舰亦不攻击中国军舰,以维友谊’等情。凡我舰队,应守镇静。’”2月1日下午,日海军在下关开炮,驻守该关的中国海军舰队司令秉承陈绍宽的意旨,向各舰长下达紧急命令:“日海军炮击狮子山炮台及京市,与我海军无涉,非日舰炮击我舰,不准还击。”3日,日舰炮击吴淞备地,中国海军均奉命“不准还击”。在这期间,第十九路军向海军江南造船厂仓库借用钢板,构筑防御工事,陈绍宽给予拒绝。日军的一艘军火运输舰搁浅于白龙港,长达三日之久,他却不派舰艇前去轰击。
正当十九路军在浏河、大场一带奋勇抗敌的时候,日方一艘商船强闯中国海军江防警戒线,哨兵令其停船,见其不听,开枪警告,误中其船长福田。事后,侵略上海的日海军舰队司令盐泽幸一蛮横地提出最后通牒,无理要求惩凶、道歉、赔偿等等,并限四十八小时答复。在漫天炮火中,中国海军将领李世甲竟偕同李泽一秘密前往白渡桥日本驻上海领事馆,与日使谈判,以所谓中日亲善原则,要求日本侵略者保全中国海军在上海的财产;接受日方提出的道歉、惩凶、赔偿等丧权辱国条件,答应赔偿抚恤费国币二万元。这笔赔偿费,经陈绍宽默认,就在部长特别费项下予以开支。
陈绍宽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受到各方爱国人士的责难,4月,在国难会议上,丁默村、李根源等四十二人提出临时紧急动议,要求取消海军部,罢免海军高级负责人,以谢国人;改造海军,整饬海防。他们在《彻底改造海军并整饬海防以抗暴日案》中称:中国“今日实际状况,滨海万里,防务简陋,海军各舰早成废物,仅某省少数人据而专之,不啻视作钢饭碗,甚且贩土运盐,投机自肥,于国家民族久已不生关联,除鸣礼炮外,别无其他效用,或有鉴于上海事件而对海军频施责难,此诚枉费口舌之举,因今日中国之海军早已不值一责也”。对此,陈绍宽极为恼火。4月13日,他电呈行政院,诘问提案中“海军高级人员畏缩把持”究竟何指,要求“提出事实证据,依法究办”。次日,又电请汪精卫明确表态,“以正全国之言论,而杜中外之骇疑”。5月7日,他接到行政院转去丁默村等人临时紧急动议后,更是火冒三丈。13日,又上呈行政院,要求将丁默村等人坐以诬告之罪,行政院匆匆复函劝他“实无计较之必要”。
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蔡廷锴等将领在福州为反蒋抗日,发动“福建事变”。22日,陈绍宽被蒋介石委为军事长官惩戒委员会委员。24日,电令海军驻闽浙各舰严密封锁闽江要口,对进出口船只实行检查;并将海军主力集中在闽东三都澳待命。12月21日,他赴临川向蒋介石请示处置“闽变”办法。
返回南京时,他告诉记者说:按照蒋介石指示,海军为处置“闽变”的一切部署就绪,日内将下达总攻令,陆海空三军同时并进,以期“一鼓荡平”。23日,海军舰艇进驻马江,占领长门要塞,并宣布正式封锁闽江。27日,陈绍宽抵上海,召集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等高级将领开会,部署进攻福建的计划。会后,向记者声称:海军已进行总动员,现在只是一些小接触,正“俟令总攻”。30日,他派陈季良赴闽指挥海军作战。
不久,十九路军决定南撒。蔡廷锴通过福建海军耆老萨镇冰等,请求海军方面要爱护福州人民的生命财产,以及派船协助十九路军渡过乌龙江,海军当即答应,一面派出船只协同渡江,一面朝天开炮,表示进攻,使十九路军顺利地渡过乌龙江。
聘日教官事件
1934年冬,陈绍宽召集“宁海”“应瑞”“逸仙”等舰艇,在南京草鞋峡江面举行会操。随后,又在“宁海”舰上召开各舰长会议,宣布要办一所以舰长为培养对象的海军大学,聘请两个日本海军顾问当教官,一个讲授“战术”,一个讲授“海战公法”。这一决定遭到一部分官兵的强烈反对。“自强”舰舰长万莹当场反对说:“我们已有了英国顾问,不必再请日本人”,“要学国际法,可以请本国的法学家来教”。
11月23日,以资历最深的“应瑞”舰舰长林元铨领头,二十三名舰长联呈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密告陈绍宽私聘日本人为海军军官学校教授,指控其竟将海军军事最高教育权委诸敌人之手,丧权危国,要求消约,解雇日本人,林森对此不置可否。与此同时,“永绥”舰舰长程嵋贤趁蒋介石乘坐军舰之机,当面向其陈述各舰长对聘请日本顾问的愤激情绪。蒋介石虽点头道好,却也不置可否。在这种情况下,陈绍宽把部务交陈季良代理,自己则到上海去,翌年8月,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辞职。蒋介石见海军人心动荡,事情越闹越大,便责成陈季良处理为首的几个舰长。后来,陈绍宽经行政院一再派人劝说,以及部分海军将领的要求,才返回南京。不久,海军军官学校开学,将校址从原定的马尾移到南京,聘请的两名日本顾问也不解雇。
1935年9月6日,陈绍宽被授予海军一级上将军衔。11月23日,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翌年12月12日出任军委员会常务委员。
积极抗战
主词条:江阴海战
1937年4月,陈绍宽为国民政府代表团副团长,赴英国参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加冕觐礼,事后转德国考察海军。同年7月7日,中国抗战爆发,陈绍宽即回国主持海军备战事宜。7月底,日本驻华使馆武官公然威胁陈绍宽,说:“如果中国海军保持中立,则日本海军可以不攻击中国舰队;相反,如果违反严守中立的状态,那么中国海军将受到毁灭性打击。”陈绍宽当即给予严正驳斥,表示一定要抗战到底。
8月9日虹桥机场事件发生后,8月11日,蒋介石指示陈绍宽迅速将现有的31艘军舰和征用的轮船,开往江阴水道,构筑堵塞封锁线,在防敌溯江而上的同时,堵住位于长江内河的日本海军10余艘战舰的退路。
在接到命令后的当晚,陈绍宽即率第1舰队主力舰艇驰往江阴,与此同时,江阴下游的炮艇也奉命西上,轰毁沿途水道航标。8月12日,陈绍宽抵达江阴后,将由国营招商局和各轮船公司征集的20余艘轮船及“大同”“自强”“威胜”“德胜”“武胜”等8艘老式军舰,在拆除舰炮后逐一沉入江底,以沉船方式构筑江阴封锁线。
此后,为加固封锁线,海军部还在沿江之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征集180只民船,运送3000多立方巨石、6500多担碎石,填充沉船间的空隙,并在江阴一段布设水雷。随后,他又命海军部次长、第1舰队司令陈季良中将率领多艘主力舰负责守卫长江水上封锁线。
自8月16日起,日军出动飞机临江上空侦察,企图炸开水上通道。中国海军主动出击。江阴区江防司令部派出102号快艇,经内河潜至黄浦江,在日军旗舰“出云”号300米外接连向“出云”号施放2枚鱼雷,使日军旗舰受创。日舰立即还击,102艇被击沉,官兵泅水离艇。22日下午,面对来势汹汹的15架日机,中国军舰立即开炮迎击,击落敌机1架,伤2架,余者仓皇南逃。这一次战斗,使日军第3舰队大为震惊,决心对中国海军进行报复,随后增派军舰、飞机,准备发起进攻。
9月22日上午,日海军联合航空队首第一批30余架攻击机和战斗机,以大编队机群袭击江阴,轰炸中国海军第1舰队,主要目标指向旗舰“平海”号和姊妹舰“宁海”号。这次海空战持续2个小时,战况惨烈。
击落日机3架,伤8架;中国海军阵亡6人,伤30余人,“平海”、“应瑞”两舰受伤。日军未达目的,着急再次进攻。23日1时10分,日军出动73架飞机,分两批向中国舰队发起进攻。“平海”、“宁海”两舰在经过顽强的浴血奋战后被击沉。
9月25日,日军再次出动飞机攻击中国舰队。因“平海”号沉没,陈季良转到“逸仙”号指挥,故日军集中全力进攻“逸仙”号,激战1小时,“逸仙”舰弹洞遍体,被敌机炸沉。当日,陈绍宽派往江阴增援的“建康”号驶到龙稍港江面时,遭11架敌机攻击,也中弹沉没。
因第1舰队实力大减,陈绍宽派第2舰队司令曾以鼎少将乘“楚有”舰驰援江阴并接替陈季良指挥作战。28日,大队日机袭击江阴,围攻“楚有”舰。舰上官兵虽竭尽全力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在10月2日被炸沉。
日军为速战速决,10月间,又连续出动飞机,对江阴中国舰队其余舰艇施行轰炸,图谋全歼中国海军。
9月29日,蒋介石传令海军部嘉勉海军将士:“此次暴日肆意侵略,犯我领土,各地遍受荼毒,我海军将士同仇敌忾,该部部长及次长督率官兵,不惜牺牲一切为国奋斗,此来苦心焦思,筹划江防,拱卫京城,并且愿拆除舰炮,巩固江岸防务,此种破釜沉舟之决心,殊为可贵。
近来江阴附近敌机肆行轰炸,致伤亡我海军将士多名,尤所轸念,仰该部长转饬所属知照,并对所有受伤将士代致慰问。”后来,由于封锁江阴要塞的军事机密,被汪精卫的亲信泄露给日本总领事,日方采取相应措施,致使封堵日寇在长江内的计划失败。
持续一个多月的江阴海战,是中国海军主力同日本海军航空兵之间展开的一场以空袭和反空袭为主的殊死拼杀。战斗的结果是击落日机20架,而中国第一舰队主力则损失殆尽。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海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质量上极为落后的状况。然而,就是在这样极为落后的状况下,陈绍宽带领全体中国海军,不畏牺牲,与敌浴血奋战,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英勇气概。
南京失守后,陈绍宽撤往武汉。1938年1月,海军部改组为海军总司令部,直接隶属军事委员会,陈绍宽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在武汉保卫战中,他奉命在马当布设第二道阻塞防线,除凿沉舰船18艘外,还投石填江,垒成一个个石塔。同时,他在湖南辰溪创设海军制雷所,自制一批水雷在长江施放,以阻止日舰前进。
1945年5月,陈绍宽以第一次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身份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陈绍宽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任受降官,代表中国海军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出席盟军对日受降仪式(参见词条日本投降仪式)。9月,再以中国海军代表身份,随何应钦在南京出席中国战区对日受降仪式(参见词条南京受降)。
拒绝内战
1945年底,人民解放军自山东半岛渡海,向辽东半岛挺进。蒋介石命令陈绍宽率“长治”舰驶赴渤海堵截。对此,陈绍宽处在进退维谷之境,一是他看到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厌恶内战;二是他对共产党又缺乏了解,不知何去何从。
是年冬,蒋介石再次电令陈绍宽率“长治”舰赴山东堵击共产党军队。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陈绍宽以“抗战后海军元气尚未恢复,且绍宽在抗日期中报效无多,已愧对国人,若再参加内战,内疚殊大”,借口舰只需修理和急需增拨油费,毅然率“长治”舰南下台湾视察。蒋介石闻听之后,颇为愤怒,拍案大骂:“岂有此理。”
同年12月26日,蒋介石下令裁撤海军司令部,免去陈绍宽的海军司令一职,在军政部成立海军处,由陈诚兼任处长。12月28日,陈诚派陆军警卫队取代海军警卫连执行海军部警戒任务。面对武力接管,陈绍宽断然迁出海军部。当蒋介石觉得处理欠妥,想召见陈绍宽时,陈绍宽却避而不见,提早离开南京南下福州,隐居故里胪雷乡。每日粗茶淡饭,读书看报。
新中国时期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陈绍宽拒绝赴台。8月福州解放后,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张鼎丞两次亲赴闽侯胪雷,探访陈绍宽,诚恳请他出山,为革命工作。陈绍宽欣然表示,愿意参加革命工作。尔后,他来到福州,公开表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陈绍宽重新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心出力,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他在建国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在任福建省副省长期间,陈绍宽俭朴如旧,把节省下的钱作为修建胪雷村“胪峰一桥”和“胪峰二桥”的经费。
1951年抗日战争胜利6周年前夕,陈绍宽就美、英两国非法单独对日媾和对新华社记者公开发表谈话,强烈谴责这一行径。1959年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曾先后赴苏联、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访问。
“文革”期间,为保护陈绍宽安全,组织上出面劝他移住医院。1969年7月30日,陈绍宽在福州病逝。
主要影响
建设海军
陈绍宽兴建海军的主张,第一是育人,第二是造船。他认为,振兴海军,要从培养人才做起。百年大计,人才第一。教育工作,不可稍缓。他主持海军后,同英国大使兰浦森签订合同,采取两种方式培养人才:一是送留学生到英国海军去学习;一是请教练作顾问,在国内教学。同时,还不定期招收舰艇官员开班,集中在某地训练两、三个星期,请顾问授课,主要讲授新武器和作战需要的课程。经常调集各舰艇在南京八卦洲、湖口以及温州岛、鹤山、象山、定海、珍珠石等处举行会操,操练船阵、鱼雷射击、枪靶、塞漏、抛锚、灭灯、防御、登岸运动、旗语、灯号、救生、救火、荡舢板、防御劫船、离船备战、出海试炮、假设炮台和舰艇迎击等,培养官兵的作战技能。曾先后派出八十五名海军员生,赴英、德、美、意、日等国,学习航海、轮机、水雷、测量、气象等技术,并编成《海军法规汇编》,内分官制、官规、戒严、兵器、火药、退伍、抚恤、操演、标志、图书、国际法规等十八类,使海军官兵有所遵循。
陈绍宽献身海军,振兴海军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贵的成效。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忠贞之士,而且培养出了一批精通业务、掌握现代船舰科学,能够圆满完成出国接收新船只设备重任的技术人员。
从晚清到北洋军阀,海军舰艇的吨位仅有三万余吨。陈绍宽认为,船是海军的物质基础。有了船,就能更好地训练人。至于船的来源,不外乎买和造两条路子。为了增强海军的实力,他曾先后拟订过许多计划,年年送蒋介石审批,但批下来的款项微不足道。结果,大船一艘也买不成。
陈绍宽看到买船之路走不通,便另寻他途。当时,海军部所属的江南造船所,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造船厂。清朝末年,由英国人毛根掌握全权,几乎垄断了造船修造业务。他便依靠从欧、美等国回来的留学生,把造船所一步步掌握在自己手里,经过十年功夫,终于把毛根挤走,先承担来往船舰的修理业务,赚取外汇;再从中提取旧船数十艘,还以较低的造价新造了“海鹤”“海鸥”等十艘小船,称为“十小海”。与此同时,陈绍宽又将第一次西征时截留的新混关税款五十万银元,投入建造新舰。按规定,海军部长每月有特别费二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用于造船。经过各方面的筹款,又陆续建造了“咸宁”“永绥”“民权”“逸仙”等五艘兵舰和“江宁”“海宁”“长宁”等十艘炮舰。这时,海军拥有新造和改造的大小舰艇三十艘,吨位达五万多吨,使以闽系为主干的国民党中央海军的实力不断增强。
当时,中国海军海道测量局已加入国际水道测量公会,负有万国测绘合测任务,但中国人还要向英国控制的海关买海图。陈绍宽认为这“实属耻辱”,决定将全国水道图表收回海军部管理。他把海关及浚江港务各局所拟制的水道海岸图和潮汐信号各表,收归海军部审定,派军舰分段施测,而后出版海图、航海指南等。同时,正式接管英国人奚理满的淞澄水道测务,争回测量权;并派员接管东沙群岛灯塔等。在这之前,他已创设引港传习所,教练引水航术,培养了二百四十多名引水员,收回了引水权。
阻击日军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上战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阴大战拉开序幕开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份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积极组织海军敌后布雷游击队,长期打击敌人,配合全国各战场的作战。
主要作品
在欧洲观战的陈绍宽将海战发生的这一巨大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再加上他曾3次参加欧洲海战,因此感触颇深。从那时起,他决心要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母舰。但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不允许陈绍宽实现他的“航母梦”,首先是国内战争频频,经济完全不允许,再次是当权者对航空母舰也根本不感兴趣。
在3年多的考察时间内,陈绍宽至少写出了9种考察报告,分别为:
1.《报告调查日本海军及各重要机关详细情形》(1917年3月);
2.《英国航空战备》(1917年8月);
3.《英国海军作战计划》(1917年8月);
4.《参观各处情形报告》(1917年8月);
5.《航空报告》(1918年1月);
6.《潜水艇报告》(1918年11月);
7.《报告英国最近之海军政策》(1919年);
8.《英国海军舰艇船坞报告书》(1919年);
9.《报告英美日各国扩张军舰并条陈我国海军规划》(1919年12月)。
担任驻英武官期间,他撰写了《战时琐闻》,以每半个月战事之记载方式,呈报国内。
从这些报告的内容和附带的建议中可以看出,陈绍宽敏锐地察觉到,飞、潜两项技术在未来海军中应受特别重视,他是当时中国极少数先识列强海军最新发展的军官。虽然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陈绍宽所提出的建议不能实施,但是他至少从三个方面影响了中国的海军事业:一是中国海军生赴英学习;二是中国对航空母舰的兴趣;三是中国对潜艇的关注。
其作品被辑为《陈绍宽文集》。
人际关系
陈绍宽的父亲陈伊黎,原是一位箍桶匠,后服务于晚清海军,由水手升至中士管轮。他的弟弟曾任邮局局长,早逝。
陈绍宽二十岁那年,妻子就去世了,后未再娶,孑然一身。
人物纪念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福建省政府为陈绍宽召开了追悼会,悼词中缅怀他在“解放战争后期,与我党建立了联系,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的光荣革命经历,赞誉他“工作认真负责,谦虚谨慎,勤勤恳恳,作风正派,生活俭朴”的一生,推重他“是一位受人们尊敬的爱国民主人士”。
陈绍宽故居在福州火车南站西侧的站前路,坐北朝南,占地754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建筑,1921年建成。抗战后不愿打内战的陈绍宽回乡隐居,在这里生活了23年。故居门前有一处埕,正面墙为西洋建筑式样。高大的鞍形封火墙带有典型的福州传统民居的特色,主座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天井,单进,进深7柱,面阔5间。东批榭现辟为“陈绍宽事迹展列室”,展列室墙上挂着主人在不同时期的照片。故居厅堂上有精美的灯杠,前廊的雀替、木垂花引人入胜。
花园故居西后侧为后院,正座西侧为花园,占地1000多平方米。花园内茂密的树木下由一座月型的水池,一座日型的池塘和一座四周环水的亭子组成,三者间水道相连。这正是主人的职业的再现,日型的池塘象征大海,月型的水池象征军港,四周环水的亭子象征指挥塔,相连的水道象征江河。可惜的是,由于年久失修,池塘石驳岸大部分已坍塌,池塘也成一潭死水。1960年,政府拨款重修陈绍宽故居。陈绍宽的祖宅,也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在村中中街的小山坡上与村幼儿园相隔不远的地方。
1986年,陈绍宽故居被批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州市名人故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