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日战争图书馆 > 《长沙烽火岁月》 > 内容正文

1938 年:救亡高潮与“文夕”大火——工农商学兵歌咏大会
来源:长沙烽火岁月 编著:陈先枢 杨里昂 彭国梁   2023-08-08 10:37:04

  工农商学兵歌咏大会

  一个不经常看见的集会——包含着广大的工农商学兵的救亡歌咏会,在1500人的掌声中开幕了。

  主席刘良模先生:“今天这个会的意义:第一,纪念这光荣的‘七七’抗战纪念日;第二,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

  团结起来,果真是团结了,千百个喉咙响出有力的救亡歌声。接着是纺织工厂歌咏队上台,难童队、民训队上台,……六七个团体的人围立在台上合唱,第二遍更由所有到会的人在台下响应:

  “一二三四,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

  群众的怒吼,尤其是工友和武装同志的大喉咙,钢铁似的坚定有力。

  下面是拍照:“不要动,拍慢照!得数二十个字咧!”刘良模先生招呼着大家,汗珠大滴大滴的冒出来。

  “敬礼!”第一纺织厂的男女工友请了假,牺牲了工资,老远老远的过河来参加,那种精神多叫人钦佩!

  在一位男工友向坐客们行了敬礼后,《壮丁歌》、《大刀进行曲》、《军民联合抗战歌》,在王永璋先生指导下,歌声显得活泼、雄壮:“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这个粗犷的歌声刚消逝去,张碧瑜女士——未说话先笑的大孩子(邻座人的评语),进入农民儿童里,把他们教育得像家人样。亲热地上台了。她指挥歌唱:“日本鬼子欺侮我们……”小嘴歪到这边又歪到那边,眼珠滴溜溜地看着她们的导师。张女士指挥唱歌有她自己的姿态,身子摇动得特别厉害,有时向孩子们做个鬼脸。记者不禁又想到《血花》影片里三个孩子学歌的事,情形很相似!

  青年抗战歌咏队上台,这里都是职业人:“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这是刘良模先生指导。

  街头歌咏队又唱了,刘良模先生指导大家学唱《中国万岁》! 难民妇女工厂歌咏队穿着蓝旗袍鱼贯上台了,指导员张碧瑜,告诉我们,原来他们只学了两小时,但歌唱却不坏:“枪口对外,齐步前进!……”

  民训第一区队第二中队的代表歌唱了,他们大半是劳苦群众:

  “……我们是铁的队伍!……”密密的排列着,歌声在飘扬,真是一座长城,老百姓自己的铁的长城!

  依目次该是四十九标伤兵歌咏队上台,却因未到,由警备队歌咏队补上,民众仍以为是负伤同志,起劲地足足拍了五分钟掌,从这里,我们看出民众是敬爱伤兵的。

  下面是少年服务团…

  最精彩的算是军人服务部唱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不会亡》、《伤兵莲花落》。实际上,各部分的教唱都是服务部的同人,他们每天在未迸伤兵医院时教孩子,教各色各样的同胞们。对军人服务部的努力救亡工作,记者表示无限钦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