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石圪节的黎明
来源:作者:王小军   2025-06-25 10:01:21

  深秋的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上,恍惚间,那叶片的金黄竟与抗战时期军旗上的穗子重叠。风掠过斑驳的城墙,呜咽声里似裹挟着当年的枪炮轰鸣、战马嘶鸣。时光长河静静流淌,却从未冲淡那段浸染血泪的历史,反而让每一个壮烈的瞬间,都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清晰,如同铭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不朽诗篇,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去铭记。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这首古诗道尽了战争的残酷,而石圪节的往事正是这诗句的真实写照。 当第一片金黄的银杏叶,在秋风中悠悠飘落,轻触那古老的青石板,岁月的齿轮悄然倒转八十载。彼时,山河破碎,烽火燃遍华夏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苦难与挣扎。斑驳的城墙屹立不倒,它是历史的见证者,风呼啸而过,似在耳畔低语,那是往昔枪炮的怒吼、战马的嘶鸣,是无数英烈用生命谱写的悲壮乐章。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先烈们怀着这样的壮志豪情,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民族的尊严而战,为国家的存续而拼。时光长河奔腾不息,却未能洗去那段浸染血泪的记忆,反而让每一个舍生忘死的瞬间,在岁月的磨砺下愈发熠熠生辉,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一部亟待后人翻阅、铭记的壮丽史诗 。?

  80 年前的 8 月 18 日,在历史的长河中,那是一个平凡却又注定不凡的日子。八路军太行第 4 军分区以雷霆之势,一举歼灭了盘踞在石圪节煤矿的侵华日军,解放了这座饱经沧桑的矿山。石圪节煤矿自此成为八路军接管的第一个煤矿,而在这场胜利的背后,是一段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秘密战,它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岁月的深处徐徐展开。

  这座位于长治、潞城、屯留三地交界的石圪节煤矿,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山西矿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得名,“石” 是坚硬的岩石,“圪” 是高起的土丘,“节” 为交接的部分,煤矿总面积达27平方千米,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其煤炭资源的丰富,早在清朝的文献中便有记载。欧洲矿学家曾调查称,“五大洲矿产以中国为最,中国以山西为最,而山西潞(长治)、泽(晋城)两地煤质之良,煤苗之旺,殆环地球矿山所不及。” 虽然这番描述如今看来有些夸张,但石圪节煤矿煤层浅、储量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座煤矿的开采历史颇为曲折。1897 年,外商罗莎第给山西买办商人、《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贷款 1000 万两白银,经清政府同意组建晋丰公司,欲独自开办盂县、平定州与潞安、泽州西府矿务 60 年。然而,刘鹗时运不济,恰逢收回矿权运动风起云涌,到手的利益终是落空。清政府终止晋丰公司开采权后,组织山西保晋矿务公司继续开发。到了 1916 年前后,潞安已有小煤窑 20 多家,石圪节煤矿凭借其规模和采力脱颖而出。1929 年,屯留商人李金榜兼并石圪节煤矿,与阎军军长秦绍观、师长芦丰年等集股成立裕丰公司。但 1938 年,日军的铁蹄踏入长治,石圪节煤矿也未能幸免,被日军占领,李金榜被迫让出煤矿,煤矿被改名为山西煤矿黄沙岭采炭所。

  在日军的残酷统治下,石圪节煤矿成了人间炼狱,矿工们过着 “石圪夹” 般的悲惨生活,生命如蝼蚁般脆弱。一次井下大透水事故,就无情地夺走了 19 条鲜活的生命。其实,在透水前一天,矿工们已察觉到危险,苦苦哀求矿主改变掘进方向,却遭到矿主的冷酷拒绝。那六七米宽的巷道,瞬间被灌满水,一个个生龙活虎的矿工就这样被黑暗吞噬。在矿工们心中,下煤窑就如同被活埋,每一次下井都是与死神的擦肩而过。

  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太行总工会和潞城地下党的引领下,石圪节煤矿的矿工们在黑暗中悄然觉醒,“工救会” 与 “石圪节煤矿抗日救国会” 秘密成立,一场有组织的大罢工在暗中筹备,这星星之火,逐渐在煤矿中蔓延,成为反抗日军统治的希望之光。

  与此同时,八路军太行第 4 军分区情报处,对外称太南办事处,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潜伏在石圪节煤矿的地下党刘奎尧、王根喜、续帮彦、高尽仁、李岗等人,犹如一颗颗深埋在敌人心脏的钉子,他们采取 “矿内和矿外,公开和秘密,分化和瓦解” 三结合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日伪军,守护着矿山资源。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地发展内线,搜集情报,默默等待着起义的最佳时机。

  1943 年,八路军前总情报处将石圪节地下党的关系移交到潜伏在平顺的八路军太南办事处,也就是 “太南八办”。从此,“太南八办” 接过了这根隐秘战线的接力棒,继续在黑暗中前行。经地下党负责人刘奎尧、王根喜发展的煤矿工程师杨春荣,成为 “太南八办” 的重要内线,他与外勤秘书王岩取得联系,交通员确定为王狗孩。后来,在杨春荣的介绍下,丁戍丙也加入了这条隐秘战线。丁戍丙曾在阳泉给日军当过勤务员,此时负责管理石圪节煤矿的电力要害 —— 变电器,他的加入,为我方获取情报提供了更多便利。

  通过杨春荣,“太南八办” 掌握了驻矿矿警队的详细情报。矿警队 50 多人中,成分复杂,矛盾重重。从阳泉调来的 20 人,约一半人作恶多端,其中最坏的班长郭朝晖,明里敲诈勒索,暗地给日军充当密探;而从长治铁板厂调来的 30 人,多数表现较好。长治派的三个班长,任安卿、李生祥、付文才,祖籍都是河南。其中,文书上士付文才为人和善,成为我方策反的重点对象。

  八路军太南办事处主任江涛果断下令,由王岩负责策反付文才。为确保行动的安全与保密,王岩请长治情报站特工崔玉山从付文才的父亲身上寻找突破口。在年前慰问的契机下,崔玉山与付文才的父亲 “套近乎”,反复宣传抗日救国、将功赎罪的道理。终于,付文才的父亲被打动,答应协助策反儿子。

  正月初六,付文才的父亲来到平顺县寺头村八路军太南办事处,与王岩秘密会面。王岩殷切嘱咐他:“如果付文才愿意和我交朋友,愿意给八路军做事,那就亲笔给我写一封信,并写清他在石圪节附近村庄认识哪些人?由谁担任交通员具体和我联系。” 正月初八,付文才的父亲再次赶来,带来了付文才的亲笔信。信中提到他只认识附近西黄岭的老头王存羊,两人私交甚好,可作为交通员。同时,付文才还通过父亲口头传达了三件重要之事:任安卿也愿意和八路军交朋友;李生祥虽脾气不好,但军事有特长,可争取;矿警队有 3 挺机枪无人会用,老乡刘春言是好枪手,愿来矿上。

  根据这些情报,“太南八办” 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由王岩出面与外线交通员取得联系。得知外线交通员郭保宝与王存羊关系较好后,王岩委托郭保宝做王存羊的工作,王存羊毫不犹豫地答应担当交通员。王岩也通过交通王狗孩答复付文才,同意与任安卿交朋友,让任安卿争取李生祥,同时表示待与刘春言接触后再做安排。

  正月十一,各县情报站特工齐聚平顺县东坡村开会。东坡是重要的交通站,情报在这里传递、汇聚。会上,大家交流着情报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休息时,江涛单独听取王岩、崔玉山汇报石圪节的情况。提到刘春言时,崔玉山介绍说,他曾与我方有过关系,但能否去石圪节潜伏还需做工作。江涛当即决定,由王岩、崔玉山、弟敏学、李庚鑫共同做刘春言的工作。

  会议进行到正月十五,上午休会一天。傍午时分,老顶山突然浓烟滚滚,枪声四起。原来,江涛正在指挥部队攻打老顶山。这就是情报工作的神秘之处,大家虽在同一战线,却各管各的线,对彼此的行动不得而知。前一天还在听取石圪节情况汇报的江涛,晚上便秘密离开,奔赴智取老顶山的战场。

  东坡情报会议结束后,王岩等人赶往长治情报站东禅村据点,叫来了刘春言。崔玉山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我们在铁板厂有过交道,算是老朋友了。今天老王请你来,商议让你打入石圪节的事。你是否愿意,有何困难?” 刘春言出身旧军队,特讲义气,他豪爽地回应:“兄弟我是无家可归之人,在哪里也为混碗饭吃。只要哥们儿看得起我,兄弟万死不辞。”

  刘春言的态度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王岩立刻安排交通员郭保宝通过王存羊给石圪节煤矿送信,通知付文才让任安卿向日军推荐刘春言。很快,王存羊带出付文才的口信,日军官松队长提出录用刘春言的三个苛刻条件:找三个铺保;试用期一个月,经考核合格方可入册;押眷属为人质。铺保好找,三个班长就是现成的;刘春言行伍出身,试用期也不成问题,但他是光棍一人,眷属问题成了难题。

  王岩决定走一步看一步。不久,刘春言由任安卿领进石圪节煤矿面见官松。官松亲自对他进行严格考试,限时拆装机关枪、排除枪械故障、点射各种目标、连发打靶实战等科目,刘春言凭借过硬的本领样样在行。官松十分满意,很快成立机枪班,任命刘春言为班长,并要求他立即把媳妇带来。

  这可让王岩犯了愁,到哪里给刘春言找个媳妇呢?崔玉山提供了关键线索:刘春言住在山门村,是冲着女友秋菊去的。秋菊是童养媳,与丈夫感情不好。经 “太南八办” 进一步了解,决定让刘春言做秋菊的工作。

  两天后,刘春言找到王岩,道出秋菊的顾虑:她想离开老头子,却舍不得幼子。刘春言表示,完成任务后,希望八路军能保证他们以假成真结为合法夫妻。王岩耐心劝说:“回去劝秋菊坚强起来。她如果同意和你打入石圪节,她就是八路军的交通员,就是我们的同志。儿子离开母亲,还有父亲照顾。至于你们的婚事,胜利后,咱们解放区实行婚姻自由,这些事好办。” 刘春言回去后再次劝说秋菊,秋菊最终被打动,同意和他私奔。

  刘春言 “夫妇” 是我方派遣的重要力量,需要建立专线来往,外线还需一个交通员。经潞城县地下党组织推荐,故县村地下党员张保只同意让 10 岁的儿子张殿喜担任。王岩、崔玉山出面,让张殿喜认秋菊为干妈,这样一来,传递情报更加方便,不易引起怀疑。

  付文才、任安卿、刘春言等人配合默契,很快联系到二十多人。1945 年 5 月,受微子镇伪军头目王清林率部起义的影响,他们强烈要求到解放区来。王岩向江涛主任报告后,江主任指示他们继续潜伏,等待最佳时机。

  7 月底,有关日本即将投降的小道消息不断传来,石圪节煤矿局势愈发紧张,交通线受阻。弟敏学受江涛主任派遣前去整顿,却不幸被汉奸唐忠厚带领的伪军发现,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王岩忙于料理后事,与石圪节内线暂时失去联系。任安卿急于反正,穿着伪军服就跑到故县村打听王岩的住处,差点造成故县地下情报站失密,王岩得知后,严厉批评了他的盲动行为。

  8 月 12 日,太行军区司令员石志本下达命令:由太行四地委副书记王谦、黎城独立营营长钱光达、太南办事处主任江涛组成解放石圪节潞城前线指挥部,里应外合收复石圪节煤矿,黎城独立营为主力,长治敌工站、情报站和工会联合行动,配合主力作战。

  江涛主任派遣王岩、李庚鑫和交通员郭保宝化装成矿工,在王存羊家里与付文才接头。付文才虽多次接受王岩指示,却从未见过他。郭保宝一番介绍后,付文才激动不已。王岩传达了太行军区指示精神,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初步决定 8 月 17 日夜 10 时至 12 时起义。具体部署为:南门为主力突破口,刘春言带班开门,以击掌三声为信号;南二门由李生祥带班,协助进攻三角院,以探照灯闪三下为停电信号;任安卿负责警戒其他矿警;杨春荣守住电机房,看到探照灯闪三下即刻停电;丁戍丙剪断地雷线;工会派两人配合矿工管理好井下物资,停电后用人工绞架把矿工提上坑来。同时规定每天互通情报,急事急报,严守机密。随后,王岩等人向王谦作了详细汇报。

  然而,日军已察觉到异样,开始秘密安排撤退前的准备,策划炸毁矿井。15 日,矿区加强警戒,禁止陌生人出入,庙凹据点和石圪节矿之间 24 小时武装巡逻,情报联系中断。16 日,矿内特工为送出杨春荣绘制的日伪军军事设防图和矿区内交通路线图,冒险从煤窑中间的抽水筒里游出来。王岩接到情报后,委派李庚鑫迅速送到黎城县,交给钱光达。

  17 日上午,矿区内外交通仍未打通。矿工王德三的母亲不顾危险前去送信。南门口电网门紧闭,她对着门哭喊:“德三,你个‘不孝儿’,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你也不回家给我送点吃的。” 好心的矿警不敢开门,帮忙去叫人。潜伏在矿内的王根喜听到后,意识到大事不妙。王德三的母亲隔着电网只说了一句:“老赵叫你赶紧去一趟。” 王根喜急于出矿,恰好窑下砸死一个矿工,他便和袁炳生、刘岐山抬着棺材出了门。其他人去葬埋工友,王根喜、袁炳生、刘岐山匆匆去见老赵。老赵吩咐王根喜:“今晚我军要收复石圪节,刘岐山跟我走,给部队带路,袁炳生配合任班长行动,王根喜负责保护好雷管炸药,拆卸机器。今晚口令为‘老三’,凡右臂戴白毛巾的都是自己人。”

  此时,石圪节地下党紧张有序地安排矿务工作,而八路军太南办事处也在焦急地等待军事情报。王岩、王狗孩按照约定,藏在东门外玉米地里等待接头。矿内有一群日军抢来的羊群,每天由矿警放养。付文才、任安卿安排自己人当羊倌,出东门接头。十时许,刘春言出来放羊,带来重要情报:所有据点部署完毕,专等部队前来;3 个日军带着 8 名矿警去常村接大太君,日军要把矿工和他们带到太原东山,可能来 20 多辆车,已不让矿工回村,且已安排人炸毁矿井。王岩表示已有安排,鼓励大家勇敢作战。

  17 日夜 12 点,主攻前哨部队却未按时到达。煤矿外,包括民兵、差车、担架队在内的支前人员焦急万分。王岩不停地派刘岐山与敌工站的老贺联系,只得知部队已经出发。煤矿内,准备起义的人员心急如焚。刘春言猜测部队没来是不是因为漳河发洪水无法过河,他在南门楼上不停地用探照灯晃着预定的进军路线。李生祥在二门岗外急得来回踱步,烟头扔了一地。付文才、任安卿更是担心,任安卿心想,今晚行动若失败,明天该如何是好。王根喜和袁炳生忙得不可开交,既要派工,又要通知大家戴白毛巾、记口令,有的人没有白毛巾,王根喜只好用为死去矿工准备的白布拉成条子发给大家。甚至有矿工建议王根喜再从窑筒水道游出去问个明白。

  快到凌晨 1 点时,部队仍然没有来。王岩与老赵商议:“如果发生意外,我们在里面多年经营的特工人员都有生命危险。当务之急是稳定他们,不得松懈。” 就在准备往里送信时,刘岐山带路的一个前哨排终于赶到,大家欣喜若狂。王狗孩急忙带一个班前去南门联系,其他战士隐藏在大路两侧。王岩确认壕沟的电线已剪断后,向岗楼方向击掌三声。刘春言回了暗号,打开门,命令岗楼上发信号。探照灯朝着电机房方向闪了三下,整个矿区瞬间漆黑一片。

  部队刚进头道门,李生祥带的矿警班前来接应。对上暗号后,李生祥带领两个班的兵力向三角院冲去。刚到三角院门口,就与出来查哨的汉奸郭朝晖相遇。郭朝晖喝问口令未得到回答,便扫射一棱子弹,李生祥被打倒在地,两个战士也负了伤。前哨部队马上还击,郭朝晖见势不妙,向炮楼逃窜,边跑边喊:“八路来了!” 这时,任安卿带着后援部队冲了进来。宫松闻讯后,急忙下令撤退到炮楼里,紧闭楼门,无论下面如何喊话,都死不缴械。主力部队决定对炮楼实施爆破,但因爆破组炸药有限,炮楼未被炸倒,宫松逃过一劫。

  全矿停电后,王根喜把事先准备好的电石灯分配给杨春荣、袁炳生等,分头指挥矿工们抢运物资。杨春荣负责拆卸电机、电线,袁炳生负责拆卸机床和零件,丁戍丙负责拆卸变电器,连同炸药和其他物资一起装在民兵支前的 50 辆车上。天色微明时,大家安全撤离石圪节煤矿,于 18 日上午 10 时许到达潞城县五区邱壁村。

  战斗结束后,炮楼内还有一个日军小队未被歼灭。下午 1 时,被屯留县常村据点赶来救援的日军接走。

  石圪节煤矿的胜利,极大地震慑了日军,迫使石圪节、庙凹、小河堡一带的日伪军当天逃窜。

  当暮色再次漫过那片曾经浸透汗水的土地,那些在风雨中屹立的身影早已化作时代的丰碑。他们用平凡之躯书写的不凡故事,像永不熄灭的星火,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坚信,只要心怀热忱与坚守,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奏响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

  八十年后的今天,岁月的长河已悄然抚平战争的疮痍。曾经被战火炙烤的大地,如今已长满了希望的青草,微风拂过,它们轻轻摇曳,似在低声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过往。那片见证过无数热血与牺牲的天空,如今澄澈湛蓝,洁白的云朵悠然飘荡,仿若英烈们温柔的目光,守护着这片重生的山河。

  站在时光的交汇处,我们回望历史,那一场伟大的胜利,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它是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沉沦已久的东方大地;它是寒冬里最炽热的一把火焰,温暖了饱受苦难的华夏儿女的心房。

  如今,和平的白鸽在天空自由翱翔,祥和的钟声在大地悠悠回荡。我们深知,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一首首激昂的战歌,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奏响;他们的崇高精神,似璀璨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这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特殊时刻,让我们怀揣着对先烈的无限敬意,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愿未来的日子里,阳光永远明媚,鲜花永远盛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有战争的阴霾,唯有和平的旋律,在岁月的琴弦上永恒奏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