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 > 内容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抗日英烈浩气长存(组章)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刘志宏   2025-06-30 14:25:44

  狼牙山五壮士

  把目光伸进狼牙山,一种敬仰沿着五坨三十六峰的崎岖,在棋盘陀浑身鲜血开出的花朵里,高耸起铁锤镰刀的威严;把泪水咽进肚里,一片硝烟见证那段血写的岁月,悲壮着五位战士生命的史诗。

  那一天,倭寇的刺刀将狼牙山围得支离破碎水泄不通;那一天,子弹、手榴弹和石头,擂响了正义的呐喊,让一条绝路成为鬼子的墓碑;那一天,一种被热血凝结的视死如归,定格在老百姓的眼里成为永恒……

  山势险峻,悬崖峭壁,同仇敌忾……如花的青春扛起革命的重量,沿着两万五千里长征流动的历史,屹立在峰顶悬崖处铸就无畏的灵魂;惊世骇俗的一跳,让太行山脉喷涌的血泪也感到了痛疼,那不屈的眼神和大山融为一体,向世人叙说八路军壮烈的坚贞。

  撼天地泣鬼神,滚滚易水河,直面死亡的恐怖,呐喊着愤怒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流尽的每一滴热血诠释信仰最终的含义。

  从苍茫的历史深处走来,狼牙山,在长城的头颅上蜿蜒龙的英姿。一种忠肝义胆撞击出的热血,悄然站成一条坚固的防线,让醒着的子弹和信念一起上膛,放飞中华民族的胆魄。

  至今,党旗在这里飘扬,英雄在这里辉煌。那座五勇士纪念塔,用生命浇灌狼牙山每一条山路、每一片树丛,长啸八一军旗根深叶茂的永远思念!

  刘老庄连

  一座难以忘怀的村庄,展开新四军抗日的不朽长卷,叙说一个立体的魂灵壁立长空;一片血火凝成的记忆,让醒着的子弹和信念一起上膛,迎着春寒料峭的季节列阵检阅刘老庄连的英魂。

  1943年3月,刘老庄站在历史深处,那颗信号弹带着紫红色的血水泥浆,在黎明寒冷的枪口下裂开殷红的鲜血,沿着焦黑的残垣断壁,让82名将士视死如归厮杀声,擎起刘老庄烈士陵园的高度,叙述一柄刺刀挑亮的警句。

  面对日军的残暴,醒着的刺刀连续打退五次进攻,淮阴飘洒的冷雨抚摸着不倒军旗的魂魄,悲壮春花秋月的呐喊;刺刀、手榴弹、大刀,血染的红星凝成了正义,沿着村前交通沟干裂的嘴唇,流淌季节的悲怆……

  太多的呐喊,太多的英勇,太多的记忆,在血火烧铸的砖石上深刻成一片沉重的印记。

  白思才、李云鹏、石学富、尉庆忠……82名勇士永不瞑目的呐喊,叙写着冻不死打不垮杀不完的亘古信念;血战刘老庄的惨烈,让历史不敢正视太阳,让岁月难以拧干泪的光芒,让每一寸土地不敢忘却烈士化为火焰的悲壮!

  先烈的英魂,让岁月狂风席卷去最后一滴血性,僵卧在淮阴成为一组感奋现实的雕像;第4连血战敌酋的壮烈,让八一军旗的晨曦透穿重云,在大阅兵的铿锵中渐渐茂盛国歌中劲舞的旋律!

  左权

  夕阳回眸,将朴素的墓碑凝成一幅夕照。

  烽火硝烟的十字岭上,你昂首远望的双眸,让醒着的枪刺挑起果敢、无畏和热血,擦亮中国革命的面颊;那永远呐喊着的光芒,毅然刺入倭寇的心脏,灼热刀光剑影深深的印痕。

  《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生命如火,热血似花,伴着伏龙芝军事学院历史不散的烟尘,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坚毅和奋起,澎胀中国革命字里行间的肝胆,喂养铁锤镰刀桀骜不驯的雄风。

  长乐滩战役、黄崖洞保卫战、百团大战……一段段英雄的壮举书写着粉碎“铁壁合围”的光荣,让满腔豪情注入热血沸腾的叮咛,在中国革命史上旋起血火的风暴,伴着《左权将军之歌》的旋律,在三晋大地飘成和平的馨香。

  太行山的怀抱里,爱的投入成为一次生死的超度,嚓嚓作响的正步从烽火硝烟的深邃意境中,雕刻民族的气魄与精神;清漳河的波浪中,跌宕的潮音染红了信仰的憧憬,不朽的憧憬真切地临摹将士信念中的阳光,临摹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次次洗礼。

  夕阳余晖,将军英魂,已铸在百姓心中成为雕像;

  十字岭上,千秋伟业,已化作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殷切的叮咛……

  杨靖宇

  卷一支关东烟卧倒在风雪迷蒙的森林中,一杆钢枪挑起民族的呐喊,让注视的目光在皮绒帽下流淌黑龙江的愤怒与仇恨。

  仅仅在瞬间便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造型,成为历史上辉煌的一幕风景!

  确山暴动、刘店起义、蒙江战斗……光荣的足迹,让醒着的枪刺挑起果敢无畏,所有的壮烈从嘎嘎作响的昨天呼啸至今;草根、树皮、棉絮……泪水凝成了正义,灼热刀光剑影深深的印痕,让一个民族的曙光照亮了数十个世纪。

  靖宇山的怀抱里,爱的投入成为一次生与死的超度;

  三道崴子的绿荫中,跌宕的潮音染红了信仰的憧憬。

  紧紧地拥抱着那块故土的亲情,把饥饿和寒冷编织成仇恨的丛林,让日本侵略者沿着坟墓走向地狱。在血与火的殷红里,正义与邪恶、壮烈与苟安、伟大与渺小交织成灵魂的血泪,沿着土地干裂的嘴唇,流淌季节的悲怆……

  一片没有遗憾的鲜血开出岁月的鲜花,至今仍在风雪悲壮中振翅长啸!

  赵一曼

  “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

  时间,定格在1936年那个秋天,珠河飘洒的血雨腥风中,冷峻的面孔雕刻着“我们的女政委”的豪迈。“白山黑水”民族魂的光芒,沿着枪口黑洞的走向,让滴滴殷红的鲜血,把共产党人信念中积蓄的能量,放射成长白山满目的生机。

  赵一曼,在新中国需要奉献的那一刻,站成一段长城。

  反日大罢工,你组织学生抵制洋货,爱国的呼声穿过枪林弹雨的狰狞,昂起屹立在历史尘封的拱门前;踏着抗日烽火,你率领抗联战士,将不朽的信念演绎成共产党人的勇武,在珠河广袤的土地上展示独具魅力的章节。

  面对审讯,一种声音托起你不屈的头颅,划过千年历史,让天地绽开一片呐喊的殷红;老虎凳、辣椒水、电刑……天地停止了呼吸,所有的悲壮从嘎嘎作响的昨天呼啸至今。你坚毅的身躯永远植根于厚重的故土,以神的超脱容纳春花秋实的故园和沧海桑田的祝福。

  短暂的生命年华,金光灿灿,谱写出白山黑水的永生诗篇;

  不朽的入党誓言,亘古永存,矗立起追求信仰的正义宣言。

  风雨千年,沧桑千年。《滨江述怀》诗意里,一种精神衍生成五彩的春天,让党旗艳艳的赤红,一次又一次深刻着思想的内涵,迎来天安门礼花灿灿的一握,壮美五星红旗耸立的高度……

  八女投江

  千年乌斯浑河,一条母亲河,永远保持着那份高洁。

  曾经,一种博大的精神在数十年前的弹雨中,耸起八位女兵的英姿,她们剑刃向天,卓绝当古,以柔弱的美丽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铸造一曲生命的颂歌,亮丽一段民族的荣光。

  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

  独对那个寒冷的冬天,一柄柄枪刺挑杀了正义的呐喊,让和平的图腾在祈祷中黯然神伤。八位女兵踏着烽火硝烟的洗礼,以撼鬼神泣天地的步履,昂首投进乌斯浑河的怀抱,使所有的死亡和信念获得了最终的含义。

  隆隆枪声中,血染的残阳怀着季节的慈爱,抚摸八位女兵雕塑般的坚毅,伴着《国际歌》蜿蜒的雄壮,化作纪念碑上“八女英灵,永垂不朽”的海拔,永恒中国无畏不屈的尊严。

  那一刻,天地停止了呼吸,所有悲壮从嘎嘎作响的昨天呼啸至今;

  那一刻,泪水凝固成正义,让一个民族的曙光照亮了数十个世纪。

  千里乌斯浑河,一条母亲河,在神圣和期盼之间,在祈祷和礼赞之间,八位中华儿女,用生命擦亮历史,让世界惊异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坚强。  

  作者简介:刘志宏,自1985年始发作品,作品散见于《甘肃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能源报》《西藏文学》《散文诗》《青海湖》《西部》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