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父亲在新四军第七师侦察排任排长,当时,第七师驻守在无为县与巢县之间的石简镇,师长名叫谭希林,政委曾希圣(解放后任安徽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
当时新四军的武器装备还是比较落后(许多新四军战士们大都只配备着大刀、长矛和手榴弹)。侦察排的战士主要武器是短枪和大刀,由于侦察排任务的特殊性,每个战士都要反应迅速,机敏灵活,面对各种战斗情况要沉着应对,冷静处理。他们时刻要深入前线侦察敌情,了解敌人的军事部署情况,把情报及时地传送给支队。并且随时要直接参加战斗,可谓要智勇双全,身手敏捷。
那时,由于弹药十分紧张,侦察排的战士们每人都配备了一把大刀:这大刀足有3尺长,10公分宽,刀口锋利无比,散发着闪亮的寒光。当时对侦察排的战士有个严格的规定:在战斗中,能用大刀的,决不能用枪,为的就是节约每一颗子弹。
战士们在绰号“大刀王和尚”的指导下进行操练,战士们手握大刀,威风凛凛,生龙活虎:腾、挪、跳、跃,一招一式,令人眼花缭乱。操练结束后,战士们还边挥舞着大刀,边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气势恢宏,响彻云霄。
在师部举办的军民联欢会上,这首歌也成为必唱歌曲之一,独唱、二重唱、大合唱、歌舞等形式,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充分表达了战士们的乐观主义和对战斗必胜的信念。这首歌不仅战士们喜欢唱,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也都会唱这首歌,在革命根据地,唱起这首歌,演绎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成为不可抗拒的战斗力量,筑起了牢固的铜墙铁壁。
那时,驻守在巢县的日本鬼子,最惧怕的就是新四军侦察排战士们手中的大刀,一听说新四军侦察排来了,个个丧魂落魄,噤若寒蝉。由于侦察排的战士们个个骁勇善战,所向无敌,成为当时一支威震四方、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1943年8月的一天,驻守在巢县一带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共一万多人,趁着云高天黑,仗着自己武器精良,气势汹汹地直扑驻守在石简镇的新四军师部,妄图一举歼灭新四军师部。
师部首长得知情报后,早已将部队秘密转移了。新四军侦察排接到命令,留下来伏击敌人,阻挠敌人的进攻部署,彻底打垮敌人的嚣张气焰。侦察排奉命留下来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侦察排的战士们与当地游击队进入预定埋伏区域,当敌人大摇大摆地进入我伏击圈时,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从黑暗中冲了出来,个个奋勇当先,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冲向敌群,一阵猛砍猛杀。
日本鬼子和伪军遭到新四军突袭砍杀,全都吓懵了,根本组织不了有效地进攻,个个晕头转向,抱头鼠窜。就这样,侦察排的战士们和游击队员打打退退,利用有利的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敌人展开了周旋,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气喘吁吁,狼狈不堪。
由于侦察排和游击队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把敌人拖垮、拖累、拖死,丢下了几百具尸体,狼狈地逃了回去。
这一次,日本鬼子妄图“围剿”新四军第七师部的阴谋彻底破灭,他们也真正地领教了新四军侦察排大刀的利害,从此后,日伪军龟缩在碉堡里,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战斗结束后,在师部举行的表彰大会上,侦察排的战士们与当地游击队队员表演了合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歌声格外嘹亮,响彻云霄,在天空中久久回荡,人们从内心里憧憬着能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时过境迁。今天我们早已过上了美好幸福和谐的新生活,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的同胞们万众一心…… ”这首歌,仍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催人奋进,催人警醒,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那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里,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