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中国空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中美混合联队的编成与训练
来源:飞虎研究学会   2024-05-12 10:56:06

  因十四航空队的成立,新成立的联队被命名为‘中美混合联队’(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是因为系由战斗机中队与轰炸中队联合组成, 其所属第三及第五两个战斗机大队,各由四个中队组成,另第一轰炸机大队,有四个中队,但本文将不详述。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中美混合联队,是生成於陈纳德少将富有才智的头脑,他曾指挥中国空军的特遣部队,并在美国志愿大队解散後,指挥第十四航空队。

  这是一个速成而且当时很紊乱的部队,美国空军部署在海外的单位,平常在组织之前,必先获得装备和训练,这就是为何要先具备有编制装备表的缘故。但中美混合联队的成立,并没有按此步验骤进行,只依构想,由其上级司令部,抽调一批合于P-40驱遂机及B-25轰炸机的军职专长人员,以特别命令公布了一份名单,就成立了。

  当1943年春,决定在中国成立第十四航空队时,美国发觉它本身对于该遥远的战场,宁愿提供装备,而不愿提供人力,于是陈纳德的解决办法是:“利用中国飞行员,充实飞行于中国的第十四航空队各单位的兵员”。

  1943年五月,陈纳德与其直属战区司令史迪威中将,飞返华盛顿参加制海权会议,在筹备未来十四航空队之成立时,陈纳德的想法改进了---事实上是改变了---, 而成为中美混合联队的构想,将由美国的飞行员及技术人员,领导及督导编配此一联队给中国人。

  后来指挥驻印缅第十航空队的戴维森准将,负责在‘荷花’的代名下,编组中美混合联队,在西印度(现在是巴基斯坦) 喀拉蚩的美国空军基地,已於是年初开始训练中国飞行员,这些飞行员有许多从那起,被送到亚利桑纳州的鲁克及雷鸟机场,接受初级及高级训练。

  这些飞行员于是年底回到印度,完成中美混合联队的训练,摩尔斯上校被选派指挥中美混合联队,最初的几位大队长是,第三战斗机大队本奈特(Bennet) 中校,第五战斗机大队柔斯(Rouse) 中校,第一轰炸机大队布兰契(Branch) 中校, 美国人仍然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成员,每一指挥阶层有一相对的中国指挥官。

  中美混合联队将继续隶属于第十四航空队,但最初的概念是,当该队被认为没有美国人亦能作战时,美国人员将退除。然而,结果是各战斗机中队,在战时均未达到此一目标,至日本投降後,美国人始退出。事实上,该联队中,美国飞行员的人数,随战争之进展而增加。

  第三战斗机大队,是在1943年七日卅一日正式成立于喀拉蚩附近大罪恶沙漠上的马里尔(Malir) 军营,该地曾被十四航空队文森特(Vincent) 描述为 “简直是一个讨厌的大尘沙营”,中国籍指挥官是苑金函少校,其最初两个中队,是用六架前美国志愿大队的P-40战斧型机开始训练,这些飞机早就脱离战斗而除役,后来曾由第五十七战斗机大队,在北非使用过的一些P-40K机予以补充。美国技术人员教中国盟友保养P-40的要领,而每一中队的美国飞行员,则专司中国飞行员之作战训练。

  中国飞行员大致分为两种,有些是年龄较长的资深飞行员,他们早自1938年即与日本人作战,其他的则是刚从亚利桑那州美国各训练班回来的生手,还需继续加以训练,许多年长的飞行员不能说英语,所以年轻者替他们翻译,语言问题随时间之推进而有所改进,但未完全消除,于是想出了一套手势,作为飞机间之通信连络,后来在战斗中,会说英语的中国飞行员常用华语复述无线电发话, 俾使编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懂得通话内容。

  最早的两个战斗机中队--斯崔克兰(Strickland) 少校的第廿八中队及透纳(Turner) 上尉的卅二中队--成立于1943年十月九日,后来于十月廿八日,他们每中队驾着全新的P-40飞往中国,在云南沾益等待两周之后,本奈特终于在十一月廿三日率领他的P-40机群进入桂林二塘机场。

  每一个战斗机中队,通常由九名美国军官及廿名士兵组成,五个美国飞行员(中队长及四个分队长) 各有一个相对职称中国军官,另编配有多达廿名的中国飞行员及一百五十名的士兵,四个中国藉中国队长是:第七中队徐吉骧(华江) 上尉,第八中队刘孟晋上尉,第廿八中队郑松亭少校,第卅二中队洪奇伟上尉,( 王广英)。以上这一遍摘录文章,使我们略知中美混合联队和它的中队,成立前的大概情形。

  ( 此文摘自中美空军混合团英勇战斗纪实 )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