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总会想起我的外祖父 —— 一位将生命与信仰紧紧相连的抗战老兵。他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忠诚,而那份对缴纳党费近乎执拗的坚持,更将成为我心中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外祖父离开我们已整整 45 年,若他老人家健在,如今应该是 120 岁的年纪。在我的记忆里,他身材高大魁梧,双手能轻松提起两桶水,做事情却总像停不下来的陀螺,整日忙忙碌碌。他身着粗布衣衫,每日粗茶淡饭,生活简朴到极致。但每逢缴纳党费的日子,他总会郑重地换上干净衣裳,仔细修面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是他独有的仪式感。那时懵懵懂懂的我尚不明白,为何这个平日里不拘小节的老人,会对 “缴党费” 这件事如此重视。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外祖父是一个老革命,参加过不少战斗,也当过干部。具体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战功和荣誉,我茫然不知。外祖父在世时,我曾经多次缠磨他为我讲战斗故事,他总是推脱说:“小孩子,不用管那么多的事情。”休想让我从他嘴里抠出半个字关于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经历。我知道,他是不愿意显摆自己,他的秉性就是低调做人。
后来,从母亲的回顾讲述中,我渐渐拼凑出外祖父波澜壮阔的前半生。早在战争爆发初期,外祖父便在别人的引领下毅然参加游击队,后来又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他与敌人周旋在平原沟壑和崇山峻岭间,经常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无数次枪林弹雨中,他端着枪冲锋在前。有一回,小队与数倍于己的日军遭遇,生死关头,他用密集的火力为队友开辟出突围通道,自己的手臂却被流弹擦伤。可他仅用布条草草包扎,便又重返战场。正是凭借这份英勇无畏,他在战火中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身为独子的外祖父因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曾外祖父母,他便含泪告别部队。外祖父善良仗义、办事公道,在村里威信很高,新中国成立后,他就当上了村干部,积极参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建立工作。担任村干部时,用他那力大无比的身躯,处处以身作则走在群众的前头。
他当年参加游击队的老战友后来都成为了县、地级领导,有的还当了县长书记。县里开始筹建酒厂,在遴选酒厂厂长时,老战友联名推举了他。他没有拒绝上级的安排,我的外祖父成为为县酒厂的第一任厂长,举家搬迁到酒厂去住。他带领七八个工人硬是建起颇具规模的酒厂。从最初的几间民房、一个不算大的院落、简单的发酵设备逐步组建起酒厂。很快,酒厂就生产了第一杯酒。
在外祖父当酒厂厂长的几年里,母亲也带领我去过多次。酒厂所在的地方靠近大马路,离着外祖父家有六华里,听马路上汽车的轰隆,闻酒糟的气味成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后来,随着酒厂收归国家统一管理,配备的负责人转变为县里调入的正式人员。因为,外祖父的身份没有转正国家公职人员,他又主动退出领导职务,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当了农民。
回到自己的老家,从不因为自己过有功劳就摆谱,也从不谈起自己曾经参加游击队、八路军的经历,以致村里的人很少知道外祖父那惊心动魄的故事。年欲花甲时,他又主动承包村里的 6 亩菜园,为县蔬菜公司和本村村民种植优质蔬菜。即便被关节炎与肺气肿折磨得疼痛难忍,他依然精心培育出品质上乘的蔬菜。
由于外祖父会管理又善于研究,他种植的蔬菜成色和质量格外好,深受广大村民和蔬菜公司的好评。种菜是个体力活,他过度劳累和经常受到水浸,外祖父患上严重的关节炎、肺气肿。在那个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人们的收入普遍偏低,外祖父的收入难以支撑高额的医疗费。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我上初中二年级那年,一次陪母亲去看望生病的外祖父。病重的外祖父躺在土炕上,嘱咐我母亲带着25公斤小麦去集市上卖了换点钱,一是要替他去缴纳党费,二是为我买点肉改善一下生活。由于外祖父重病在身,行动困难不能外出,母亲劝外祖父,先不要着急卖粮食,要带着他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外祖父的脾气很犟,坚决不去医院检查。谁也说服不了他,我就和母亲用小车推着麦子去集市上卖。回到家中,外祖父立即让母亲拿5元钱,去村里党支部缴党费。村党支部书记知道外祖父的实际困难,在没有告诉他的情况下,提前为外祖父缴上了党费。外祖父听说此事非常生气,连声质问我母亲:“我是党员,党费是我应该缴的,他们替我缴对吗?这个事情你怎么不懂?一定还给他们!”母亲只好按照外祖父的要求,把钱交还给了党支部书记。
外祖父缴党费的情景,我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他把缴纳党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宁愿不吃不喝也要缴纳党费,宁愿其他事情不做,也不能耽误缴纳党费。儿时的我虽然不懂,却由衷地感受到党的神圣和伟大。
如今,我的党龄也有近40年了,每当我缴纳党费的时候,就想起我那一生清贫、对党忠心耿耿的外祖父。在这位老党员心中,对党忠诚早已融入血脉,比生命更珍贵。 眼前总会浮现出外祖父认真修面、揣着党费步行几公里的身影。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今天回望,正是无数位像外祖父这样的共产党员,用他们的热血与坚守,铸就了民族的脊梁,换来今天蓬蓬勃勃的新中国。
我敬重外祖父的为人,敬重他们的信仰之光。这光芒必将穿越岁月长河,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简介:张坤堂,山东省作协会员,省写作学会、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区政协文史委员、作协顾问。退休前任历城教育局党校校长。参加的征文多次获奖,常有文章在报刊发表。2024年3月获得山东写作学会与都市头条颁发的十大散文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