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所述,在长沙如失陷的情况下将全城焚毁,这是当时军事上的预定计划;而且不止有上述电文。在武汉弃守以后,在长沙(就在省政府内)还曾举行了一次由蒋亲自主持的军事会议,会议上检查了武汉弃守时没彻底破坏的原因,确定了新的“焦土抗战”的方针,焚烧长沙。这是当时在“焦土抗战”的指导思想下的部署。对于这些情况,我是了解的。我受命拟订和执行破坏长沙的计划。长沙被焚我也是有责任的,而且今天回想起来,依然内疚在心。但12日深夜发生的火变,对我确确实实是意外的。
在查明真相以后,当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军委政治部联合发表了一个关于长沙大火经过真相的说明,原稿是经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先生和我一起亲加修改的。说明原文如下:
中宣部、政治部关于长沙大火经过真相之说明
12日深夜长沙大火,实为地方军警误信流言,自卫民众激于义愤之所造成。盖战略转移,我军对于预定撤退的战略支点及重要城市之建筑物,施以破坏,免资敌用,原为作战上之必要,在各国战史上亦不乏先例。故长沙既临战区,政府于事前有所准备,当为必然之事实。惟12夜长沙大火时,岳州虽失,而平江、汨罗以北阵线甚稳,长沙距前线尚有300余里,军事当局不仅无命令破坏,且正调兵增加前线,而地方政府亦并未下令破坏。然大火何以骤起?其原因:(一)由于地方军事负责者误信流言,事前准备不周,临时躁急慌张之所致;(二)由于曾从事破坏准备之人员及人民(自卫团员丁森等)鉴于敌机之连日轰炸及最近平江、岳州、通城、通山等县被炸之惨,激于民族义愤,以为敌寇将至,乃即自焚其屋。遜致将准备工作变为行动,于是一处起火,到处发动,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火灾之广,波及居民,损失之巨,殊为痛心。
最高军事当局闻耗,已亲临长沙,立即采取下列处置:(一)逮捕首事有关人员,依法严办;(二)拨付巨款,救济被难民众;(三)调集重兵,加紧长沙防卫;(四)改组地方军警机构,办理一切善后。
现长沙秩序恢复,前线战事更稳,应明告国人:自我牺牲原为国民报国之义愤行为,长沙虽毁,首事与负责官员亦已严予治罪,被难者政府已举全力予以安置。今战事方酣,我国民须忍受痛苦,方能取得最后胜利。湖南民众,尤具革命历史,更能发扬蹈厉,表示不惜牺牲一切从事抗敌之决心,与恢弘我民族革命忍受无上痛苦之精神。自经此次火灾之后,当更能沉毅坚忍,戒慎严密,此原为我湖南民众之特性,亦即我长期抗战所必须具有之决心。长沙外侨现正从事调查救济工作,此举极应赞扬,更足鼓励吾国人闻风兴起。
记得当时曾有人说过,这是“类似阴谋的纵火”。我可以说是个“意外的突变”要研究造成这一个“意外的突变”的各种因素,很明白的,首先是我和几个高级人员的疏忽,其次是中下级干部的慌张,再次是些训练不够的士兵与义愤人民的无知与急躁,这些因素凑合起来,以致未能配合时机,造成过早的行动而这一点,我想无论是当时负责的干部,抑是冲动的士兵,他们没有丝毫觉察,甚至当时他们会想,他们是完成一件“壮举”了,而明天就可以让日本人来占领一座焦土的空城!
为什么会有这样过早的行动呢?误信流言。为什么误信流言呢?这便是一个精神因素的存在失败主义的灵魂的作祟。
真正了解中日战争的意义,真正能从开始的一天看到最后的一天,真正能从全局来观察战局必然发展的前途,这种人实在很少。我在前面已经讲述,每一个阶段战局的转换,总带来一个新的普遍的恐慌。据调查所得,当时有许多人说:“抗战是没有办法了粤汉线以东区域都要放弃。”这是一点。其次,谣言往往先于事实岳州没有放弃,就谣传岳州情况不明,常德交通已断;等到敌人在城陵矶登陆的消息一证实,就传说敌人两天之内就可以到长沙。我后来听说,就在12日晚间,战事发展到汨罗前线时,有些人竟慌张到这种程度,“敌人的浅水兵舰可以在3小时内开到长沙河岸”。
不过也有人说,主要的由于蒋(介石)“限一小时到”的焚城的电。这时期大家是主张“焦土抗战”的。如果没有蒋(介石)的焚城电报,我们就不会做焚城准备;而在做焚城准备时,只注意到焚之不彻底,所以做了焚城的周密布置,绝没有料到焚之过早。虽然事后也有人说,假使我们不焚城的话,敌人是要随即进占长沙的烧了长沙实是保全了长沙。当然不能做这个大错的解释和宽恕。(张治中)
作者张治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