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这首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冉冉升起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闪现出一个个革命先烈的音容笑貌。穿越岁月时空,回到战火纷飞的历史年代,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这首激昂澎湃的《义勇军进行曲》从电影《风云儿女》的银幕上迸发,奏响了抗敌救亡的号角,更是对当时抗战在东三省白山黑水间的义勇军的赞颂。
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仅用18个月即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后扶植建立满洲国,东北人民从此遭受长达14年的血腥殖民统治......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耻辱,那是一段血与火洗礼的岁月,那更是一段有良知与血性中国人在白山黑水战斗的日子。
在当时,有一部分没有撤退进关的东北军爱国官兵与不甘于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毅然奋起,拿起刀枪,战斗在白山黑水间。先后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抗日义勇军,累计总人数约50余万人,他们以不同的形式抗击日寇,为捍卫美丽的东北家园和中华民族的尊严而战。
当时的义勇军中间,还有部分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如,辽河边大土匪老北风,在沈阳沦陷后召集部下四处打击敌人,先后击毙日军大佐河野英基、少佐阴山、少尉忠直,威震长城内外,被誉为关东大侠。新民土匪高鹏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九天就组建了东北国民救国军,围攻北镇县城,歼灭日军古贺联队,驰援五台子大街,参加锦州保卫战,热河保卫战,长城抗战,名垂青史。到后来,众多的抗日义勇军,多数被中共满洲省委进行改造,加入了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童长荣、夏云杰、崔石泉等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
白山黑水燃起了抗日怒涛,恰逢1934年剧作家田汉为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创作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田汉创作了主题曲歌词,后由聂耳谱曲。1935年7月,《风云儿女》首映,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感染了所有观众,并很快传遍东三省,传遍关内关外,如同一把烈火,将中华民族抗日的热情燃烧延绵成燎原之势。这首战歌由此奏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时代最强音。
二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简洁有力的歌词,气势磅礴的旋律,倾吐着中华儿女杀敌抗倭的心声,赞颂着东北千千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民,尤其是那些自发组建的义勇军,为他们礼赞和讴歌,意义深远。就这样,这首歌曲的社会影响力在当时远远超出了电影《风云儿女》剧情本身。后来,《义勇军进行曲》歌谱在《中华日报》上发表。再后来,《电通》画报创刊号刊登歌谱。并且由贺绿汀请当时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担任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时译“夏亚夫”)配器,将《义勇军进行曲》灌成唱片公开发行。以上一系列的打磨和传播,让这首战歌的轰动效应随之大增。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更是艺术的战斗正能量。
面对日寇侵略的魔爪全面深入,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被推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且是真正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首战歌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正能量。听吧,1937年的淞沪会战爆发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八百壮士”孤军营内鼓舞士气的战歌之一。他们在保卫四行仓库的战斗中,八百中国壮士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血战日寇,视死如归。看吧,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国官兵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誓死坚守台儿庄,为确保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全胜舍生取义。瞧吧,《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凡是每一个听到歌声或者正在唱歌的人,都有一颗心在燃烧迸发,浑身每一块骨骼都勃发出抗击日寇的驱动力。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极富创造性的歌曲,不仅仅是歌曲创作的一次跨越,而且是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时代,服从于社会政治的经典之作。田汉诗一般寓意的歌词,生动、有力,极富有口语化,为聂耳创作旋律奠定了基础。正因为此,这首歌一诞生,就迅速传播开来。尤其是歌词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全部歌词中最重要的警句,也是歌曲中的最高、最强音。其创作艺术更是绝佳,而且创造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之后,突然休止半拍,从而使“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得到突出的强调。
一首战歌能够唤醒一个民族的觉醒,一首战歌能够唤醒千百万人民去战斗,一首战歌能够成为永恒的经典,是最成功的艺术佳作。蓦然回首,这首当时看似赞美义勇军的战斗歌曲,一下子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抗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淋漓尽致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由此而言,这首战歌也成为了抗日歌曲的代表之作。
三
经典之作可以永恒。整个抗战时期,不仅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定期安排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而且,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也经常播放该曲,甚至传播到前苏联、法国、捷克等地,《义勇军进行曲》被灌录成唱片并翻译成不同语言。国民党多所军校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军歌,特别指出的是,戴安澜将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00师曾将该曲定为该师的军歌。张学良于西北练兵时,特别强调了士兵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重大意义......
《义勇军进行曲》在铁血抗日的岁月,红极一时。以致于人们对于影片《风云儿女》主人公辛白华更加崇敬。其实,透过剧情,梁质甫在抗敌的战场上牺牲,深深触动了辛白华,而辛白华最终经历了人生命运的嬗变,走上了抗敌的最前线。这是当时时代的感召,也是千百万有志的中华儿女最崇高的选择。可以说,《风云儿女》是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其初衷也是为了激发全民族抗战。而影片的主题歌画龙点睛,成为了最经典的音符,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特定的时代烙印,《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仅让当年的电影观众热血沸腾,而且吹响了全民抗战时代的进军号角,从此响彻云霄,成为广泛流行的革命歌曲之一,多年来受到人民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意义非凡。
国歌作为国家名片之一,意义重大。在今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之时,在沿着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进取之际,在沿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十字路口,再次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其义勇的涵义更加闪亮。更有理由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一样会遇到艰难险阻,也不排除某一天发生诸如战争之类的灾难,一旦战争或各类灾难发生,千千万万的中华好儿女,就是一个个“义勇”,并且以自发的姿态,自觉的风骨,去“前进”,或者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千千万万义勇,依然会义无反顾铸造起钢铁长城!
啊,不朽的《义勇军进行曲》,不朽的义勇精神,不朽的民族气节,光耀千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